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321.
以空间直角坐标为参数的子午线弧长计算公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牛卓立 《测绘通报》2001,(11):14-15
以空间直角坐标为参数,推导出了子午线弧长的正反算公式。  相似文献   
322.
李瑞浩 《地震》1989,(6):61-62
我们知道,高精度重力测量中必须顾及弹性地球的潮汐变形对重力场的影响,这种改正一般要采用固体潮理论值乘上潮汐因子δ来实现,它已被人们所熟悉和采用。但是地球在引潮力作用下,两极出现永恒低潮区,赤道附近则出现永恒高潮区。也就是说,弹性地球的潮汐变形存在一个非周期性的系统变化,它是纬度的函数。它满足下面两个等式:  相似文献   
323.
区域地磁异常的提取对于研究地壳区域的、深部的情况是很有益的。为此,采用地磁台站的多分量磁场强度,经过处理获得了区域地磁异常,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324.
柴达木地块古地磁研究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柴达木地块获得的6个古地磁数据,结合已知的古地磁数据阐述了柴达木地块及与相邻板块间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柴达木地块从震旦纪到石炭纪一直处于赤道附近和低纬度地区.石炭纪时,柴达木、杨子及走廊过渡带三地块均处在赤道附近,三者可能是连在一起的.而华北板块与上述三地块至少有10°左右的纬向差,因此,华北与柴达木、杨子和走廊过渡带当时还没有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325.
地磁日变幅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13个全国Ⅰ类基准地磁台和3个Ⅱ类地磁台的《地磁观测报告》,通过对偏角、水平和垂直三分量日变幅值求季平均、年平均以及年滑动平均,再用各种均值点图,从而发现,(1)三分量日变幅皆有以一年为周期的季节变化和以约11年为周期的太阳黑子周变化;(2)三分量日变幅随地磁纬度的变化存在区域性,在区域内日变幅值与地磁纬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此外,本文还对分析结果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26.
用“三站法”——三站实测风简便计算涡度、散度时,会遇到数据量大.不便于自动化处理,计算精度受人为因素制约等问题.为配合地级预报自动化系统建设,特引入测站地理经度、纬度参数,使计算的涡度、散度更趋于客观,数据量减少,便于计算机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327.
本文提出了新的直接计算纬度和表差的公式,它具有原理直观、推导简便、不靠专用星表、易于编程计算等优点。  相似文献   
328.
329.
地磁垂直分量静日变幅的纬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法章  朱东升 《地震》1991,(1):45-50
  相似文献   
330.
攀西及邻区印支-燕山期地块构造运动的古地磁考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四川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大陆演化,在该区及邻区采集了中生代岩石标本。用热退磁和交变场退磁方法对59个采点的619块样品做了磁清洗处理。古地磁结果满足褶皱检验,对精度参数K小于10的采点或有后期重磁化的样品未纳入统计处理。 古地磁结果表明,攀西断隆、凉山断陷、断凹属扬子地块的西缘,早三叠世时位于北纬13°左右,至今北移了千余公里,上三叠纪后北移速度明显减慢;其西邻盐源断陷自早三叠世以来南移数百公里,无论古纬度或古方位与东邻地块的结果有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