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主持,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黄宗国主编的《厦门湾物种多样性》正式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的继续和深入,它总结了自达尔文时代至今100多来在厦门湾所记录的物种5713种。每个种含中文名、拉丁文学名、定者、同种异名、英文名、闽南俗称,在厦门湾的分椎,文献号及图号,并列出各类参考文献、属名和中译属名索引。  相似文献   

2.
朱瑾 《海洋世界》2007,(3):46-49
我国海域辽阔,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在6000余种脊椎动物中,水生野生动物占70%左右。针对一些珍稀物种资源的濒危现状,我国政府曾于1989年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对300多种(类)陆生动物及80多种(类)水生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其中,一级水生保护物种13种(类),二级保护物种67种(类)。1996年,鉴于资源情况发生了变化,有关部门对上述名录进行了增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水生保护物种的数量增加到162种(类),其中一类保护物种44种(类),二类保护物种118种(类),新名录有待有关部门批准后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3.
浙南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时空分布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南地区布设10条断面开展春秋航次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调查, 重点对大型底栖藻类的时空分布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藻类61种, 其中包括绿藻门8种, 褐藻门16种, 红藻门36种, 蓝藻门1种, 区系特征明显, 大型底栖藻类的季节演替也非常明显, 春季的物种数(53种)明显高于秋季(25种), 而两个季节都出现的物种只有17种.浙南大型底栖藻类平均生物量为540.16g·m-2, 春季(722.18g·m-2)明显高于秋季(358.14g·m-2);从垂直分布来看, 秋季与春季各断面生物量也并不相同, 秋季低潮区739.45g·m-2>中潮区334.95g·m-2>高潮区0g·m-2;春季中潮区1 943.30g·m-2>低潮区965.03 g·m-2>高潮区290.41g·m-2.从物种优势度可以看出, 两个季节的主要优势种有相同之处, 但它们在群落的功能地位上随着季节有着较大的变化, 如春季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Mert.) O. Kuntze是第1优势种, 而秋季却成第2优势种.Shannon-Winner指数(H')、Margalef 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 的平均值秋季分别为1.38±0.66、0.70±0.38、0.93±0.41,春季分别为1.65±1.09、1.07±0.63、0.80±0.38.各断面多样性相差较大, 这与浙南各断面的大型底栖藻类的稳定和复杂性有很大关系, 这一点从群落结构聚类分析也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李虎 《海洋世界》2009,(11):41-45
100多年来,进化论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和中国社会。《物种起源》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列入各种必读书单,它的《导言》被收入了中学课本。1859年11月24日出版的《物种起源》第一版,反映了达尔文最原初性的思想,并且简洁、好读。在中国已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译本都是根据该书的第六版(1872年版)翻译成的。在体现了达尔文的主体思想之外,也体现了该书第一版发表以后,达尔文派进行的一些论战。  相似文献   

5.
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每年获得大量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其中生物种类名记录存在书写不规范、格式不统一、同物异名、学名和中文名缺失、拼写错误等情况,对数据的质量和使用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对这些分类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构建质控数据库.以2011、2012年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实测生物分类数据为原始分类数据,以《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海洋生物分类代码》、《中国海洋生物名录》中的物种数据为标准生物名称,采用计算机程序匹配与人工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原始分类数据与标准生物名称的对应关系,完成匹配分类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并入库,形成质控数据库.基于质控数据库,结合质量控制程序,使得需要进行质控的生物名数据与质控数据库中"实测中文名"或"实测学名"相匹配,返回质控数据库中的"标准中文名"、"标准学名"、"标准类群"的值以及"记录处理",并作为新增列插入到原数据中,从而实现对分类数据的一站式批量质控.基于质控数据库的生物名质控方法为生物分类数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药用生物濒危珍稀物种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对中国海洋药用生物濒危珍稀物种及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海洋药用生物及具有药用开发价值的海洋生物物种被列入濒危或保护物种的达235种,濒危比率达14.0%.极危物种9种,濒危物种112种,易危物种88种,近危物种5种,珍稀物种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4种.过度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恶化是造成海洋野生药用生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海洋药用生物物种多样性和遏制资源衰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和消亡以及环境的变化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通过胶州湾生态模型的研究定义和量化多维生态位。并应用多维生态位定量化展示了物种之间的团结、吸引和竞争、排斥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环境作用下,物种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为研究物种生存和消亡、环境变化和物种进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9,(11):6-6
美国《时代》10月25日报道,赤蠵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但加沙渔民打捞到赤蠵龟后,却高兴地将它们带回家吃掉。近来,一些环保人士被迫前往加沙水域保护濒危海洋动物。加沙渔民和当地海洋官员称,在以色列封锁下,加沙人的生活已经陷入绝望,珍稀物种已经开始沦为饥饿人类的果腹食物。  相似文献   

9.
莫知 《海洋世界》2009,(11):32-40
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全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物种起源论》,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这是一本科学著作当中的经典,被看作是进化生物学的奠基之作。在1872年出版第6版的时候,书名被简化为《物种起源》。达尔文通过这本著作介绍了生物种群经过一个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而发生世代演化的理论,并在书中列举出了生命以分支进化和种系遗传的形式产生分异的大量例证,  相似文献   

10.
南海常见硬骨鱼类COⅠ条码序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南海硬骨鱼类40个物种89个样本的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OⅠ)约660bp的部分序列,即COⅠ条码序列。综合比较了《中国鱼类系统检索》、《海洋鱼类志》、FishBase鱼类形态学分类库、ITIS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和生物条码系统(The 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BOLD)的相应形态学与DNA序列资料,在揭示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必要性基础上,探讨了COⅠ条码序列在硬骨鱼类辅助物种鉴别和适用性,并对运用该条码序列库完善我国鱼类检索系统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初步摸索。结果表明,COⅠ条码序列获取便捷,广泛适用硬骨鱼类物种鉴别,并可用于低级分类阶元的系统进化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为分子生物学辅助分类、市场监督、资源有序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物种中文名,即物种学名的中文译名,在生物专业领域和科学普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对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名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拟定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现有海洋浮游甲藻的中文名比较混乱,甚至很多属缺少中文译名,不利于国内同行科研交流、管理部门决策处置及科普宣传等。本文以AlgaeBase藻类数据库中收录的海洋浮游甲藻的有效拉丁名为基础,系统梳理了中文浮游植物文献书籍中的海洋浮游甲藻中文属名,参照已报道的中文拟名规则,通过溯源考证、参考形态学特征等方式规范了部分浮游甲藻的中文属名。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甲藻共计152个属,其中有77个属有唯一的中文名报道,且被广泛应用,予以保留;有12个属有两个及以上的中文名,且使用比较混乱,结合文献及这些属的形态特征,为之拟定了比较合理的中文名;有63个属暂无中文名,依据其建立时的文献资料,详细考证其拉丁属名的来源、原始含义及其形态特征描述,为其拟定了较为合理的中文属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球海草的中文命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草(seagrass)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以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高等被子植物。全球已知海草的种类有70余种,隶属6科13属;中国现有海草22种,隶属4科10属。2014年11月"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The 11th International Seagrass Biology Workshop)在三亚召开时,国内海草研究专家共同探讨了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并进行了统一命名。然而,国内中文文章在引用非中国海草种类时,同一种海草的中文名称不一致,或者同一属不同的物种以一样的中文名出现,或者用属中文名后接拉丁文方式表达。同时,国外海草的中文名也多以"藻"来命名,容易引起混淆。因此,有必要在中国海草"藻"名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全球其他海草的中文命名,以利于国内海草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区常见浮游植物种名更改初步意见   总被引:72,自引:7,他引:72  
孙军  刘东艳 《海洋与湖沼》2002,33(3):271-286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海区海洋浮游植物的名称。参照有关文献 ,对硅藻门 37属 1 35种 (包含变种和变型 )、甲藻门 1 6属 60种 (包含变种和变型 )、金藻门 1属 1种和隐藻门 1属 1种的名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正。对于个别的种类进行了属的迁移和种的联合。  相似文献   

14.
邢亦谦  邢军武 《海洋科学》2019,43(5):97-102
以纠正碱蓬属Suaeda盐生植物研究中广泛存在的分类错误为目的,针对碱蓬属研究中因缺乏正确的种属鉴定与使用错误种名等导致无法确定研究对象是何植物,使研究结果丧失确定性和科学价值的问题,通过对相关错误文献的梳理,对包括《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在内的有关碱蓬属植物研究文献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有关碱蓬属植物研究中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以及中文名与拉丁名错乱等问题并予以纠正。对提高碱蓬属植物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潘玉龙  李瑞香  李艳  孙萍 《海洋通报》2012,31(2):207-213
通过研究在中国近海海域鉴定出25种裸甲藻,但发现其中许多种的中文名在国内文献中不统一,不规范,有些甚至曲解了有效拉丁名的原意。该研究对中文名使用不规范、争议较多或者在国内尚未报道过的共13种裸甲藻的发现历史,拉丁属名与种名的确立以及修定过程做出描述,结合有效拉丁名的中文释义和物种的形态特征,按照具体的中文名修订与命名原则,给出一个科学的、能准确表明其分类地位的中文种名。另外12种裸甲藻的中文名在国内的使用相对准确且较统一,最后将25种中国近海裸甲藻的有效拉丁名以及中文名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草(Seagrasses)是地球上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是由陆地植物演化到适应海洋环境的高等植物。然而,高等植物海草在中国经常被冠以低等植物"藻"的名称。中国海草现有22种,隶属于4科10属,其中科名、属名和种名分别有3科、7属和16种是以"藻"命名的,易让人们把海草误以为是海藻(Seaweed),造成混乱,同时给中国海草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带来不利影响。值此"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The 11th International Seagrass Biology Workshop)首次在中国举行之际,国内众多的海草研究专家得以共聚,有机会共同探讨中国海草的"藻"名更改。经过研讨,专家们形成一致意见,建议将这些被命名为"藻"的海草统一命名为"草",以期促进我国海草研究与保护的全面推进。随着未来中国海草种类与分布的深入调查,以后新发现的海草种类名称建议也统一命名为"草"名。  相似文献   

17.
近35年来,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在大亚湾潮下带和潮间带进行了软体动物群落生态、种群生态和污染生态研究,揭示了不同生境软体动物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为渔业生产和生态评估提供了基础资料。但早期有关文献难觅、信息不畅,导致软体动物分类存在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现象,一些中文学名和拉丁文学名张冠李戴,历史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等。作者提出了几点研究展望:(1)加强软体动物分类基础研究和科普宣传;(2)建立软体动物群落生态大数据式研究规则;(3)建立软体动物数据库;(4)人工智能及其他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本文可为科技工作者制订较完善的研究计划以及获得更精准的研究结果提供参考,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Planktonic mix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dinoflagellates are ubiquitous protists and often abundant in marine environments. Recently many phototrophic dinoflagellate species have been revealed to be mixotrophic organisms and also it is suggested that most dinoflagellates may be mixotrophic or heterotrophic protists. The mix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dinoflagellates are able to feed on diverse prey items including bacteria, picoeukaryotes, nanoflagellates, diatoms, other dinoflagellates, heterotrophic protists, and metazoans due to their diverse feeding mechanisms. In turn they are ingested by many kinds of predators. Thus, the roles of the dinoflagellates in marine planktonic food webs are very diverse. The present paper reviewed the kind of prey which mix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dinoflagellates are able to feed on, feeding mechanisms, growth and ingestion rates of dinoflagellates, grazing impact by dinoflagellate predators on natural prey populations, predators on dinoflagellates, and red tides dominated by dinoflagellates.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we suggested a new marine planktonic food web focusing on mix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dinoflagellates and provided an insight on the roles of dinoflagellates in the food web.  相似文献   

19.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illeporidae in this paper four designs are given as follows:(1)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the studied materials, the computer can present a rapid way to help in identifying specimens and to answer the tpecies name at well at its synonyms.(2) The user can take the second design, if asking for synonyms, numbers and a check of the synonyms are shown on the Video Display of the micromputer.(3)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a certain specics, you can take the third design, that is, input a valid species name an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will be output automatically.(4) When asking for a valid or an invalid species of Millepora, you caa sclect the fourth design, i.e. input its Latin name and the computer will answer "it is a valid species" or "it is an invalid species and the synonym of a certain valid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