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4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431篇
海洋学   211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61.
2种海藻中半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孔石莼(Uiva pertusa)和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两种海藻在挥发油测定器中用乙酸乙酯通过循环蒸馏萃取,浓缩后用电子轰击(electron impact,EI)源在全扫描检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各分离组分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147及WILEY7谱库检索定性,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进行相对定量。从两种海藻中共鉴定出61种半挥发性化合物,以醛类物质种类最多,半挥发性组分主要是醛类、脂肪酸类和醇类物质。两种海藻中含量最高的均是棕榈酸和十五醛。烘干对鉴定出的半挥发性物质种类没有影响,但对同一类物质,保留时间短的组分烘干后质量分数有增加的趋势,而保留时间长的组分质量分数有减少的趋势。该方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海洋微藻中半挥发性成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2.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对8种海洋硅藻的四种主要光合膜膜脂的分子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硅藻中MGDG含量最高,占四种光合膜膜脂的40%~70%左右,SQDG其次占10%~40%,而PG在4%~20%之间,DGDG占5%~20%;其中,各脂类分子的含量在0.14~99.79 nmol/mg干藻之间,而C16:3/C16:3-MGDG,C20:5/C16:3-MGDG,C20:5/C16:2-DGDG,C20:5/C16:1-DGDG,C16:1/C16:1-DGDG,C14:0/C14:0-SQDG,C14:0/C16:0-SQDG,C14:0/16:1-SQDG,C14:0/C16:3-SQDG和C18:1/C18:1-PG等脂类分子在8种海洋硅藻的每一类膜脂中均有分布;与高等植物膜脂的脂肪酰基分布不同的是,海洋硅藻的MGDG与DGDG的sn-2位上的脂肪酸全部为C16酸,可推断是通过类似高等植物典型的原核途径合成,而C16酸和C18酸在SQDG和PG的sn-2位上均有分布,可推断SQDG和PG存在原核和真核两种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763.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鳗鱼(Anguilla japonica)中三聚氰胺残留的方法.采用乙腈和三氯乙酸溶液沉淀蛋白,MCX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目标分析物,经SCX-C18均匀混合填装的反相色谱柱分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三聚氰胺的定量限为20μg/kg,在20~500μg/kg时,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4.82%~91.42%.  相似文献   
76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OPA柱前衍生法测定扁玉螺(Nevertia didyma(Roding))肝脏、腹足,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 Bell)内脏、体壁中牛磺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100 g(湿质量)样品中牛磺酸含量分别为535.2、1 298.7、60.4、31.7 mg.  相似文献   
765.
液相色谱法测定湖泊沉积物中单质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液相色谱法测定湖泊沉积物中单质硫的可行性。以甲醇作为溶剂,将沉积物中单质硫转入甲醇相中,利用液相色谱C18柱分离,254 nm紫外检测,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单质硫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9,样品的回收率为94.8%~104.1%,单质硫溶液的检出限0.07 mg/L,测定下限0.3 mg/L,平行样品相对标准偏差6.5‰。该方法的优点是样品的前处理简单,检测方便、快捷,干扰少,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6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在痕量超痕量无机元素分析方面已被广泛应用,其与色谱分离技术相结合为元素形态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工具.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利用不同ICP-MS联用技术进行元素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①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GC-ICP-MS);②毛细管电...  相似文献   
767.
褚继菊 《地下水》2022,(2):95-96
离子色谱检测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检测手段,可以在多种水污染环境中进行检测,能够为水污染治理以及水环境监测保护提供可靠支持。为更好的对该项检测技术进行应用,文章将通过对离子色谱检测基本情况的介绍,对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具体运用展开分析,并会就监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形成有效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68.
腹泻性贝毒及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赤潮中某些藻类所产生的腹泻性贝毒(DSP)的来源、特性、化学结构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及其测定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叙述了目前国际上迅速发展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sP的优点与其它测定方法的对比,并对我国DSP发生的现状和检测标准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769.
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合成转化方法,建立了黄芪提取物及半合成产物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黄芪提取物的HPLC检测条件为:Apollo-C18(150×4.6 mm,5μm)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水(1:2),检测波长为205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碱提法黄芪甲苷分离效果最好,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水提法<醇提法<超声波法<碱提法;在2%硫酸溶液酸化条件下半合成产物的指纹图谱最好。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适用于黄芪提取物及半合成产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70.
为了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从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A2002)中分离得到3个环二肽;利用理化及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环(丙氨酸-缬氨酸)[cyclo-(Ala-Val),1],环(丙氨酸-脯氨酸)[cyclo-(Pro-Ala),2]和环(脯氨酸-酪氨酸)[cyclo-(Pro-Tyr),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