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2篇
海洋学   10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近22年来象山港海域水环境变化趋势及R/S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CODMn、DIN、PO4-P作为反映象山港海域水环境状况的主要环境参数,建立22 a来(1984—2005)象山港海域CODMn、DIN和PO4-P年平均浓度的时间序列,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法3种趋势分析方法,统计检验了其变化趋势,并用重标极差分析法(R/S分析法),预测了在当前情景下象山港海域未来各项水环境参数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近22 a来象山港海域CODMn年平均浓度则呈降低的趋势,而DIN和PO4-P的年平均浓度则呈增加的趋势,CODMn降低比DIN和PO4-P增加更明显;根据R/S预测分析,未来象山港海域CODMn的降低趋势可能会出现逆转,呈现升高的趋势,而DIN和PO4-P可能仍将保持逐渐升高的趋势,N:P比值将会进一步扩大,N和P的比例失调状况会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92.
象山港2013年夏季浮游细菌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湾水域生态系统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浮游细菌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模式和动态变化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港湾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以宁波象山港这一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代表性港湾为对象,研究了其夏季表层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象山港各海区的浮游细菌α-多样性及均匀度总体上无显著差异。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基本按海区聚类,海区间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分析相隔15天的两个航次的样品后发现,每个海区的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均呈明显的时间演替。盐度、温度及营养盐是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四个分别来自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OCS155、SAR11及α-变形菌纲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是造成海区间细菌群落差异的主要贡献类群。部分海区中,两个航次的样品存在相似功能潜力的标志性类群,可能是浮游细菌对海区水质长期响应的结果。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象山港夏季表层浮游细菌群落分布及其对港湾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为评估港湾环境扰动的微生态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3.
象山港水体的磷酸盐及其对赤潮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年5月和2017年10月在象山港海域的调查结果,研究了象山港磷酸盐的来源、分布和消耗。磷酸盐浓度在两次的调查中均呈现由港顶向湾口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港顶区有较高浓度磷酸盐的输入,可能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海水养殖。磷酸盐、硝酸盐和盐度在象山港外湾的分布特征说明长江和钱塘江是外湾水体磷酸盐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磷酸盐、硝酸盐和盐度在牛鼻山水道和佛渡水道的差异分布说明,陆地径流可能经由佛渡水道向象山港贡献了一部分的磷酸盐。内湾水体的磷酸盐分布受控于内外湾水体混合和浮游植物的同化作用,磷酸盐在水体停留时间较长的内湾发生了明显的消耗,相比于保守混合模型的估算值,磷酸盐在象山港内湾中的净消耗比例在2012年5月和2017年10月分别约为20%和9%。2017年秋季观测到的磷酸盐浓度[(1.88±0.31)μmol/L]与2002-2005年在同季节观测到的结果相比增加超过了50%,N/P值下降明显,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象山港内引发藻华的藻类种群发生变化,同时也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赤潮。  相似文献   
94.
贝叶斯网络具有强大的推理能力,能与先验知识和数据结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1条有效的处理预测问题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贝叶斯网络基本理论及其特点,并讨论如何学习贝叶斯网络结构,然后由专家知识和给定数据,采用基于依赖分析的贝叶斯网络学习算法构造了海底网箱养殖水环境指标间的贝叶斯网结构模型.该模型能有效的表达网箱养殖环境各个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试验数据显示准确性是92.3%,kappa指数是0.882.以上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表明贝叶斯网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预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5.
文章根据象山港污染源和海域环境容量的确定,以行政区划为计划单元,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对象山港周边5个县(市、区)海域的环境容量进行优化分配,使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对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工程进行了积极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6.
象山港网箱养鱼区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00年象山港网箱养鱼区和邻近对照区的4季采样,对该区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41种,网箱养鱼区周边种类39种,对照区9种,约占象山港总种数的58%,网箱养鱼区周边生物量和密度(91.92g/m2和114.96个/m2)明显高于对照区(10.61g/m2和48个/m2).在网箱养鱼区周边沉积物中主要因子均高于对照区,其中硫化物高出4倍多,在网箱养鱼区周边硫化物较低的站位生物量较高,而在网箱养鱼区中央沉积物年均累积速率约25cm,已成黑色并有浓烈异味,未见大型底栖生物分布.  相似文献   
97.
通过以海水养殖动物病原菌为靶细菌在象山港养殖水域成功诱导分离到各种蛭弧菌,开展了蛭弧菌、弧菌、异养细菌季节生态分布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菌株宿主所对应的敏感蛭弧菌数量呈现明显差异,付溶血弧菌敏感蛭弧菌检出率(数值)最高。同一宿主检测出的敏感蛭弧菌在近岸海水、池塘水及底泥中的分布呈现差异,其分布特征与异养细菌、弧菌的分布特征呈正相关。近岸海水中异养细菌和弧菌总数均高于塘内海水;虾塘表泥中异氧细菌和弧菌总数均高于近岸海水和池塘海水中细菌数量;夏季各种细菌数量最高,冬季最低。蛭弧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98.
象山港海水养殖功能区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99-2001年对象山港海水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象山港水质质量状况,对象山港养殖区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象山港海水养殖区营养盐类超标,导致养殖区整体水质超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已远远超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影响了海水增养殖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
2OO2年冬季象山港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拟建的浙江宁海电厂环境评价项目的要求,于2002年冬季对象山港水域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43种,其中多毛类的种类最多,其次是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分别占总种数的44%、26%和21%,全区总平均生物量为103.32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23个/m2。通过种类相似性聚类和数值多维尺度的分析得出,该区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5个群落: 为翅状索沙蚕-寡鳃卷吻沙蚕-奇异稚齿虫群落; 为纵肋织纹螺-缩头节节虫群落; 为高骨片沙鸡头-菲律宾蛤仔-凸镜蛤群落; 为棘刺锚参群落; 为洼颚倍棘蛇尾-纵肋织纹螺-黄短口螺群落。群落间的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同时,还对影响底栖生物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位于杭州市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以秀山丽水、风光旖旎而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镶嵌于浙江省宁波市境内的象山港,纵深百里,港湾交错,层峦叠翠,碧波荡漾,它像一条彩虹横贯宁波市的象山、宁海、奉化、鄞州、北仑五个县(市)、区,这里有看不够的满眼风光,尝不尽的生猛海鲜,写不完的天边美色。根据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建设宁波生态城市、提高城市品位出发,在未来的10~20年内,把宁波市的象山港建成海上千岛湖,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一、象山港概况及发展优势象山港地理坐标位于29°24'~29°48'N、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