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21.
蒋丰 《河南地质》2008,(1):36-37
1938年,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只身一人从陕西省的西安向北走进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西安到陕北途中,正好穿过中国黄土高原最为典型的地区。面对眼前遍地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奇特地形景观,斯诺先生感到困惑不解。后来,他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这是一片多么可怕的地方,简直就是"疯神"捏就的土地!  相似文献   
322.
《化工矿产地质》2008,30(1):F0004
<正>2008年2月28日~3月3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2008年度地质工作会议在西安隆重召开。会上局长韩豫川同志做了以《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推进化工地质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  相似文献   
323.
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西安市为例,运用GIS、Geoda等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西安市人口空间布局与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圈层差异较大,"东北-西南"轴向扩张特征明显.户籍人口的郊区化和外来人口的局部集聚同时存在.(2)西安市人口局部空间集聚造成"空间马太效应"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常住人口、外来人口的高密度集聚中心,东西两侧的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3)园区开发、大学城建设、行政中心迁移、老工业区转型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等因素共同推动了西安市人口布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324.
本文论述了西安503厂微波收发信机监控系统的改进原因,改进措施。由人工监控系统改进为单片机自动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325.
本文将辩证思维方法运用于西安地裂缝研究中,阐述了西安地裂缝的时空观和间隙性,指出地裂缝的活动和地震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也不足以抑制一次大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6.
该书是1992年10月19—24日在西安召开的“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地质学术讨论会”的会议论文集,由赵重远等编辑,42篇论文共分九个部分。  相似文献   
327.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36(3):F000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多年来从事电磁法勘探技术的研究与工程施工。近年来,以煤炭行业为基础,在石油,冶金,水利,电力,公路,铁路及建筑等多个行业共计承担了300多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及油气勘探等方面的地面电磁法研究和勘探任务,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赢得了客户良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328.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36(1):F0004-F0004
矿井瓦斯地质是地质所长达50多年研究历史的专业之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近年承担的课题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究专题“典型高突矿井瓦斯成因及赋存状态研究”等。  相似文献   
32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工程地质研究所(陕西罗克岩土工程公司)是专门从事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测的实体。尤其在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孔的设计与施工、各类岩土体边坡和露天矿高边坡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勘察与防治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30.
我国工程测量项目的数据成果一般统一在西安80坐标框架下,GPS以其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在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新增地物补测等有着重要应用,即涉及到不同空间域WGS-84坐标与西安80坐标的转换。本文通过大区域测区与小区域测区的坐标转换实例,对比不同空间域坐标转换方法的选择、公共点数量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得出在大区域坐标转换中,应采用七参数法且合理选择较多数量的公共点;在小区域坐标转换中,采用四参数法进行坐标转换优于七参数法,且公共点数量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