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藻类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类中含有丰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具有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活性或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藻类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同时也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2.
氮,磷,维生素和微量金属对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的增殖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室内培养实验中观测了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Ehrenb对NO、NH和甘氨酸的需求。结果表明,硝酸盐的浓度从40到300μmol/dm3,氨盐浓度从50到150μmol/dm3,甘氨酸和谷氨酸混合液浓度从40到80μmol/dm3皆能较好地维持海洋原甲藻的增殖。磷酸盐起着磷源作用。在EDTA浓度为80μmol/dm3的培养液中,Fe3+的浓度从0,.5到1μmol/dm3,Mn2+从0到20μmol/dm3和Co2+从0.1到0.4μmol/dm3能促使海洋原甲藻的增殖。维生素效应试验表明:维生素B1是生长促进因子,而维生素B12和生物素在光和暗处皆未能促进海洋原甲藻的增殖。无机氮和磷的最小细胞额分别为0.74×10-12mol/细胞和0.045×10-12mol/细胞,其中磷比氮更能限制海洋原甲藻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3.
于 2 0 0 0— 2 0 0 1年采集了中国沿海 1 0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 ,研究了有毒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spp .)和链状裸甲藻 (Gymnodiniumcatenatum)孢囊的分布。结果表明 ,这两类孢囊几乎在所有采样点都检测到。链状裸甲藻孢囊虽分布广泛 ,但含量较低 ,在样品中的浓度和百分比含量分别为 0— 71 .1cysts/gDW和 0 %— 1 4.3%。亚历山大藻孢囊在大部分海域含量较低 ,而在PSP毒素中毒事件高发区和贝类PSP毒素高含量区的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却高密度、高频率地出现 ,最高密度为 366cysts/gDW。研究结果显示 ,大亚湾大鹏澳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高密度的亚历山大藻孢囊也许是该海域贝类体内冬季PSP毒素积累及高含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4.
囊甲藻属是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的一类发光甲藻。早在1872-1876年“挑战者号”航海调查(“Challenger”Expedition)中,Murray即建立了囊甲藻属,并注意到这些囊甲藻个体能产生明显的燐光,其后的调查也多次证明本属中的大部分种类都明显发光。截至目前,在世界上已记录囊甲藻12种、2变种和1变型(包括生活史还未完全了解的种类)的形态和分布。近十年来,对本属种类的亚显微构造、生活史和分类地位等也陆续作过一些研究,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澄清。 本文是根据1974年5-6月和1975年3-4月在我国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以网目边长为64微米的浮游植物网所采得的资料进行研究的,共报告囊甲藻属5种、1变种和1变型。截至目前,国内对本属尚无报道,本文中论及的种类都是我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5.
In the East China Sea(ECS), the succession of causative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blooms is a recurrent phenomenon during the spring, which changes from diatoms to dinoflagellates. Observations from space and in situ cruises captured this pattern of succession during spring of 2005. In this study, we coupled two biological models, which were developed previously for Skeletonema costatum and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into a circulation model tailored for the ECS. The coupled biophysical model was used to hindcast the blooms an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proposed in earlier studies that phosphate(PO4 3–) is the first-order decider of the succession. The coupled model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the hydrodynamics(as described in a companion paper by Sun et al.(1),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chlorophyll a(Chl a) concentration, and the species succession reasonably well.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surface Chl a distribution, we confirmed that the offshore boundaries of the blooms were confined by PO4 3–. In addition, we suggest that surface wind fields may modulate 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blooms. Thus, during the dispersal of blooms, surface winds coupled with PO4 3– may control the succession of blooms in the ECS. The proposed coupled model provides a benchmark to facilitate future improvements by including more size classes for organisms, multiple nutrient schemes, and addition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6.
过去几十年,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的发生频率、规模和面积不断增大, 对我国水产养殖业、渔业和近岸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威胁。 在引起有害藻华的众多原因中,藻华甲藻的特殊生活史策略,尤其是形成休眠孢囊,提供了一种关键的机理,因为孢囊的形成过程常伴随着基因重组从而增加了藻华藻的生态适应性;孢囊厚的囊壁增加了其对不利环境条件的耐受性;厚的囊壁使其免于病原体感染和捕食攻击;孢囊的适时萌发为藻华提供了“种源”;孢囊可通过自然或人为原因如船舶压舱水传播从而扩大了其地理分布。我们综述并讨论了甲藻生活史和孢囊研究的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甲藻生活史的复杂性和有关甲藻孢囊概念及归类的争议;2)沉积物中孢囊“作图(cyst mapping)”在藻华模型和预测(报)中的重要性以及孢囊分布/丰度与藻华规模耦合关系的复杂性和条件依赖性;3)孢囊形成和萌发的若干影响因子及其复杂性和可变性;和4)最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各种组学手段在甲藻生活史和孢囊研究中的部分应用,特别是植物激素在孢囊形成、萌发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在简要评述了国际、国内有关研究历史中的路标性成果后,最后强调了四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7.
学名是每个物种在国际上通用的唯一合法名称,且体现了物种的分类信息,如果使用有误会给学术交流和研究造成诸多不便,甚至造成混乱.为了促进中国海域浮游甲藻学名的规范使用,本文依据《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深圳法规》)的规则要求,以AlgaeBase藻类数据库中的有效拉丁名为基础,对当前国内较常用的中文海洋生物分类学...  相似文献   
158.
花管注浆在全充填采空区治理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规范采空区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杜绝因设计方案导致的治理质量隐患,结合《高速公路采空区(空洞)勘察设计与施工治理手册》,通过对各采空区治理工程试验段试验、检测统计分析,提出全充填压力注浆法设计、施工优化改进技术方案——浆液正循环花管注浆法。此法可完全消除冒落带和裂隙带通道堵塞、钻孔主通道封闭现象,彻底解决传统裸孔注浆法经常出现的注浆表观终止假象;可高压直接作用孔底和孔壁,有效突破煤柱边缘孔底通道;可完全解决注浆孔因堵塞、封闭等原因造成的报废事故,节约投资;提高浆液的充填率和结石率,能够安全有效保证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9.
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与营养盐结构有关,不同形态氮可能会影响优势种生长从而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本文针对莱州湾硅藻向甲藻潜在的种群演替问题,通过船基围隔生态系现场氮加富培养实验,研究NO3-N、NH4-N、陆源有机氮(DONts)和藻源有机氮(DONss)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O3-N、NH4-N和DONts加富培养条件下,舟形藻(Navicula spp.,优势度60.4%)、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m,56.6%)和密连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57.4%)等硅藻是优势种,在DONss加富培养条件下,春膝沟藻(Gonyaulax verior,60.2%)等甲藻为优势种,说明硅藻主要吸收无机态营养盐成为优势种,而甲藻能够吸收DON成为优势藻。动力学过程分析发现,春膝沟藻(G.verior)等甲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DONss,而DONts可能是通过矿化转化为无机氮,再被密连角毛藻(C.densus)等硅藻吸收与利用。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对硅藻向甲藻演替的营养盐动力学控制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0.
胡剑  徐仁新 《天文学进展》2002,20(2):158-166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裸奇星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包括裸奇异星表面的电学性质和辐射机制,夸克表面存在的一些可能天体物理后果(如射电脉冲星的漂移子脉冲现象和软γ射线重复源的超Eddington辐射现象)等。这些研究结果对从天文观测上区分中子星和奇异星、证认奇异星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