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426篇
海洋学   585篇
天文学   99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地磁ULF前兆信息研究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前ULF(Ultra Low Frequency:超低频信号,频段为0.005~10Hz,国内俗称电磁波)电磁异常信号是近年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国际上典型震例前观测到的ULF异常信号的表现形式、目前采用的一些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震前ULF信号可能的产生机制,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952.
西方国家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内部居住迁移是家庭与住房的空间匹配过程,也是理解城市重构的核心问题,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首先从居住迁移决策模型、居住迁移过程和居住迁移与城市重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对西方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进行综述。在简单回顾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研究视角,提出国内相关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53.
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1997.1~1998.8在科学技术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西北找水特别计划;地质灾害勘查;基础应用研究;地质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勘查与施工7个方面综合论述了科技进展概况。  相似文献   
954.
955.
本文回顾了极光的研究历史,概述了极光的高度分布、亮度、类型、结构、光谱等特征,提出了关于南极光研究的6个方面的课题,即:极光的共轭性质,极光卵圆,极光亚暴,极光数据分析,激波一极光及极光的比较行星学研究.  相似文献   
956.
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蛋白质(酶)多态性和DNA多态性在海洋生物种质鉴定、系统进化、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57.
我国海浪理论及预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从海浪谱、海浪统计分布、海浪预报方法及动力机制、破碎波和近岸的海浪 5个方面回顾与总结了我国在海浪理论及预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最后对我国在新世纪的海浪研究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958.
截止1998年底,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有40.7%存在于碳酸盐岩地层,共有7个碳酸盐岩大气田;而与碳酸盐岩储层以及海相烃源岩有关的原油探明储量不到7%。中国碳酸盐岩生烃问题长期以来是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初步认为中国碳酸盐岩中的工业性油气田多数不是自生自储的,而需要外部存在有机质丰度较高的烃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质量和数量均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多数情况下陆表海碳酸盐岩中烃源岩不发育。除了南海的第三系,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普遍时代古老、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的发育取决于后期改造作用。岩溶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意义十分重要,不整合面之下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959.
蒋小珍  雷明堂 《中国岩溶》2005,24(4):349-349
从1984年开始,每两年召开一届的第十届岩溶塌陷、工程、环境影响国际会议于2005年9月24-28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举行,会议由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SCE)主办。与会人员200余人,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科威特、黎巴嫩、伊朗、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土耳其等国。我国3位代表出席该会议,分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雷明堂研究员、蒋小珍副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的吴耀国副教授。会前考察了圣安东尼奥市Edwards含水层的岩溶特征、地下水示踪试验等。会议议题包括以下11个内容:  相似文献   
960.
流域尺度土壤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锦秀  肖洪浪 《中国沙漠》2006,26(4):536-542
占全球粮食产量60%的旱作农业完全依赖土壤水,我国土壤水通量占降水总量的67.2%,传统水资源管理经常忽略土壤水。自李沃维奇首次使用“土壤水资源”的术语和Falkenmark提出“绿水”概念以来,土壤水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土壤水研究理念和方法的演进,综述了土壤水尺度转换方法,讨论了流域尺度土壤水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国内在流域尺度的土壤水研究还局限于小流域尺度评价土壤水分时空分异和建立简单的预测模型,有必要发展较大的流域尺度的基于遥感和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流域尺度土壤水评价和预测是流域水平衡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