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480篇
海洋学   145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67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提取2种鱼的基因组DNA,经EcoR Ⅰ和Mse 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并加接头,从16对选扩引物组合中选出3对扩增结果较好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PAGE胶电泳、银染,检测其多态性。3对引物在2种罗非鱼的4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9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6条,占总扩增条带的80.9%,2个群体的多态性条带比例分别为71.6%和52.4%。根据Nei氏(1978)统计分析得出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种群内遗传相似系数为0.765。荷那龙罗非鱼的为0,821,表明2个罗非鱼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相对更高些。2种罗非鱼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279,推测该杂交组合可能具有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2.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APD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的四个自然群体(大连、烟台、青岛、韩国)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2个随机引物在四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2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9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8.62%;四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各群体特有的扩增带。韩国、烟台、大连、青岛四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分别为0.2557、0.2557、0.2344和0.2249,以韩国和烟台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其次为大连群体,青岛群体最低,但它们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平均数Hpop为0.2427,整个栉孔扇贝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2503。遗传多样性剖分显示,绝大多数(97%)的遗传多样性是由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只有很小部分(3%)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有关。而采用基于单倍型(等位基因)之间的进化距离的AMOVA分析得到的这两个数据则分别为99%和1%,Φ值为0.010,且P=0.05,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程度位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73.
越冬亲虾及其环境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4.
长江口及邻近陆架区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铁及其与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5.
采用RAPD技术 ,分析了日照、厦门沿海花鲈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 ,31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两地花鲈 45 5条RAPD标记带 ,其中日照群体占 2 63条 ,厦门群体为1 92条 ;45 5条中有 1 84条带为两群体共有。日照群体内遗传相似度I为 0 892 8(差异度为0 1 0 72 ) ,厦门群体I为 0 92 2 5 (差异度为 0 0 775 ) ,而两者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I为 0 8338(遗传距离D =0 1 662 )。两地花鲈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利用随机引物S1 1、S42、S45、S5 2和S2 0 3,在花鲈两群体间扩增出 8条稳定、明显的群体间特异性标记带  相似文献   
76.
海洋真菌及其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是筛选新药的丰富资源宝库。近些年来,作为海洋微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海洋真菌正成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详细概述了海洋真菌的定义、分布、海洋真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多样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多样性、功能及其保护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4个方面对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植物进行论述:(1)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伴生植物、红树林区的大型藻类和浮游植物种类;(2)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红树植物生理和形态适应的多样性、产物的多样性;(3)红树林的生态功能;(4)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主要保护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8.
79.
黑河中下游荒漠区植物多样性分布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对黑河流域中下游荒漠区植被和土壤生境的调查分析,以土壤水分在各调查样地中的差异来反映研究区的生态水文特征,采用种的丰富度和多度来代表荒漠植物多样性研究了荒漠植物,包括隐花植物多样性分布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土壤水分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荒漠植物的多样性,而通过影响其它生境因子又间接地影响着多样性的维持。因此,如何维持中下游相对稳定的土壤水分来源是该区荒漠植物多样性保育今后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0.
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遥感技术和新型传感器的发展,遥感已成为目前区域或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遥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光谱变异假说、生产力假说和种—面积关系理论等;总结了利用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直接监测生物物种及其多样性的进展与局限性;基于遥感反演的不同环境变量进行生物多样性模拟和预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相关模型的发展。最后,总结了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局限,指出增进学科合作、将遥感方法与生态学理论和模型相结合、重视地面验证数据的使用将是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