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83篇
大气科学   1263篇
地球物理   337篇
地质学   456篇
海洋学   20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气运动非平衡强迫与“98·7”突发性特大暴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常规气象和卫星资料,对1998年7月21日发生在武汉附近地区的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引发本次突发性特大暴雨的系统是一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2)该中-β尺度暴雨系统在对流层高低层没有独立的负、正涡度大值中心区与之对应,辐合层并不十分深厚(低于500hPa),且气流散合强度(10-4s-1)较旋转强度(10-5s-1)大一个量级(D>>ζ).(3)在暴雨发生前10余小时,大气运动已处于较强的非平衡状态,且越临近暴雨发生,U<0的非平衡性越强;而在暴雨达到强盛期后,大气运动即由U<0的非平衡态转为U>0的非平衡态.(4)对流层低层大气运动非平衡动力强迫与200hPa等压面上的中-β尺度强辐散是本例暴雨和中-β尺度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浙中北地区2001年梅汛期最后一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和主要影响系统的演变,特别是副热带高压加强稳定与西风带冷槽的二次发展形成相峙的特征和在狭窄区域内暴雨带持续的原因,并利用MM5对暴雨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提出一些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和物理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3.
孙伟 《陕西气象》2003,(2):12-15
根据突发性暴雨的定义,选择陕西1987-05-31的一次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通过对涡度、散度、位势稳定度、水汽通量等的分析,可知:涡度和散度场的形势,有利于降雨的产生,暴雨发生前,位势不稳定度很强,在暴雨即将发生或发生的过程中,各层水汽输送明显增强。涡度、散度、稳定度、水汽输送等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促使了这次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4.
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本文提出了基于“能量—损伤”原理,综合利用小波包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框架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在结构损伤诊断中,时域信号经小波分析后其缺损特征会更加明显,把分布在不同频带的结点能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能够很好地反映结构缺损特征。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提出的基准结构为例,阐述了结构损伤的发生、位置和程度诊断过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探讨了比值参数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根据工程实例说明比值参数在压制局部干扰和邻近异常分离中有良好效果;将比值参数断面与电阻率反演断面比较研究,能取得较好的异常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46.
海南岛中低纬冷暖系统相互作用下的非台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3年~2002年共10年的天气资料分析发现,在海南,中纬度的冷空气与低纬度在南海上活动的低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秋季产生非台暴雨的非常重要的环流形势;同时发现,低空急流的存在与暴雨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并且对2000年10月13日~15日的暴雨过程利用T106物理量场诊断分析,说明暴雨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冯霞  程麟生 《气象》1997,23(3):8-14
1993年5月4—6日(“93.5”)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极具破坏力的“黑风暴”。为了诊断这次黑风暴发展期的热量和水汽收支,使用了具有高分辨PBL参数化及40km细网络的MM4对该例控制模拟的输出资料和热量与水汽收支方程。对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的诊断结果指出,Q1的垂直积分在黑风暴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呈现一条显著的加热带和冷却带。在黑风暴区,Q1和Q2的区域平均垂直廓线揭示,黑风暴的Q1加热主要发生在对流层的上部,而其中部加热主要出现在发展初期;与Q1相应,Q2在低空和中空分别发生明显的增湿变冷和变干加热。这些结果不仅与因黑风暴过程而观测到的强剧强降温率一致,而且也为改进和发展用于模拟和预报黑风暴的中尺度数值模式提供了一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48.
介介绍了(1)用T63数值预报产品对河南省省6-8月区域性暴雨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2)用人工智能研制的河南省6-8月分片大-暴雨短短期自动化预报系统与用T6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预测误差平方和最不上准则两种选取回归自变量的方法,建立处分片预报方程的综合判别预报。(3)在1995,1996年7-8月业务预报中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CT及MRI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征象分别进行了描述,并重点对各种不同的影响检查做了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50.
本文首先探讨了四川盆地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EOF展开第二特征向量分量与四川盆地6~8月区域平均降水量的一致性,然后从物理概念出发,提出了极锋锋区位势高度距平累加值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可作为一个因子引入短期气候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