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1073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混凝土框架节点碳纤维布抗震加固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用碳纤维布加固平面框架中间节点和空间框架中间节点的抗震加固新方法,通过5个框架中间节点(其中2个为拟三维节点)的足尺拟静力试验,以及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加固方法的有效性。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对平面框架梁柱节点,本文的2种加固方法均能显著改善构件的延性,承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对空间框架梁柱节点,采用碳纤维布与三角钢腋联合加固不但能够大大提高构件延性,而且能够提高节点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屈服后刚度,加固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92.
对漾濞6.4级地震灾区开展土木结构房屋加固情况与破坏形式调查。从云南相近震级地震破坏情况的对比、加固与未加固房屋的对比、强震动记录、与烈度衰减关系对比等方面进一步分析,认为抗震加固能减轻土木结构建筑的破坏。甚至可降低其宏观烈度1~2度,对抗震加固的防震减灾效果进行评估;就抗震加固工作及烈度评估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地震研究》2021,44(4)
基于Perform-3D软件,采用碳纤维加固和粘钢加固方法对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进行加固。分别以3、6、9层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对震损RC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加固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高度和PGA的增加,3、6、9层震损后的碳纤维和粘钢加固结构IDA曲线簇的整体收敛性均较好;(2)总体上粘钢加固可以提高结构对地震动随机性的收敛性,但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对于地震动随机收敛性的增益效果逐渐减弱,该加固方法对3层高度的震损低层框架结构加固效果明显;(3)碳纤维加固对于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控制能力较粘钢加固更强,对于6层高度的震损中层框架结构,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其对罕遇地震的抵抗能力;(4)对适用于9层高度的震损高层框架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加固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均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94.
对户内狭窄的传统民居进行加固与改造使其满足现代商业使用,需要研究安全、适用、经济的结构加固方法以及快速的施工技术。本文介绍一种梁柱装配式连接节点,钢管内衬栓管连接方法,可拆卸楼板梁连接做法;以工程实例在户内新加装配式钢框架,植入钢筋混凝土楼板,加固承重结构部件;最终新结构满足新荷载下的使用要求,施工速度得到提升,不改变外立面墙、屋面,保留了传统建筑风貌。该技术适用于非文物古建筑、老旧建筑的修缮加固与更新改造,可以有效地延长旧建筑安全使用寿命,减少拆除重建,大量节约社会建设资源。  相似文献   
995.
《岩土力学》2013,(10):2910-2910
尹海9即著,16开,平装,定价:20元,2013年06月出版,书号:ISBN978.7—114—10598.2本书以西部交通科研项目“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七“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研究”为依托,对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进行研究。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水下挤密砂桩复合地基加固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水下挤密砂桩施工设备的研制与开发、水下挤密砂桩施工工艺及参数研究;结合水下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996.
某建筑物距离地铁车站深基坑较近,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产生了不均匀沉降,采用袖阀管注浆施工工艺对建筑物进行加固。通过对建筑物的基础形式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择注浆孔位,合理选取注浆参数,取得了较好的注浆效果,使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7.
拟建场区下存在大范围的采空区,通过注浆法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针对采空区内往往充填大量的水,且存在多层采空区的情况,采取先稀后稠的注浆方式、变直径的注浆孔设置以及先外后内、外密内疏的注浆工序方法保证注浆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新吹填淤泥具有超软、超含水率等不利的工程特性,使得其对后期的地基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合某新吹填淤泥工程,对取消排水垫层后的浅层地基处理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理论和规范方法对该现场试验后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取消排水垫层后,采用浅层处理方法对新吹填淤泥进行处理,可使处理深度范围内的吹填淤泥强度得到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讨在软土区山皮土与细砂2种不同回填土土质条件下的强夯加固效果,在同一滨海区开展了2种回填土土质条件下的现场强夯对比试验。并对现场不同试验区强夯前后标准贯入试验(SPT)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强夯后地基处理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刘立岩 《探矿工程》2013,40(2):77-80
抚顺市东岗道桥公路由于连接东、西露天矿的隧道施工及东露天矿西端帮剥离致使东露天矿西端帮土体滑移,路面出现裂隙、变形,迫使东侧公路停用。结合地质情况,采用压密注浆施工技术对东露天矿西端帮边坡土体、公路进行压密注浆加固处理。经测量数据检验,东露天矿西端帮边坡及公路沉降变形趋于稳定,达到预期效果,保证了东露天矿西端帮边坡稳定及公路的正常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