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906篇
海洋学   53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4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Flemming三角图示法和210Pb测年法对连云港近岸海域的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样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参数特征以及近岸沉积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云港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粒度参数点落在Flemming三角图的Ⅲ区,表明沉积动力环境相对较弱。1986年西大堤建设后,近岸海域的沉积速率明显增加。西墅附近的沉积速率由0.56 cm/a增加到1.15 cm/a;港湾内侧快速沉积,过剩210Pb放射性活度未能测出,表明沉积时间短暂。沉积速率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沉积动力环境的减弱。  相似文献   
92.
九龙江河口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物质输运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龙江河口区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并分别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GSTA模型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由10种沉积物类型组成,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该海区底质沉积物在类型分布和粒径粗细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与沉积动力特征相对应的主要沉积环境区;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因受该区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影响而表现为北进南出,海门岛西北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输运趋势,而海门岛以东海域形成三向汇聚的输运趋势。  相似文献   
93.
为了分析黄海区虾拖网网囊网目对副渔获物的选择性,运用套网法对30,33,40 mm 3种网目尺寸的网囊进行了选择性试验。用统计学方法求得几种优势副渔物的逃逸率,并用极大似然法对渔获数据进行处理求得相关的选择性参数。结果表明,大部分副渔获物的逃逸率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网目尺寸为30,33,40 mm时矛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的逃逸率分别为48.3%,59.7%和62.6%;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的逃逸率分别为67.0%,68.2%,68.7%。矛尾虎鱼的选择性参数也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网目尺寸为30,33,40 mm时,矛尾虎鱼的50%选择体长L50分别为81.858,86.715和88.028 mm,选择范围SR分别为41.097,45.007和50.423 mm。研究表明,单靠放大网囊网目尺寸来释放虾拖网中副渔获物,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94.
黄海区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海区的山东近海,采用套网法对网目尺寸为30,33和40 mm的虾拖网网囊进行了选择性试验。使用Lo-gistic曲线作为选择性模型,求得不同网目尺寸的网囊对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的体长选择性曲线,并运用极大似然法对渔获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估算选择性参数。结果表明,在网目尺寸为30,33和40 mm时主捕虾类鹰爪虾的选择体长L50分别为59.8,60.1和63.2 mm,选择范围SR分别为14.4,16.0和22.9 mm,选择性参数随网目尺寸的增加呈线性增大。鹰爪虾的选择体长L50与网囊网目尺寸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50=0.353m+48.944,R2=0.956。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资料,认为目前33 mm的网囊网目尺寸对于保护鹰爪虾类资源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95.
96.
应用粒度分析辨别某些第四纪混杂堆积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粒度特征分析了青海昆仑山垭口地区的第四纪混杂堆积和甘肃武都泥石流堆积以及贡嘎山海洋性冰川的现代冰碛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看出,由于各种第四纪混杂堆积的搬运介质、搬运过程及沉积过程不同,第四纪混杂堆积的粒度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沉积环境。因此,用粒度特征来辨别各种第四纪混杂堆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钦州盆地是中国东南部大地构造格架中的一个独特构造单元.本文研究了其中的志留系-中泥盆统连续沉积的巨厚的类复理石建造.这套沉积具有浊积和等深流沉积的双重特点.综合各项资料可认为:这是一套形成于陆隆处的受等深流改造的低密度浊积岩.它反映了被动大陆边缘的板块构造背景,与国内外古代和现代的等深流沉积均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8.
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发育了一套完整的黄土地层。据剖面百余块标本粒度资料阐述了Kd=(粉砂(0.05-0.01mm%))/(粘粒(<0.005mm)%)的地质及物理意义。它反映了受风化的粉尘粒组与次生粒组之间的消长关系,Kd值变化既受风尘来源区干湿状况或生物气候条件的制约,又受风化成壤作用的制约。因此,Kd值可视为黄土、古土壤生成环境的一个指标。据Mφ(平均值)由粗到细的变化划为一个粒度旋回,全剖面共分11个旋回。每个旋回反映了一定的岩性地层组合及生物气候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
100.
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断提高金刚石质量与粒度是金刚石行业是一个永恒课题,是行业发展的灵魂。有关金刚石研究在热力学方面已很充分,在动力学方面,与其说是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实现这些理论的技术问题。合成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将产品结构、合成工艺、高压设备、模具及原材料综合考虑,即作为系统工程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