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罗布泊盐湖环状影像成因解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遥感影像信息特征和盐湖气候变化模型,结合盐湖沉积特征和现代盐湖演化理论,通过对环状影像的成因进行解译和分析,将环状影像反映的1000年来盐湖气候变化的信息与北半球同期气候变化曲线对比,认为罗布泊盐湖是现代沉积形成的,是现代盐湖向干盐湖的演化历程中,由于气候冷暖交替变化而使盐湖沉积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干旱区地理》2005,28(6):810-810
新疆罗布泊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研究焦点和热点,对于罗布泊存在着种种传说和不同的学术观点。现将不同的学术观点刊登出来,以供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3.
罗布泊形成及演化的地质新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端的罗后是现今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其形成受新生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走滑断裂系及东北缘库鲁克塔格走滑断裂系的控制。由于基羌民怪的左行走滑及孔雀河断层的右行走滑,在罗布泊-带产生近东西赂的拉张背景,罗布泊即暗生这一拉背景的一个箕状凹陷。罗布汪周缘及塔里木河下游水系的分布,均受控于该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84.
85.
罗布泊盐湖钾盐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罗布泊盐湖主要钾盐矿床富钾卤水的化学特性。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技术、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研究晶间卤水的起源、补给方向、富集机理等卤水演化过程,揭示出罗布泊盐湖晶间卤水主要起源于大气降水,盐分的富集以蒸发作用为主。开展罗布泊不同钾盐矿区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卤水物质来源、卤水演化过程及阶段的差异。硫同位素确定了卤水硫酸盐和固体硫酸盐的同源性,且硫物质的演化以溶解、沉积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罗布泊盐湖地区进行钻探施工工艺的探讨,结合施工中的实际特点,总结出较适用的钻探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7.
新疆罗布泊环状盐壳的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实地测量、物质成分分析和卫星像片判读,得出关于罗布泊东湖环状盐壳特征与成因的部分新结论:在东湖耳轮状区域内,地表物质组成以石盐为主,特别是氯化物占优势,碎屑矿物中主要为石英;“大耳朵”形态的形成受原湖心岛和湖岸地形所控制;“大耳朵”形态盐壳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4~5年之内;卫星像片上的“耳轮环线”是盐壳形成过程中的年、季韵律构造线;环状盐壳色调深浅变化取决于卤水层埋深、盐壳含沙量及地表粗糙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8.
《干旱区地理》2007,30(4):594-594
2007年6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新疆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与区域发展”项目成果评审会在京举行。孙鸿烈院士担任组长,刘东生、孙枢、叶大年等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是罗布泊地区综合研究的新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为干旱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总体上达到罗布泊研究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9.
罗布泊盐湖巨量钙芒硝沉积及其成钾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布泊盐湖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盐湖沉积的主要盐类矿物是钙芒硝,其资源量巨大,卤水钾矿赋存于钙芒硝岩晶间孔隙中,显然,钾盐的聚集与钙芒硝沉积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罗布泊盐湖的钙芒硝沉积特征研究,探讨了钾盐矿床的形成与钙芒硝的沉积关系。研究显示钙芒硝沉积时期,古气候具有“热”的特点,有利于钙芒硝沉积;盐湖物质来源有“富硫酸根”的地表水,也可能存在富钙水的补给。结晶试验显示,罗布泊现代卤水与含氯化钙水掺合后,蒸发析出石膏和水钙芒硝;同时,早期沉积的石膏被交代成为钙芒硝,这两种方式是钙芒硝形成的主要机制。罗布泊钙芒硝的成钾效应主要表现于3个方面:钙芒硝具有菱板状结构,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钙芒硝岩发育大量孔隙;钙芒硝孔隙储集了富钾卤水;大量钙芒硝的析出导致卤水中钾离子相对富集。研究认为,罗布泊盐湖巨量钙芒硝的沉积控制了钾盐的形成和分布,钙芒硝岩成储钾盐的认识在实践上推进了罗布泊盐湖的找钾工作。  相似文献   
90.
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颗粒大小具有重要环境指示意义,是环境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磁性参数非磁滞剩磁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χARM/SIRM)常被用于指示磁性颗粒大小,当沉积物磁性特征为较粗的多畴(MD)颗粒主导时表现为低值,而为较细的单畴(SD)颗粒主导时表现为高值。本研究对罗布泊盐湖LB剖面的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环境磁学测试,结果发现剖面中含有5个χARM/SIRM值低于上覆层和下伏层的层位,指示其磁性颗粒较粗。但磁滞参数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这5个层位磁性颗粒明显细于上覆层和下伏层沉积物,显示χARM/SIRM在这5个层位的指示意义失真。矿物鉴定结果显示这5个层位的主导磁性矿物为早期成岩成因的SD胶黄铁矿,赋存形态主要为颗粒团聚体、单颗粒或颗粒团聚体附着于硅酸盐矿物表面以及分布于薄片状硅酸盐内,这种赋存形态导致其具有较强的磁相互作用,并限制了χARM的增加,最终造成χARM/SIRM下降,指示意义失真。本研究显示当沉积物中存在胶黄铁矿等自生矿物时,利用比值参数χARM/SIRM判断磁性矿物颗粒特征需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