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0篇
地质学   213篇
海洋学   1658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通过实验和对超声波破碎盐藻作用机制分析,为从盐藻中提取胡萝卜素探求一种简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2.
43.
锶诱导的氧化胁迫对叉鞭金藻(Dicrateria inornat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梅  徐瑾  刘志礼  徐俊 《海洋与湖沼》2004,35(5):467-472
采用不同浓度的锶胁迫方法研究了叉鞭金藻生长、叶绿素、MDA含量及三种抗氧化酶SOD、CAT、G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设计的各种Sr^2 浓度内叉鞭金藻均能生长,但Sr^2 浓度较高时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数量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5.9%和51.0%;叉鞭金藻中叶绿素含量随着Sr^2 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叉鞭金藻中MDA含量在较低Sr^2 浓度下稍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而在23.04mmol/L Sr^2 浓度时是对照的1.25倍;低Sr^2 浓度时,叉鞭金藻中蛋白质含量没有大的变化,当浓度超过5.76mmol/L时则引起蛋白质含量下降;叉鞭金藻中抗氧化酶SOD在低Sr^2 时分别降低12.5%、7.5%和9.5%,高Sr^2 时显著升高,为对照组的85.7%;CAT、GPX活性在低Sr^2 浓度时差别不大,但当浓度为23.04mmol/L时升高显著,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8%和74.4%。  相似文献   
44.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叶藻类囊体膜 ,经 1 0 %SDS增溶后 ,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其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经稳态光谱分析、DCIP光还原活性测定及P680 、P70 0 差示光谱检测结果表明 ,2 0 %蔗糖层的CP3和 40 %蔗糖层 (上 )的CP4为PSⅡ复合物 ,具有光化学活性 ;40 %蔗糖层 (下 )的CP5为PSⅠ复合物 ,其P70 0 特征吸收峰位于 695nm处。CP3和CP4的DCIP光还原活性 :CP3为 34.2 7微电子当量 /(mgchl·h) ,CP4为 7.2 9微电子当量 /(mgchl·h)。  相似文献   
45.
采用廉价的乳糖替代IPTG诱导重组别藻蓝蛋白(rAPC)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JM109中表达,对诱导产物表达的培养基、培养条件、诱导剂的浓度和诱导时机进行了优化,将优化条件用于5L自控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培养。结果表明,对rAPC表达的条件进行优化后,乳糖诱导rAPC的表达率可达26.8%,与IPTG的诱导结果接近;在高密度培养中,OD600最大达21.8。研究结果可为乳糖替代IPTG大规模生产rAPC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将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培养液滤液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级处理后,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发现东海原甲藻的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分泌物在粒级100 ku~0.45μm的培养液中对中肋骨条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表明东海原甲藻可以产生大小不同的可促进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他感物质,且在100 ku~0.45μm范围含量较大。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促进作用在不同生长期作用强度不同,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消亡期,其次为平台期,指数生长期的藻液是3种藻液中促进作用最小的。  相似文献   
47.
利用传感器对水体叶绿素a 浓度进行原位测量是获取实时、连续、长时间序列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RBR 传感器和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ptics)传感器进行原理分析和线性度、稳定性、重复性等基本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利用单一藻种培养液和2020年南海北部海域现场数据校准传感器,并对新的传感器校准系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台传感器使用新系数比原出厂系数的叶绿素a 浓度测量准确度有明显提高。RBR 传感器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叶绿素a 标准值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从1.93 μg/L 减小到0.35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5.1%减小到10.9%;ECO 传感器藻液系数明显优于出厂系数和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从1.76 μg/L 减小到0.59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0.3%减小到15.1%。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提高,可为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等工作获取真实可靠数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8.
本文测定了一次培养实验和连续培养实验中三角褐指藻胞外产物的变化及其与汞的络合性能。28天的培养过程中测得胞外产物与汞的络合容量C_L为2.6×10~(-5)mol/dm~3;表观稳定常数K′为6.1×10~(10)。该结果解释了细胞培养过程中胞外有机物的释放对汞的解毒机理及对介质中汞形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49.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沟纹藻属(LiriogrammaKolbe)在我国是1个新记录的属。该属最先由Kolbe(1954)在西太平洋赤道区(2°52'S,89°50'W,水深3225m)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1种,订名L.petterssonii。之后,又在1955年从大西洋(0°7'N,18°12'E;0°8'N,16°19'E)和太平洋(6°44'N,129°28'W;2°52'S,89°5'W)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另1种,订名L.hustedtii。笔者在南海第四纪的一个柱状样,距今约120ka(晚更新世)至11ka(全新世)的沉积物里找到了迄今该属已记录的2个种。此外,还记录了新组合的种:Liriogrammasarcophagu(Wallich)nov.comb.  相似文献   
50.
首次报道了柔弱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tenella Li中的3个主要的西松烯二萜内酯;dihydroflexibilide(1),flexibilide(2)sinulariolide(3)的分离和体外抗肿瘤活性。这3个化合物都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