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404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海岸线资源综合评价是提高海岸线利用综合效益的基础,也是合理开发海岸线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究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海岸线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对海口市海岸线资源进行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海岸线的开发强度较高,中心城区>西部片区>东部片区,其中生产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  相似文献   
932.
莱州湾南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地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海岸地貌的演变规律对海岸防护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时期测量或成像的海图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RS和GIS技术对海岸线和水下岸坡演变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1958–2021年自然岸线逐渐减少,人工岸线逐渐增加,到2021年人工岸线长度约占总长度的87%,海岸线演化与海岸带建设密切相关;(2)以1984年为界,1984年前以自然演变为主,1984年后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自然演变下海岸线以向陆蚀退为主,人为干预下以向海推进为主;(3)水下岸坡冲淤分布极不平衡,总体呈侵蚀–淤积–淤积减缓的趋势。南部河流入海口处在1984年后基本呈侵蚀状态。0 m和2 m等深线有前进有后退,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5~9 m等深线在堤河以西海域向海前进显著,其冲淤演变复杂;10 m等深线以堤河为界表现出西淤东蚀的状态。河流来沙是导致海岸线和水下岸坡演变的重要物质基础,波浪和潮流是主要的驱动力。人工设施在引起河流输沙减少的同时,也导致海岸线大幅向海推进、入海河口受到侵蚀。东北部莱州浅滩附近受人为影响处于侵蚀、解体状态,未来将...  相似文献   
933.
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实现陆海统筹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岸线是研究海陆关系的重要载体,本文选取深圳市大陆海岸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的处理与提取,获得深圳市1988、1993、1998、2003、2008、2013、2018、2021年共8期海岸线数据。基于岸线提取结果对8期深圳岸线进行量化处理,从长度、形态、类型、开发4个角度分析深圳市大陆海岸线演变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深圳大陆海岸线在长度与形态上总体趋势为不断变长、变曲折;在岸线类型与开发强度上,自然岸线不断减少,人工岸线逐年增加,城镇建设岸线逐渐成为深圳市海岸线的主体。东西海岸由于地理环境要素差异而空间分异突显,西海岸的人工化指数与开发强度要明显高于东海岸。  相似文献   
934.
黄倩  李朗 《江苏地质》2023,47(2):203-207
苏北黄泛平原地势平坦,浅部地层结构松散,可储水“海绵体”特征明显。为评价该区域“海绵体”雨水渗储潜力,以南部的江苏宿迁市区为例,在系统分析天然“海绵体”渗储能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天然“海绵体”雨水渗储潜力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运用MapGIS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废黄河漫滩区天然“海绵体”雨水渗储潜力较好,漫滩区以外区域渗储潜力一般或较差。  相似文献   
935.
公元11-1099年漳卫新河口至徒骇河口海岸,除了初期的后退和1034-1099年的进积,大多数时间处于稳定状态,1099-1904年,除了1099-1128年的后退,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大口河岛和王子岛贝壳堤是公元11年以来长期形成的.1904 1929年黄河在徒骇河口东入海,陆地向海推进14 km以上,岐口至黄河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