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82.
高等工程专科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段贻民  雷国华 《测绘工程》1998,7(1):64-70,79
介绍根据我国工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制定的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其中包括:教学改革目标与指导思想,毕业生培养目标与业务规格,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基础项目建设与改革等。  相似文献   
83.
牙鲆早期阶段存活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光宗  张英 《海洋科学》1993,17(1):13-17
在牙鲆大规模苗种培育生产中,如何有效地提高鱼苗存活率,已成为国内外极为关注的课题,为此,深入研究牙鲆早期阶段变态的发生与完成,变态中的系列变化,以及伴随变态中的死亡高峰期——“危险”的确立,致因和对策等关键技术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环节的攻克,无疑对鱼苗存活率的提高,将是十分有利的。作者在执行“胶洲湾水产开发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84.
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Temmick et Schlegel),俗称白 ,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1]。日本黄姑鱼生长迅速、病害少、易于养殖,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海水鱼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之佼佼者,倍受养殖业者欢迎。但其海区野生苗种来源有限,且规格不一,品种不纯,阻碍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因此,开展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已成为水产科研部门与养殖业者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日本黄姑鱼的人工孵化工作,日本在198…  相似文献   
85.
墨西哥湾扇贝的引种和子一代苗种培育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为将美国佛罗里达州产的墨西哥湾扇贝作为我国南海水域的养殖对象,于1991年12月将壳高2.0-4.5mm的222个稚贝置于保温瓶内,控温在15-16℃,并每隔1-1.5h充气数分钟,经3d长途运输到青岛,稚贝全部成活。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培育至6月下旬,平均壳高达33mm,性腺成熟,并采卵成功地培育出子一代。从子一代在海区养成的亲贝采卵分别在青岛,广西与福建培育出子二代。表明,从繁殖,生长等生物学判  相似文献   
86.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对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进行了亲鱼的驯养、促熟产卵及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活的鲻鱼苗可用于牙鲆亲鱼的诱食;当水温达到16.2~19.5℃时,牙鲆可自然产卵,产卵盛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份受精率高达86%.在驯养过程中亲鱼未发生死亡.本实验共用受精卵约153万粒,孵出仔鱼140.8万尾,孵化率达92%.经63d培育,育出全长3.8~5.5cm幼鱼53.4万尾,成活率37.9%.育苗水温为20~24℃,海水盐度为26~31.  相似文献   
87.
虾夷扇贝人工苗种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虾夷扇贝苗种生产中,改进了亲贝升温促熟、产卵、孵化、幼虫培育等技术措施。在海上保苗中,选择适宜保苗袋和培养水深,使成活率明显提高,生长速度加快。在445m^3水体中,培育出商品苗(壳高1.5cm以上)1.5亿粒,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
在刺参苗种工厂化生产期间,以体积浓度为0.1%~0.5%薄荷醇作为麻醉剂,通过对玻璃海鞘和不同规格参苗进行麻醉剥离实验,研究参苗与敌害生物——玻璃海鞘分离的效果,从而达到高效清除玻璃海鞘的目的。结果表明:薄荷醇溶液对玻璃海鞘无剥离和杀除的作用效果;大规格(0.58 g±0.05 g)刺参选用浓度0.4%~0.5%薄荷醇溶液麻醉20 min,中规格(0.32 g±0.05 g)刺参选用浓度0.2%~0.5%薄荷醇溶液麻醉20min,小规格(0.17 g±0.01 g)刺参选用浓度0.4%~0.5%薄荷醇溶液麻醉10min以及选用浓度0.1%~0.3%薄荷醇溶液麻醉20 min,抖动脱落率均可达90%以上,麻醉剥离效果显著。麻醉剥离后的刺参经1h的恢复即可达到自然状态,营正常活动附着,无排脏或化皮等不良应激反应。因此,采用薄荷醇麻醉剥离参苗可为安全高效清除玻璃海鞘及分苗的生产环节提供省工省力、高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本项目以小球藻、金藻和硅藻为主要生产对象,完成了3种海洋微藻高效培养的工程化设备系统的构建,开发了微藻工程化生产设备、产品浓缩技术与装备,解决了当前水产养殖苗种生产工业化饵料的供给问题。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