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57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风浪背景下舰船水压场信号的自适应AR模型预测滤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有效地从风浪背景中检测舰船水压信号,首先根据舰船水压信号和波浪噪声的特点以时间序列的AR模型理论为依据,导出一种便于实现的自适应滤波器结构,并用NFTF自适应算法实现对舰船水压信号的预测滤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方法对抗波浪干扰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2.
伴随着定位设备、无线电通讯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的普及和发展,大规模高质量的可用轨迹数据被广泛记录。船舶轨迹异常检测可以帮助提升海洋态势感知能力,为海事监管辅助决策等提供支撑,已经成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软硬件处理设备的发展,利用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决策管理、分析评价和模拟预测等多项功能,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数据进行协同管理与分析,能更高效、准确的建立模型、挖掘信息,对于加强海上安全、维护海上贸易、提供辅助决策等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3.
由于在变形和累积耗能的建筑地震受损程度评估模型,是将建筑划分为五个状态水平,未研究建筑环境性能,评估结果误差较大。因此设计基于BIM的建筑地震受损程度评估模型,采用基于BIM的建筑环境研究与评估方法,考虑建筑环境性能,基于这个思路,依据混凝土单轴Mazars损伤模型,获取三轴状态中的损伤演化方程,得到应变大于损伤阈值时损伤演化方程增量形式,构建混凝土损伤评估模型。经实验证明,所设计模型在地震峰值加速度小于0.31g时,建筑结构大致无缺,在峰值加速度是0.61g时,建筑地震受损指数超过0.8,建筑倒塌;所设计模型评估的平均误差低于0.03,平均评估时间是2.86 s,说明所设计模型能够有效评估建筑地震受损程度,且精度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正成为海洋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之一。在海洋观测领域,利用物联网构建海洋环境立体观测体系,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上态势感知、海洋灾害预报等具有重大意义;在海岛生态监测领域,利用海岛生态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海岛生态的长期实时监测;在海洋牧场监测领域,利用物联网可以实现海洋牧场的环境、生物等要素的实时监测;在智能船舶领域,利用物联网可以实现船舶自身、港口、物流的信息自动感知。文章探讨了物联网在上述4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以期进一步促进物联网在我国海洋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75.
2021年7月,中国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出现大范围洪涝灾害,河南省内各级交通网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极端气候条件下自然灾害对大范围交通网造成的损坏和运行影响情况,对哨兵1号、高分三号卫星遥感影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降雨和水汽数据、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分析与融合,提出了大范围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受损快速评估技术体系框架,解析了此轮河南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发展过程,并评估了洪涝灾害对交通道路网危害及后续次生灾害的风险,利用空间可达性模型对路网受损后的连通性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此次洪涝灾害具有累计降雨量极大、高度集中且降水范围广的特点,河南省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洪涝受灾面积约3 800 km2;三门峡市、登封市山区次生滑坡灾害发生可能性极高;公路交通网受洪涝灾害影响的道路总里程约为1 300.46 km;郑州等五市的公路网连通性下降了21.27%左右。其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连通性分别下降了34.22%、13.78%和14.86%。  相似文献   
76.
文章介绍了中央气象台海洋气象导航中心在对海洋船舶开展气象导航服务吲导船舶规避热带气旋的经验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7.
文章通过论述海洋环境监测的CalCOFI计划经验与海洋环境监测在经济与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的质量与水平;(2)加强对海洋环境的动态跟踪与管理;(3)积极做好海洋环境监测信息的发布工作,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8.
阐述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数字化船坞建设方法,主要分析了数字化船坞建设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了基准控制点选择及基准控制点稳定性观测的方法,并对控制网测量平差及精度进行了评定,最后结合案例给出了建设数字化船坞在建设及应用中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9.
Ship-generated waves and return currents are capable of re-suspending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bottom and bank sediments.However,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done on the subject do not show how and where sediment is re-suspended by the wakes and the directions of net transport.In this paper,a 3D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hydro-sedimentary coupling is presented to 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diment movement,and the pattern of ship-generated waves around and far away from the vessel and the return currents around the ships.The hydrodynamic model is based on 3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cluding the standard k-ε model for turbulence processes,and the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 is based on a 3D equation for the re-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The comput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transport(whether by resuspension or by the bedload) depend mainly on the position,the speed of the ship in the waterways,the kinematics of ship-generated waves and on the return flows.Thus,a map of sedim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modes of sediment transport generated by the passage of the ship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80.
Number 1 Adaptiv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Two-Dimensional General Anisotropic Media LI Yuguo, LUO Ming, and PEI Jianxin 1 Dynamic Responses of Top Tensioned Riser Under Combined Excitation of Internal Solitary Wave, Surface Wave and Vessel Motion GUO Haiyan, ZHANG Li, LI Xiaomin, and LOU Min 6 Effects of Tidal Currents on Nonlinear Internal Solitary Wav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FAN Zh isong, SHI Xingang, Antony K. Liu, LIU Hailong, and L1 Peiliang 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