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759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1.
书海拾贝     
海底观测系统陈鹰,杨灿军,陶春辉,等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对海底观测系统的技术内涵展开研究,分别探讨了海底观测站、海底观测链和海底观测网络的定义和基本组成。讨论了海底观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如通信技术、观测技术、接驳技术等,同时对海底观测网络的相关技术,如基站技术、  相似文献   
112.
中国海岸带分布规律及其海部要素变化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海岸带图测绘完成后,海部要素的变化是导致海岸带图使用价值降低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国海岸的组成物质将其归纳为淤泥质海岸、沙砾质海岸、基岩海岸、红树海岸和珊瑚海岸,并归纳总结了每一种海岸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海岸线、干出滩以及近海水深等海部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海岸要素变化的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海部要素实质性变化的检测统计方法,对提高海岸带图测绘效率、缩短成图周期、确定更新周期和制定更新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3.
中国海岸带专用地图投影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图投影是各类海岸带信息的空间定位框架要素之一。通过对目前我国海岸带常用的各种地图投影现状分析,设计并实现全国海岸带专用投影———斜轴等角圆锥投影,该投影不仅使得整个中国海岸带实现无缝的一体化表达,而且使变形达到最小。文中详细阐述该投影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理,并将结果与其他各种海岸带投影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4.
孙清 《海洋信息》1994,(7):26-26
1993年11月,国际海岸带管理大会在荷兰的诺得维基市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及23个民间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是“世界21世纪议程”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其宗旨是评价沿海国家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需求程度并推进海岸带管理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15.
基于InVEST模型的辽宁省海岸带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研究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碳储量的影响,对于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省海岸带地区为例,分析了1995—2018年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估算了1995—2018年区域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6.
李磊  黄垒  胡云壮  刘培  王福 《中国地质》2019,46(S2):9-20
全国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数据集为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程的数据成果,按照陆海统筹的总体思路设计,重点实现海陆调查专业学科全覆盖,技术方法手段全覆盖。数据内容主要包括野外综合调查、野外综合施工、野外动态监测、样品测试4大类,共计数据表130个,数据177 592条。其中野外综合调查类包含9个数据表,9 006条数据;野外综合施工类包含68个数据表,89 551条数据;野外动态监测类包含28个数据表,12 305条数据;样品测试类包含25个数据表,66 730条数据。本数据集为海岸带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高效精准的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17.
牛冲 《海洋测绘》2021,(6):36-39
为了探究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实时动态相对定位(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real time kinematic,CORS-RTK)无验潮技术在海岸带水下地形测量精度问题,以单波束测深数据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主测线与检查线交叉点误差以及有验潮和无验潮重合点误差两种方式,对基于CORS-RTK无验潮的海岸带水下地形测量数据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RS-RTK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获取的测深点数据不符值比例为2.82%,说明CORS-RTK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无验潮与验潮站相比,高程互差波动在-0.12~0.32m之间,平均值为0.11m,且偏差在0.2m以内的测深点占总样本的93.40%,说明有验潮与无验潮两种水下地形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CORS-RTK无验潮技术在海岸带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海洋世界》2021,(1):82-87
海岸带是入类活动聚集和入口定居的热点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随着气候变化而日益加剧的海岸带灾害和海平面上升严重威睡着沿海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将带你了解海岸带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磕、牡蛎礁、盐沼湿地和海草床)抵御和减缓海岸带灾害的作用,并将重点解读: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如何提升海岸带韧性。  相似文献   
119.
利用遥感影像和GIS技术相结合获取福建省1995、2001、2010、2017年共4期海岸线的时空分布情况,并结合网格法计算各时期海岸线的分形维数,结合获取数据分析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海岸线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5—2017年福建省海岸线长度呈持续增加趋势,共增加388.99 km。从时间方面来看,2010年之后海岸线长度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其中2010—2017年是海岸线长度变化最显著的时期;从区域上来看,以宁德和莆田岸线变化最强烈,其他地市相对较稳定。1995—2017年研究区海岸线分形维数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宁德、福州、泉州分形维数变化比其他地市要复杂。研究区历史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数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对各地市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数变化统计分析表明,总体来看局部海岸线长度的增加或减小会导致整体海岸线分形维数增大或减小,且呈正比例变化。对1995—2017年研究区各时段海岸线变化对应的面积汇总情况来看,人类活动是影响研究区海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与人类活动相比,自然变化如河口淤积与侵蚀等对海岸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0.
环渤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渤海海岸带是人-地相互作用的强烈地区,土地利用是人-地作用的重要方式,并通过格局变化体现。文章利用2000年和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利用GIS软件平台,对环渤海海岸带及所属的38个县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省际和距海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1)地类面积在省(市)际间分布不均衡,其中林地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草地集中分布在山东省,河北省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天津市水域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比重大,耕地在三省一市分布较均衡,且为区域基质地类;(2)地类面积按照距离海岸线由近到远的次序,分布有差异。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距海岸线15 km区域内,林地占比随离海岸线距离增加逐渐提高,未利用地和水域占比逐渐降低,其他地类无明显变化;(3)从地类转移情况看,在2000—2010年期间,地类呈现由草地—耕地—建设用地的转移路径;其中在15 km范围内,水域和耕地成为建设用地的主要转入源;在其他范围转入源以耕地为主;(4)从空间热点上看,渤海湾的天津地区是建设用地增加热点地区,而莱州湾西部是耕地增加热点地区;(5)环渤海海岸线不断向海洋延伸,其中渤海湾延伸最大,其次为莱州湾东南部和辽东湾的东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