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11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胁迫试验研究Hg-Cd复合胁迫对卵叶喜盐草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g-Cd复合毒性对卵叶喜盐草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含量显著影响(P0.05),当Hg、Cd质量浓度分别大于0.005和0.100 mg·L~(-1)时,叶绿素a、b比值,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受抑制;Hg-Cd复合胁迫对卵叶喜盐草的MD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Hg、Cd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和0.100 mg·L~(-1)时,MDA含量上升41.5%;Hg、Cd复合胁迫对卵叶喜盐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随浓度梯度逐渐下降,在Hg、Cd质量浓度分别大于0.010和0.200 mg·L~(-1)时,SOD活性降低,POD和CAT活性随胁迫浓度梯度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当Hg、Cd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和0.20 mg·L~(-1)时,而POD和CAT活性均上升为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2.35%和22.75%,当Hg、Cd质量浓度分别大于0.015和0.300 mg·L~(-1)时,POD和CAT活性开始下降至最低。总的来说,Hg、Cd联合胁迫的浓度大于0.005和0.100 mg·L~(-1)时,卵叶喜盐草光合色素含量下降,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相应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2.
刘宇  周桂玲 《中国沙漠》2010,30(1):92-96
为了探讨禾本科赖草属植物大赖草的交配系统,对其的花设计、花展示、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期及交配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单花的3个花丝不同步伸长,其中两个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先弯曲,然后花药纵裂散出花粉,第三个花丝随后弯曲,花药纵裂散出花粉,3个花药的不同步散粉延长了单花的“花粉寿命”。②花药被送出内外稃完成散粉后,羽状柱头伸到内外稃外接受外来花粉,避免了单花内的雌雄干扰。③大赖草花序上小花阶段性批量开放(确保了同一时刻开放的小花是同步的),还可降低同株异花花粉对柱头的干扰。④大赖草属自花授粉不亲和型,同时同株异花授粉也不亲和,大赖草已进化出了特殊的花设计、花展示和短的花粉寿命等特征来促进异花授粉。这些特征是大赖草在适应极端的沙漠环境的过程中进化出的一种生殖对策。  相似文献   
113.
闽江河口是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的开放式感潮河口,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var.brevifolius为闽江河口区最大的鳝鱼滩沼泽湿地的主要土著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2008年冬季(11月、12月和次年1月)咸草湿地涨潮前、涨落潮过程中和落潮后3个阶段排向大气环境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通量特征。结果表明,涨落潮过程中咸草湿地排向大气环境的甲烷通量小于涨潮前和落潮后,在时间上表现为冬季3个月甲烷排放通量持续下降;咸草湿地二氧化碳通量同样表现为涨落潮过程中小于涨潮前和落潮后,在时间上也呈递减趋势;氧化还原电位(Eh)以及pH值对咸草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生产力及土壤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09在福建洋口国有林场,应用野外取样调查及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未劈草(Ⅰ)、劈草10 a(Ⅱ)和劈草30 a(Ⅲ)的毛竹林生产力及土壤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劈草可以显著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但是随着劈草时间的延长毛竹林增产效果降低.三种林分生产力排列顺序为Ⅱ>Ⅲ>Ⅰ,分别为44 199.57±395.40、43 508.04±346.12和35 691.31±394.68 kg/(hm2*a).劈草时间不同,不同器官的生产力分配也不同,地下部分生产力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Ⅰ,分别为24.87%、24.72%和24.31%.劈草经营有降低毛竹林地上部分生产力,增加地下部分生产力的趋势.土壤综合性质随着劈草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三种林分平均得分的排列顺序为Ⅰ>Ⅲ>Ⅱ,分别为0.639 0、0.432 0和0.355 8.  相似文献   
115.
岩溶地区飞机草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机草(EupatoriumodoratumL.)入侵严重的岩溶区,用样方法进行百草枯(paraquat)、草甘膦(glyphosate)及草甘膦与2,4-D的混合药剂防治野外飞机草试验,每种药剂分别设0.25%、0.5%和1%三个浓度。结果表明:施药5天后,各浓度百草枯处理的飞机草植株全部干枯;高浓度的草甘膦及高、中浓度的草甘膦+2,4-D处理下,飞机草植株2/3的叶干枯,茎半干枯。施药30天后,低浓度百草枯处理的飞机草的死亡率为77%,高浓度处理下的达100%,各处理的新生苗密度极显著小于对照;低浓度草甘膦和草甘膦+2,4-D处理的飞机草死亡率均为33%,高浓度处理的约为50%,各浓度处理下新生苗密度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1)各浓度处理下百草枯的药效高于草甘膦和草甘膦+2,4-D的药效,对土壤中飞机草种子萌发具明显影响,宜用在飞机草单优势群落中。(2)较高浓度的草甘膦和草甘膦+2,4-D可防除大部分飞机草,对土壤中种子影响小,可考虑使用在飞机草为伴生植物的耕地、果园等生境中。   相似文献   
116.
高寒沼泽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其沉积物是研究过去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在三江源区果洛州(GLS)和青海湖北岸(QHHS)选取典型高寒沼泽湿地作为研究样地,调查其植被群落特征,并根据湿地沉积剖面的光释光年代和孢粉数据,分析湿地的古植被和古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优势种(藏嵩草)在三江源区湿地群落和青海湖流域湿地群落中所占的优势度分别是24.43和14.74;从土壤孢粉信息表现出两个沼泽湿地自发育以来植被优势种以莎草科为主. GLS剖面显示,0~50 cm深和80~140 cm深的孢粉浓度显著高于50~80 cm深处的浓度;20 cm以下的沉积物中,花粉浓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趋势,与δ13C呈负相关趋势.高寒沼泽湿地中,孢粉数据能较好地反映植物群落中莎草科的优势地位,与现生植物群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7.
马小明  吕萍 《中国沙漠》2016,36(2):302-306
风沙流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风沙流通量廓线研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3种典型地表(流沙地表、草方格地表、戈壁地表)风沙流通量廓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由于研究方法、研究区域及集沙效率的不同,风沙流通量廓线函数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多种,同一问题不同函数模拟结果差异可达到3倍,难以应用于实际。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风沙流通量廓线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8.
赣南河草坑铀矿田蚀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着重对河草坑铀矿田近矿围岩蚀变特征、分带特征以及蚀变期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表生氧化作用,近地表蚀变岩石多表现为紫色,向下转变为绿色;碱交代以钾交代为主,而钠交代较弱;矿田蚀变依据时间先后可划分为5个阶段。剖面系统取样分析结果揭示:在蚀变、矿化及成矿过程中U与Fe2O3、Be、Pb、W等呈正相关关系;U与Cu、Zn因矿化类型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而U与Mo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9.
铵伊利石矿物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对含铵伊利石粘土岩样品加热处理,利用DTA、XRD、FTIR、氮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铵伊利石的热稳定性,发现铵伊利石矿物中的氮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铵伊利石矿物晶格结构在500℃之前,具有稳定性,层间的N表现为缓慢释放的特征.在500~600℃温度区间,层间N的释放速率加剧.600℃开始向半晶质化方向发展,700 ℃以上晶格结构破坏,层间NH4+消失.加热到700~800℃高温相中,仍残留有0.3%~0.5%的氮,这表明矿物中的N在高温下通过与Si、Al和O原子化学结合,仍具有比较高的相对稳定性.本研究对于认识地球系统幔源物质演化、运移、分异、脱气作用和氮循环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0.
采用模拟控制水盐的方法,以株高、株数、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不同水位(-5 cm、5 cm、10 cm、20 cm和30 cm)与不同盐度(300 mg/L、1 000 mg/L、3 000 mg/L、4 000 mg/L和5 000 mg/L)的交互作用,对莫莫格湿地植物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盐度和二者的交互作用都对扁秆藨草幼苗的株高增量和叶绿素含量产生了显著影响(p<0.01),但水位和盐度的作用有差异;其中,对扁秆藨草幼苗株高增量影响最大的是水位,其他依次为水盐交互作用和盐度;对扁秆薦草幼苗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的是水盐交互作用,其他依次为盐度和水位.扁秆藨草幼苗株高增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在10 cm和5 cm水位下取得最大值.此外,当盐度小于1 000 mg/L时,幼苗株高增量和叶绿素含量受盐度影响不明显,当盐度大于1 000 mg/L时,幼苗株高增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小.扁秆薦草的株数增量和单株叶面积受水位影响显著(p<0.01),且二者都随水位上升而减小,尤其是株数增量,-5 cm水位下幼苗株数增量远大于其他水位处理.适宜扁秆薦草幼苗生长的水位为-5~10 cm,盐度为<1 0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