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瑞雷波法的都江堰市区场地剪切波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地剪切波速是建筑抗震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因此,本文通过多道面波法对都江堰市区进行了剪切波速调查,为都江堰市区的建筑抗震设计及汶川地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数据。文中利用多道面波分析方法在都江堰市区(E:103°35’~103°41’,N:30°57’~31°02’)布置了35个面波测点进行场地剪切波速结构和覆盖层厚度的调查,测点间距约2 km。获得了都江堰市区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20)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分布。结果显示,都江堰市区的等效剪切波速介于267m/s与389 m/s之间;覆盖层厚度在6~20 m之间。另外,本文利用欧美规范的方法计算了都江堰市区的5 m至20 m的平均剪切波速(TAV),通过对比各个深度的平均剪切波速发现,各个深度的平均剪切波速和VS20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利用这一特征,本文建立了都江堰市区利用不同深度的平均剪切波速估计VS20的经验公式(VS20=(a±Δa)+(b±Δb).VSz+σ)。利用这一经验关系式可以在都江堰市区钻孔深度或其它测试深度达不到20 m的情况下估计VS20。  相似文献   
122.
裂缝发育导致的地震波场各向异性,是裂缝型油气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针对该类油气藏的叠前弹性阻抗技术,一直没有通过各向异性弹性阻抗公式建立与裂缝参数的直接关系.本文在回顾封闭平行硬币状裂缝模型和线性滑动模型的基础上,将裂缝填充物性质、分布密度与围岩的横纵波速度比,引入裂缝型HTI介质弹性阻抗公式,并对相应的归一化弹性阻抗响应特征进行模拟分析.分析表明,弹性阻抗受以上三参数的影响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含气裂隙介质随裂缝密度的变化要明显高于对应的流体裂隙介质,流体填充裂隙介质随横、纵波速度比的变化幅度要高于对应的含气裂隙介.该结论初步为裂缝型油气藏流体识别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3.
下辽河平原区剪切波速与土层埋深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鑫  丁浩 《世界地震工程》2012,28(3):151-156
土体剪切波速是岩土工程勘察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应用最广的参量之一。依据下辽河平原区大量的钻孔实测剪切波速数据,探讨了不同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分别采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型建立了按土性分类的土体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统计公式,以拟合优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选择,并与《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经验公式及工程场地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推荐的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统计公式优于规范的经验公式;采用推荐公式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者计算结果差别不大,均可用于下辽河平原区一般建筑的工程勘察与地震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24.
李鹏  宋二祥 《岩土力学》2012,33(7):1979-1985
目前对渗透系数取极端值情况下饱和土中两类压缩波物理本质的理解尚不够清晰,比如文献中对渗透系数无穷大情况下饱和土中两类压缩波波速的求解有不同的结果。结合Zienkiewicz给出的土动力学基本方程,深入讨论了流体运动方程的建立,推导了饱和土一维压缩弹性问题的动力控制方程及其 - 、 - 形式,进而得出渗透系数取0和取无穷大这两种极端情况下饱和土中压缩波的波速,解释了其物理意义。提出了惯性耦合力的概念,指出两相体动力分析时土骨架和孔隙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渗透力和惯性耦合力两项,并重点讨论了衡量惯性耦合力的参数孔隙度对压缩波波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吴志坚  王兰民  陈拓  王平 《岩土力学》2012,33(12):3736-3740
通过汶川地震震后科学考察发现,汶川地震局部场地的震害和地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地震对甘肃省境内远离震中的黄土地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结合钻孔波速测试,运用二维等价线性时程响应动分析法对甘肃省平凉市典型黄土塬进行了地震动力响应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黄土塬具有地震动放大效应,随着塬高的增加,加速度、速度、位移均出现放大效应;随着地震动在黄土覆盖层中的传递,卓越频率向低频移动,高频成分被吸收,加速度反应谱中长周期分量逐渐增大。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基本吻合,其结果对黄土地区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6.
高温后花岗岩巴西劈裂抗拉实验及超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金属超声检测分析仪和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装置,研究不同温度(25 ℃~1 000 ℃)作用后花岗岩的超声特性,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花岗岩的劈裂抗拉强度。结果表明,(1)高温后花岗岩的纵波波速、超声波形以及劈裂抗拉强度都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2)随着温度的增高,花岗岩试样的纵波波速和劈裂抗拉强度逐渐减小,经历1 000 ℃高温后,纵波波速下降90%,劈裂抗拉强度下降65%,并且,纵波波速和抗拉强度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超声波波形随温度升高由整齐变混乱,由密集变稀疏,尤其在800 ℃波形变化最明显;(4)花岗岩试样的热损伤不断增加,经历1 000 ℃热损伤后,试样的脆性增加,变得轻脆易碎。  相似文献   
127.
龙平  王观石  胡世丽 《岩土力学》2015,36(6):1807-1814
利用傅里叶级数计算任意函数形式的弹性纵波垂直通过非线性结构面的透射波和反射波的速度波形。采用双曲模型描述结构面的变形特性,基于位移不连续模型,结合波振面处动量守恒定律,推导了弹性纵波垂直通过非线性结构面的基本方程。假设应力波在含结构面岩体中传播时,结构面的存在不改变应力波波形函数的最小正周期,运用傅里叶级数理论和周期延拓方法,得到了任意函数形式的弹性纵波垂直入射时透射波和反射波速度波形的傅里叶级数解,并验证了傅里叶级数解是合理的。利用傅里叶级数解,分析了单一频率的正弦谐波入射至结构面时,透射波中各阶谐波的振幅和相位与谐波阶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阶谐波的振幅与阶数呈负指数关系衰减,前7阶谐波振幅的衰减指数为谐波阶数的二次函数,当谐波阶数大于7时,衰减指数为谐波阶数的一次函数;各阶谐波的相位与谐波阶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8.
赵洪宝  尹光志  李小双 《岩土力学》2010,31(4):1143-1146
对40块粗砂岩试件高温后的密度、纵波波速和抗拉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后粗砂岩的密度随试验温度的升高减小幅度很小,几乎可忽略不记;高温后试件中纵波波速的传播随温度升高基本呈线性降低,而减小率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存在一个温度点R,使高温后试件的抗拉强度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关系变化,且在R温度作用后试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当试验温度大于700 ℃后,试件的抗拉强度变得很小,且当温度升高时变化幅度也很小。高温后纵波波速与抗拉强度关系复合2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29.
基于多重互相关函数分析剪切波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先龙  赵立珍 《岩土力学》2010,31(8):2541-2545
介绍了一种提高单孔法剪切波速测量精度的新方法-多重互相关函数法。考虑到判断场地剪切波到时差的困难,提出了用多重互相关函数来求得两剪切波的到时差。互相关分析可求取两相似信号的到时差,但当两信号相似性比较差时,所求得到时差的误差较大;自相关函数本身可进行多重自相关分析,互相关函数结合多重自相关函数后,也可以进行多重互相关分析来求取两相似信号的到时差。试验表明:相比互相关函数,多重互相关函数可改善触发信号和井中三分向探头输出信号的相似性及更好地抑制噪声,因此能更精确地计算出触发信号和井中三分向探头输出信号的的到时差。基于此原理设计了剪切波波速的测试系统,此系统能自动分析出测点的剪切波速和形成完整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0.
岩体波速与坝基岩体变形模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彦辉  巨广宏  孙苗 《岩土力学》2011,32(5):1507-1512
岩体变形模量是岩体工程设计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尽管其可以通过各种现场试验来获得,但因其耗时、费力、投资大,使得许多中小型工程及大型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无法通过试验来得到这一参数。因此,许多研究者建立了诸多岩体变形模量与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或岩体质量分级之间的相关关系,如岩体变形模量与RQD、RMR分级、Q分级、岩体纵波速度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这些关系估算岩体变形模量。总结了已有估算岩体变形模量的各种方法,讨论了其应用条件及预测结果,重点分析了利用岩体纵波速度估算岩体变形模量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以玛尔挡坝址为实例,建立了相关预测公式。通过与已有估算方法的对比研究,阐明了各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异同,表明其建立的估算公式与Barton等公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来估算岩体的变形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