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888篇
海洋学   9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21.
西藏改则县托和平错地区展金组中发育一套早—中二叠世以玄武岩类为主、玄武安山岩次之、安山岩少量的海相火山岩组合。该火山岩中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的SiO2含量为44.43%~54.87%,TiO2含量多在4%以上,K2O+Na2O平均为4.57%,玄武岩类富K,玄武安山岩富Na。区内火山岩富集K、Ba、Th、Ta、Ce、P、Zr、Sm、Ti、Cr,亏损Rb、Nb、Hf、Sc,Y/Nb在0.322~0.499之间。综合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可将该火山岩归入碱性玄武岩系列。区内火山岩从基性到中性稀土元素总量基本没有变化,REE平均为402.31×10-6,LREE/HREE为8.17~12.69,为轻稀土强烈富集型,δEu为0.93~1.04,平均为0.99,无Eu异常,玄武岩的Th/Ta值多数大于1.6。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岩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冈瓦纳大陆北缘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22.
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与王屋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条—王屋山地区前寒武纪沉积建造、岩浆建造、构造形态的分析后,反演出中条裂谷的递进演化过程,认为王屋山地区在中条裂谷和区域地壳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极为有利的成矿条件:①形成多层含矿建造;②通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提供了丰富的矿源和成矿空间;③频繁的岩浆活动补充了矿质并提供了成矿热能;④剥离断层系统进一步提供了扩容空间;⑤以活化转移为主要机制的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对已形成的含矿建造(矿源层)进行改造。因此,王屋山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3.
Basalts interbedded with oil source rocks are discovered frequently in rift basins of eastern China, where CO2 is found in reservoirs around or within basalts, for example in the Binnan reservoir of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In the reservoirs, CO2 with heavy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δ13C>-10‰ PDB) is in most cases accounts for 40% of the total gas reserve, and is believed to have resulted from degassing of basaltic magma from the mantle. In their investigations of the Binnan reservoir,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 CO2 would result from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ource rocks and basalts. As the source rocks around basalts are rich in carbonate minerals, volcanic minerals, transition metals and organic matter, during their burial history some of the transition metals were catalyzed on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to hydrocarbons and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carbonate minerals into CO2, which was reproduced in thermal simulations of the source rocks with the transition metals (Ni and Co). This kind of CO2 accounts for 55%-85% of the total gas reserve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rmal simulation, and its δ13C values range from -11‰- -7.2‰ PDB, which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CO2 found in the Binnan reservoir. The co-generation of CO2 and hydrocarbon gases makes it possible their accumulation together in one trap. In other words, if the CO2 resulted directly from degassing of basaltic magma or was derived from the mantle, it could not be accumulated with hydrocarbon gases because it came into the basin much earlier tha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much earlier than trap formation. Therefore, the source rocks around basalts generated hydrocarbons and CO2 simultaneously through catalysis of Co and Ni transition metals, which is useful for the explanation of co-accumulation of hydrocarbon gases and CO2 in rift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124.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确定古地震存在的关键证据之一。拒马河流域野三坡地区雾迷山组中识别出2个软沉积物变形事件层,分别位于雾迷山组的底部、岩性段I的顶部。典型的变形构造有丘槽构造、水压破碎构造和液化脉构造。丘槽构造可进一步分成2类  相似文献   
125.
姬红星 《物探与化探》2007,31(3):218-220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本区火山岩由基性火山岩和中性火山岩组成,火山岩均属于钙碱性系列,二者均具有低钾、富钠的特点。这些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明显地表现为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陡倾,而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的特征。这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证明本区火山岩形成于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26.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之间在三叠纪时期俯冲碰撞所形成的超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127.
吴林  管树巍  冯兴强  任荣  张春宇 《岩石学报》2020,36(11):3427-3441
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南华系、震旦系广泛发育,是揭示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的重要地区之一,然而其研究程度低于华南、华北地区。早期认为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南华系、震旦系可划分为哈尔克山、柯坪、库鲁克塔格、铁克里克及塔克拉玛干等五个分区,由于各分区研究程度及资料之间的差异较大,且近期盆地内部钻井揭示越来越多,地层划分对比问题逐渐突出,传统分区方案面临诸多挑战。综合地质、地震等多学科资料认为,塔里木南华纪原型盆地基底、充填过程、分布统一具有南北分异的特征,区域地层格架剖面显示南华纪-震旦纪原型盆地分布于中央古隆起南北两侧,表现出北强南弱的不同地震反射特征。因此,本文以原型盆地中南、北分异的特征为原则进行地层分区,大致以现今中央隆起带南缘为界,分为北部地层分区和南部地层分区。北部可划分为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地层小区和西部阿克苏地层小区,其中阿克苏地层小区包括原方案中柯坪、塔克拉玛干北部、哈尔克山分区;南部初步划分出铁克里克地层小区,具体有待完善。震旦纪末期,受柯坪运动"大继承、小改造"的演化模式影响,北部地层分区广泛发育下寒武统烃源岩。因此,塔里木盆地及周缘新元古界分区新方案既符合南北不同的超大陆动力学背景,又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理论意义与勘探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28.
熊山岩体分布于福建政和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东部的闽中裂谷带中西部,岩性总体上属基性岩。浅部主要为细粒辉长岩、辉绿玢岩,深部出现粗粒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类。细粒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463.9±6.2) Ma,粗粒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465.7±6.1) Ma,表明熊山岩体的结晶年龄为465.7~463.9 Ma。样品在TAS图解中主要投影在辉长岩范围内。细粒辉长岩中稀土元素总量偏低,(La/Yb)_N为1.08,LREE/HREE比值为1.94;δEu为0.83,表现为较弱的负异常;δCe为0.92,基本无异常; LILE (K、Sr、Ba)含量较低,HFSE (U、Zr、Nb)和Ti表现为较弱的正异常。粗粒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中稀土元素总量中等,(La/Yb)_N为8.68和8.91,LREE/HREE比值为8.60和8.50,富集轻稀土元素;δEu为0.95和0.87,表现为较弱的负异常;δCe为0.96和0.99,无明显异常;样品中LILE (K、Rb、Ba、Sr)相对富集,HFSE (U、Th、Nb)、Ti和P亏损。根据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形成熊山岩体早期细粒辉长岩的岩浆来自于深部的地幔橄榄岩,而形成较晚期的粗粒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类的岩浆则来自于玄武质和榴辉岩熔体区。熊山岩体成岩时间早于大药坑金矿床形成时间,不是成矿岩体,但在后期成矿过程中可提供成矿物质,是金矿形成的"矿源岩"。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伊犁盆地石炭纪裂谷火山岩的地层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裂谷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了裂谷形成的区域动力学背景。认为裂谷期火山活动具幕式喷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演替,裂谷由初始裂陷的察布查尔-伊什基里克一带扩展到整个伊犁地块;裂谷的形成主要与中天山南北两侧古洋壳的相向俯冲所导致的地幔物质上涌、中上地壳的背向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0.
叶水泉 《矿床地质》1998,17(Z4):633-636
梅仙式铅锌矿床是在大陆裂谷环境下形成的,有明显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特征。矿化受震旦系龙北溪组绿片岩控制。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绿片岩原岩是一套含板内拉斑玄武岩的火山沉积建造。矿物组合和Zn/Pb比值有分带性。层状矿体下盘有脉状、网脉状矿化和蚀变带。矿石有特征的结构构造。硫以幔源为主,铅是幔壳混合成因,矿液以海水成因为主,可能有少量雨水、岩浆水等渗入,反映物质的多来源和成矿受多种地质事件的叠加改造。该类矿床可与火山岩容矿型的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类比,也可作为广义华南型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