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347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大鹏湾南澳养殖水域的氮,磷含量特征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杨美兰  钟彦 《热带海洋》1998,17(2):74-80
通过1995年4月至1996年1月间对大鹏湾南澳水域网箱养殖区、非养殖区、某养殖场进出水口处理水营养盐(NH4-N,NO3-N,NO2-N,PO4-P)的含量检测,分析了其含量水平、平面与垂直含量分布、含量季节变化以及海水氮磷比值(N/P)和海水营养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82.
83.
水域上进行瞬变电磁测深方法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根显 《物探与化探》1999,23(6):467-469,473
介绍瞬变电磁法在水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这种方法在水域工程勘察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
象山港水交换数值研究 Ⅱ.模型应用和水交换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使用水平二维对流-扩散型水交换模式模拟研究了象山港的水交换,对不同区域的水交换控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象山港水交换状况与其控制机制的区域性变化很大。牛鼻水道至佛渡水道是一个潮流较强的潮通道;90%水交换周期为5天左右。象山港狭湾内水交换周期较长,湾顶处90%水交换的周期约为80天左右。  相似文献   
85.
象山港水交换数值研究──Ⅰ.对流-扩散型的水交换模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溶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作为湾内水的示踪剂,建立了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数值模型使用参数化的方法把重力环流和潮振荡的垂向剪切作用的水平混合效应包纳在水平二维的示踪剂对流-扩散方程中。在空间网距较小时,模型的稳定性和守恒性均可满足海湾水交换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说明,潮波传播中的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也起着重要的放大作用二平流效应在绝大部分区域中抑制了M4分潮的发展,只有在佛渡水道中一些岛屿周围极小区域内对M4分潮有增强作用.潮滩在湾内对M4分潮的影响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87.
渤海水域初级生产力10年间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88.
珠江工口以东近海水域污损生物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86年5月至1987年6月期间,在珠江口以东近海水域,距岸分别为15.7和71.7km、水深27和71km两处布设Z1和Z2两个浮标调查站,以研究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组成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相对近岸的Z1站,各水层的污损生物均以无柄蔓足类、海葵和双壳类及多毛类等华南沿岸海区常见种类为主,其中网纹藤壶占绝对优势;而远岸的Z2站,则主要是有柄蔓足类和水螅,且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远远低于Z1站.  相似文献   
89.
象山港潮坡响应和变形研究:II.象山港潮波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表明,潮波传播中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上重要的放大作用,平流效应在绝大部分区域中抑制了M4分潮的发展,只有佛渡水道中一些岛屿周围极小区域内对M4分潮有增强作用,潮滩在湾内对M4分潮的影响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90.
根据 1982~1983 年和 1992~1993 年对渤海水域生产力调查资料的分析对比,探讨了渤海水域浮游植物现存量(叶绿素 a)及其初级生产力 10a 间的变化, 发现叶绿素 a 由105m g/m 3 减少到 061m g/m 3 ,初级生产力由 312m g/m 2d 下降到 216m g/m 2d,下降的幅度大约为(30~40)×10- 2 .但叶绿素 a 与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