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针对现有索引方法中的性能瓶颈和维护成本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访问入口B+树索引方法,实现了区间查询的高效并行,以及索引结构的较低维护成本。首先通过给分布式B+树的每个叶子节点维护一个路由表,并通过在树的不同层次上构建平衡二叉树来选择有关节点作为路由表的表项,实现区间搜索的高效并行;然后利用B+树节点分裂逐层传递性和B+树结构的平衡性实现节点分裂时只在较小子树内更新路由信息,减少更新消息数量,从而降低路由信息维护成本。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有很好的性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632.
从小波变换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理论出发,实现基于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设计,并对具有乘性噪声的SAR图像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各种去噪方法相比,该算法对SAR图像的去噪效果非常显著,在去噪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保持原图像的纹理细节特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3.
介绍了地理空间元数据服务、信息可视化、双曲线树等相关概念,分析了传统地理空间元数据服务在服务模式及服务效率上存在的缺陷。为了提高地理空间元数据服务的效果和效率,通过引入信息可视化技术中的双曲线树方法,探究将该方法运用于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检索的显示模式,以及检索关键词与检索结果相关程度的优化显示方法,阐述了基于双曲线树的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检索原型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4.
罗国玮  张新长  齐立新  郭泰圣 《测绘学报》2014,43(12):1285-1292
要素变化信息对地物生命周期的记录、时空数据库的构建、GIS数据库的更新有重要意义.针对大数据量的变化信息发现,本文采用基于格网划分的方法,通过对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汇总信息的对比,只对发生变化的格网进行检测,缩小了检测范围与空间查询区域.为解决要素变化前后的匹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组合匹配法,通过对组合对象空间特征及语义特征的综合比较,从候选要素中选取最佳匹配对象.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实现大数据量的矢量数据变化信息的探测,并能很好地解决非一对一的要素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635.
针对海量机载LiDAR点云数据管理与可视化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四叉树和局部KD树相结合的混合空间索引结构以及内外存结合的数据调度模式。在全局,可以通过四叉树金字塔模型实现快速检索与调度;在局部,通过内存中构建的KD树实现高效的查询与显示。利用敦煌地区约10亿点的激光雷达数据进行了验证,达到30帧/s的显示效率,为大规模点云数据的可视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6.
递归网格排序算法(sort-tile-recursive,STR)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静态变体,其构建效率高效,查询性能较为优良,但是没有很好的兼顾到数据本身的聚集特性。Hilbert曲线具有较好的数据聚集特性,但是存在一定信息的丢失。本文利用Hilbert曲线的聚集性来提高STR-树的数据聚集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Hilbert编码的STR索引改进算法,并在改进中弥补信息丢失的问题。算法首先按照MBR的Hilbert值进行排序,根据节点容量生成子节点,形成各聚类中心,针对Hilbert异常值采用距离约束条件进行处理;迭代以上过程,生成Hilbert STR-树。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查询效率优于STR-树和R树。  相似文献   
637.
首先介绍了模型树的构成和分类,讨论了模型树仿真时存在的问题,继而研究了如何利用迭代函数系统(IFS)仿真出树枝,并提出了一种结合IFS和布告栏的方法来仿真出三维树,最后,采用该方法拟合出2种三维树的分形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实时性,对模拟三维场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8.
菌株Z3是一株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样品中分离出的细菌。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其进行了测序, 用SOAPdenovo等软件进行基因组组装、系统发育分析、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并与别样玫瑰变色杆菌属(Aliiroseovarius)已知的5个种的模式株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基因组注释结果显示, Z3基因组大小为3525503bp, GC(guanylate and cytidylic acid)含量为59.4%, 预测包含3509个编码蛋白基因。通过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比对、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DNA-DNA杂交(DDH)和共线性分析发现, 菌株Z3与Aliiroseovarius crassostreae CV919-312T的16S rRNA基因全长序列相似度最高, 为98.20%, 与Aliiroseovarius sediminilitoris DSM 29439T的DDH和ANI值最高, 分别为26.80%和84.95%, 属于Alliroseovarius属的新种, 将其命名为Aliiroseovarius sp. Z3。经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 Aliiroseovarius sp. Z3与5个近缘的模式株细菌共享2005个直系同源核心基因簇; Z3拥有的413个独立基因经注释, 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复制、重组及修复等功能相关。功能注释发现Z3具有进行完整的反硝化途径的相关基因, 其利用的可能是环境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本研究对Z3全基因序列的注释、功能和比较基因组的分析, 不仅丰富了Aliiroseovarius属细菌基因组资源, 还为深入研究其反硝化特性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9.
针对遥感影像巨大数据量给传输、存储造成巨大压力和压缩比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波段重排和最小均方误差预测的高效无损压缩方法。该方法能自适应地确定波段的最佳顺序,并根据最小均方误差预测充分利用这种排序相关性消除影像冗余。首先,该方法对高光谱影像波段自适应分组,在每个组内利用最小生成树算法排序,以提升相邻波段的谱间相关性。然后,对组内波段自适应地选择上下文进行谱间和谱内预测,去除高光谱影像的冗余。最后,对预测残差进行二进制算术编码去除统计冗余,完成高光谱影像无损压缩。基于资源一号高光谱影像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利用了谱内、谱间相关性,改善了预测性能,优于常用的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640.
红树林物种遥感分类受影像分辨率、波段信息、分类策略、影像特征选择方法等因素影响。现有的红树林物种遥感分类研究大多关注于分类精度的比较,较少报道商业高分与国产高光谱卫星的结合在物种分类的应用。基于湛江高桥红树林保护区的高分(WorldView-2)和高光谱(珠海一号)卫星影像,本文旨在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比较不同特征选择算法(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极端随机树(ERT)、连续投影算法(SPA))和不同空间分辨率(WorldView-2影像从0.5 m的分辨率重采样为1 m、2 m、4 m、8 m、10 m)对红树林物种分类精度的影响,并耦合WorldView-2与珠海一号影像研究红树林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每种空间分辨率的WorldView-2影像提取248个特征(52个光谱特征及196个纹理特征),珠海一号影像提取117个光谱特征。结果表明,XGBoost方法优于ERT和SPA,在影像特征选择中具有巨大优势;与其他空间分辨率相比,2 m分辨率的WorldView-2影像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耦合WorldView-2和珠海一号影像的分类精度(分辨率:2 m,总体精度:88.98%,kappa系数:0.846)高于单一的WorldView-2影像(分辨率:2 m,总体精度:83.47%,kappa系数:0.768)和珠海一号影像(分辨率:10 m,总体精度:78.50%,kappa系数:0.703);另外,林窗、高程、离岸距离一定程度上影响红树林物种分布格局。本文表明WorldView-2与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的结合在景观及区域尺度上精确提取红树林物种信息具有巨大潜力,有利于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