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蒋立 《吉林气象》2010,(2):42-44
现代化气象业务要求高质量的网络传输,对网络传输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是网络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实际意义重于事后的补救手段。自动化、模块化的高时效的监测网络报文传输监控系统是实现网络报文传输情况监控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吉林省气象信息传输质量发布系统中的一部分(自动站传输质量发布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与功能实现,及主要的设计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222.
浅谈区域气象观测网建设及管理维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开始广西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区域自动站的建设,以解决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监测问题。中国气象局在2008年启动的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工程,地面气象观测部分的建设,是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气象部门的区域自动监测网已初步建成,利用GPRS和国家主骨干网实时收集资料,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是充分发挥区域气象观测网作用的主要环节也是难点,调研各地的区域自动站网存在的问题,在建设和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对各地的相关业务的良性运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3.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总被引:77,自引:31,他引:4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技术为主,辅之以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和人卫激光测距(SL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它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具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网络的科学目标以地震预测预报为主,兼顾大地测量等其他需要。该工程1997年开始建设,2000年12月全面完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4.
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优化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5.
地震科学的发展对地震观测技术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研制高灵敏度、宽频带、大动态范围的地震仪以及在降低环境对地震观测的不良影响,大区域地震观测网方面的一些动态。  相似文献   
226.
海底观测网电力系统供电海缆易发生绝缘故障,由于其在海底极端环境下运行,实现高精度的电缆故障定位,对于降低其维修成本至关重要。基于海底观测网电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的电气测量参数,本文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的供电海缆高阻故障定位方法,先使用PCA进行数据降维,再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LSTM网络进行训练,捕获多源数据的时间特征,挖掘电力系统故障特征与电气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海缆故障精确定位。通过在海底观测网原型系统上的实验证明,该方法经K折交叉验证方法(K-fold Cross Validation, K-CV)验证,准确率可达91%左右,故障定位误差约为0.4 km。  相似文献   
227.
应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及形变场的观点,结合辽宁省地下流体地震前兆观测30多年的资料,重点介绍了近20年辽宁省地下流体观测网的发展过程及其映震规律。  相似文献   
228.
MODIS遥感中国近海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TERRA/MODIS)的一级数据和相应的辅助数据,利用MODIS/ARIS预处理软件包(IMAPP)中的气溶胶软件反演得到中国近海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与AERONET太阳光度计的反演结果作对比分析,验证了此反演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2002年10-11月中国近海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指数(表征粒子谱宽度)的变化特征,进一步结合气块后向轨迹分析和地理环境背景场信息讨论了卫星反演气溶胶光学参量的适用范围和误差来源,结果表明:IMAPP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东海和日本以南等广阔海域与气溶胶地基观测网(AERONET)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在渤海和黄海近海岸一带反演值偏高,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存在二类水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9.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水平位移向量时间序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顾国华  张晶  王武星 《地震》2003,23(2):39-47
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1998年9月初至2002年6月底GPS连续观测结果,结合各基准站的水平位移的分量时间序列,试图利用空间上更直观、更清晰的水平位移向量方法进一步说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网水平位移测量精度、水平方向点位稳定性及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前后的地壳水平运动时空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30.
本文叙述了杭州市区的水文、地质概况和历年来发生的地面沉降状况以及国内、外现代化城市建立地面沉降状况以及国内、外现代化城市建立地面沉降观测、研究的简况。从而进一步说明建立地面沉降观测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提出了建立杭州市地面沉降观测网的构思,从技术、措施、经济等方面较为全面地阐明了建网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