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349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养殖水体营养状态及自净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97年2~12月间对对虾 养殖水全的监测结果,应用营养指数法进行养殖水体的营养水平评价,结合自养指数对水体的自净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水体内具有较高的DIP和COD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较高的Chl-a含量则是富营养化水体的表现。养殖池内水质状况同养殖周期和季节变更密切相关。养殖水体浮游值物和微生物的代谢偶联,是反映水体自净能力,保持水体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2.
浮游植物的营养限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岸海域受人类影响较深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 ,浮游植物爆发而形成赤潮的频率和范围都在加大。深入地了解浮游植物与周围环境尤其是营养盐的相互关系 ,对探讨赤潮发生机制 ,促进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1对营养限制的理解对营养限制概念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最早的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1840年)中指出的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必需物质 ,这种物质就是限制因子。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1911年认为 ,生物对各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小量和最大量 ,它们之间的幅度称为耐受限…  相似文献   
113.
紧密角管藻生活史中三类细胞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团老  林均民  谢宏  杨听林  胡韧 《台湾海峡》2000,19(4):T002-T004
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紧密角管藻(Cerataulina compac-ta)的细胞、休眠孢子和复大孢子壳壁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该藻生活史出现的在类细胞,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有明显判别。其中,休眠孢子还分有无性和有性形成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形态结构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且具多样性。以上三类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显示各自的形态与其生理功能和生态适应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4.
维生素D(VD)是一类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类固醇激素,其中维生素D3(VD3)是VD在动物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作为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物质,VD发挥着广泛且重要的生理学作用.VD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相关的代谢酶具有较高的进化保守性,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影响.由于鱼类在生活环境方面与陆生脊椎动物存在显著差异,VD在...  相似文献   
115.
在250mL摇瓶中研究了光自养、异养、混合营养3种营养模式对转兔防御素基因(NP-1)小球藻(Chlorella)的生长、NP-1表达量、总蛋白质含量、pH、葡萄糖消耗以及光衰减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养培养为转NP-1基因小球藻的最适营养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5,15,30L生物反应器补料分批异养培养转NP-1基因小球藻,细胞质量浓度分别达到3.67,4.87,6.39g/L。  相似文献   
116.
文章利用2018年9—11月厦门岛西北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在对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并讨论浮游植物生物量粒级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同安湾在11月处于富营养水平,属于中度或严重污染海域;九龙江口和西海域在9-11月均处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或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水平,属于严重污染海域。同安湾和西海域浮游植物分粒级的生物量占比与九龙江口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由大到小依次为微型、小型、微微型,后者由大到小依次为小型、微型、微微型。小型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以及活性硅酸盐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微型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真光层深度、铵盐和溶解无机磷呈显著正相关;微微型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真光层深度、铵盐和溶解无机磷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粒级结构的最重要的海洋环境因子是盐度、真光层深度和溶解无机磷,尤其是溶解无机磷浓度,其值一旦升高,浮游植物极有可能从磷胁迫状态发展为赤潮。控制排污、实时监控、增强预警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控制和预防营养盐污染以及赤潮暴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7.
基于2018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 (EwE)软件构建由26个功能群组成的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对现阶段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相互关系和系统总特征等进行分析,旨在为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4.19,其中鱼类营养级范围较广,为3.22~4.19;浮游动物和其他软体动物受初级生产者和捕食者的双重作用,处于重要的营养位置;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7.096,总初级生产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为56.866,系统的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429和0.204,说明该生态系统目前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受外界扰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模型进行研究,解析了该海域营养结构和系统发育状况,将为海州湾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8.
刘江潮 《地质实验室》1992,8(5):275-276
房水位于人眼中由虹膜分隔的前后层内,对眼角膜和晶状体起主要营养作用,并保持眼球的正常眼内压。房水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上升将引起眼内压上升,可能导致白内障。为配合临床对白内障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的研究,我们对房水中铜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鉴于目前利用GFAAS测定眼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文献很少,而直接测定房水中铜的文章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研究了用乳化剂OP直接稀释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建立起一个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眼房水中微量铜的方法,并已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19.
对南海3种可食绿藻条浒苔(Erueromorpha clathrata)、石莼(Ulva lactuca L.)和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o)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多糖、蛋白质和粗纤维是构成藻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占藻体的92%以上,其中膳食纤维占64.22%-70.80%;蛋白质占14.15%-18.91%,平均为16.16%。且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占总氨基酸的42.37%-48.37%,氨基酸评分在73分以上,第一限制氨基酸随藻种而变化;脂肪含量在0.51%-0.81%之间,均低于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其含量分别为其总量的56.10%。63.20%和37.71%-39.39%;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Fe、Zn、I等矿质元素和维生素C含量高。3种可食绿藻是高膳食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天然理想保健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120.
虾蟹类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蟹类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发展趋势非常迅猛。特别是近年来,对虾的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虾蟹类营养需要和营养生理的基础研究工作明显滞后于养殖生产实践。随着虾蟹类精养、半精养模式增多,虾蟹类养殖越来越多地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作为其营养来源。如何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养成本,成为人们探求的主要问题。笔者综述了虾蟹类动物的脂类营养进展,以期为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