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制图区域内的地物状态是时间的函数,地物位置和属性的时空演化是地物状态的表征。根据地物位置和属性的时空变化,给出现势地物、消失地物和新生地物的定义。由于地图数据库是自动化制图的基础,维护数据库的现势性关系着地图的质量。论述地图数据的现势性检测,给出数据库的现势信息集、删除信息集和增补信息集的定义,对地图数据库更新给出数学表述。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高三地理教学为例,着重阐释了用新课程的视角重新审视地理双基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分析筛选地理主干知识的具体方法,以及地理学科读图的规范和技巧,并从完善认知层次、分析主导因素、注重知识内化、形成迁移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讲究科学表述等方面论述了高三地理的复习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3.
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法,对解放区由张思俊编写的《初级中学教科书地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此套教科书在内容编排方面,采用"总—分"编排方式;在内容选取方面,讴歌解放区,政治倾向鲜明,突出人文地理要素、关注解放区经济建设;图像系统方面,以地图和统计图表为主;作业系统方面,注重地理事象纵向比较,问题排列呈堆积式;助读系统方面,表现为注解、补充、附表和参考等形式。  相似文献   
24.
文科考生在解答地理综合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对问题的解答心中明白;但书面文字表述不够清楚、准确,有些答案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有些答案似是而非,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应该在平日训练学生答题时,全力做到“三清楚”,即“看清楚、想清楚、写清楚”。  相似文献   
25.
按照国务院"各开发区四至范围由国土资源部另行公布"的要求,根据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和面积(或规划审核确定面积减去非工业用地后的面积),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开发区四至范围文字表述和边界拐点坐标进行核对,内蒙古自治区宁城经济开发区等122个省级开发区在开发区四至范围图上标示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及按边界拐点坐标计算的开发区面积与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和规划审核确定的面积一致,并按要求设置了开发区界桩.  相似文献   
26.
按照国务院“各开发区四至范围由国土资源部另行公布”的要求,根据公告的开发区面积和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开发区四至范围文字表述和边界拐点坐标进行核对,28个国家级开发区在开发区四至范围图上标示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及按边界拐点坐标计算  相似文献   
27.
《国土资源通讯》2006,(11):61-78
按照国务院“各开发区四至范围由国土资源部另行公布”的要求,根据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和面积(或规划审核确定面积减去非工业用地后的面积),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开发区四至范围文字表述和边界拐点坐标进行核对,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等186个省级开发区在开发区四至范围图上标示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及按边界拐点坐标计算的开发区面积与规划审核确定的开发区边界形状和规划审核确定的面积一致,并按要求设置了开发区界桩。现将上述开发区四至范围予以公告,同时在国土资源部网站(www.mlr.gov.cn)公布开发区四至范围、界桩坐标点号及开发区边界形状图。  相似文献   
28.
英国社会经济学家巴特莱,发现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20%的顾客占据80%的商品销售额,20%的发话人占据了80%的电话费,等等。于是总结出“20%法则”,又称“巴特莱法则”。其含义可表述为:  相似文献   
29.
人居环境评价在城市规划政策研究中的工具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人居环境评价作为一种工具,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政策中具有三个层面的作用,一是表达,二是交流与合意,三是分析和决策。结合上述观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定位于空间表述,以交流与合意,分析和决策为目标的研究很少,因此限制了研究成果在政策中的深层次应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急需加强人居环境的价值化评价和政策效果的分析,使人居环境评价上升为更高级的研究工具,以便在政策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0.
住房制度改革背景下广州市居民居住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国家控制着住房的供应,人们没有选择住房的自由。改革后,家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满足其住房需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得以提高。择居自由度的增加意味着住房消费个体差异的扩大,居民住房偏好成为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住房市场化下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采取表述性偏好正交实验设计和联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处在改革前沿的广州市居民住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居民住房选择中,居住区位和小区特征比住房本身更重要;居住小区特征中,居民最关注住房所在区域,老城区越秀和东山和城市新中心天河区成为居民偏爱之地,但不同收入家庭区域偏好有所差异,高收入阶层明显偏好于新中心区天河区,而低收入阶层却更热衷于老城区;住房价格和居室朝向是重要影响因素,居民明显表现出对低价格住房和南向居室的偏好;除此之外,相对较重要的因素还有小区治安、交通和生活便利程度;而房屋类型、房屋布局和物业管理重要性相对较小,但高收入阶层明显比低收入阶层看重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