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提高福建台网地震计方位角的准确性,于2013年用高精度寻北仪对所属台站进行了方位角的校正工作.主要是利用P波质点运动的原理及"SNR为权重的多事件"方法,选取了全球范围M≥6.0以上的远震作为研究对象,以2013年为界,分两阶段显示福建台网所属台站方位角的变化情况,结合维护日志找出某些台站方位角偏差较大的原因,为持续...  相似文献   
82.
SV波入射情况下V型河谷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局部人工边界的显式有限元方法,给出了二维V型河谷地形在SV波垂直人射下地面运动数值解,并分析其地震动分布规律以及两侧不同的边坡角度对于地震动分布规律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谷底的角点、两岸靠近河谷的点、两侧谷坡靠近谷底的点以及靠近两岸的点,对地表位移有放大作用,而对其邻近区域地表位移有抑制作用.这是由于角点处存在面的...  相似文献   
83.
一、妙用“双手”,讲清地震坡中的纵波和横波概念。具体做法是:向前伸出一只手,视手掌为一个运动“质点”,若手掌边上下反复运动边向前进(即“质点”运动方向和前进方向一致),是纵被;若手掌边左右或前后摆动边向前进(即“质点”运动方向与前进方向垂直),是横渡。讲清纵横披的性质后,用此法还可以巧妙演示;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们为什么会感到先上下颠簸,接着前后、左右摇晃。  相似文献   
84.
杭州湾潮致余流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1959年10月-1992年5月在杭州湾250余测次海流周日连续观测资料,运用σ坐标系下的三维潮控制方程,模拟该湾的欧拉余流,进行欧拉余流产生机制的数值试验;并根据欧拉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采用拉格朗日速度在欧拉流场的近似展开,求得水质点运动轨迹和速度。结果表明,杭州湾潮致余流的最大余流速度为46.0CM/S,惯性效应是杭州湾潮致余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杭州湾拉格朗月余流场被逆时针的大涡旋控制,表层  相似文献   
85.
基于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的海冰热力-动力数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海冰热力因素对其厚度、密集度的影响,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海冰热力-动力数值模式。该模式既解决了传统欧拉有限差分法和质点网格法存在的数值扩散问题,同时弥补了光滑质点动力学海冰动力模式未考虑热力因素的不足,具有精确模拟冰缘线运动、计算精度高等优点。首先介绍了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对海冰生消的热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影响冰厚和密集度的热力因素引入到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的海冰动力模式中,得到该热力-动力模式的控制方程。应用该数值模式对渤海海冰进行了48 h数值模拟,得到了海冰厚度和速度矢量的分布规律;对JZ20-2海域的海冰厚度、冰内温度场分布以及热力因素的变化特性进行了讨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式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渤海海冰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的海冰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86.
The data, measured by a three-wavelength Integrating Nephelometer over Lanzhou City during the winters of 2001/2002 and 2002/2003 respectively, have been analyz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and exploring their relationship and the status of air pollution. The aerosol particle volume distribution is inverted with the measured spectral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ily variation of the aerosol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is in a tri-peak shape. The average ratio of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to total scattering coefficient at 550 nm is 0.158; there exists an excell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M10. The average ratio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M10 to the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is 0.37g m^-2, which is contingent on the optical parameters of aerosol particles such as the size distribution, etc.; a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inverting the volume distribution of aerosol particles by using the histogram and Monte-Carlo techniques, an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sion i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87.
手持式GPS测量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在小比例尺地质测量中,用GPS单点绝对定位技术测定地质点,减少了控制测量环节,降低了成本,因此GPS绝对定位在地质工程测量中仍然有应用的前景,但是,定位时必须做到:(1)合理选取校正的控制点;(2)正确校正参数;(3)定期和不定期检测仪器;(4)保证仪器的高度角和有效工作时间。该方法应用在某地质工程测量中,实测面积60km^3。经传统高精度直测检查验收证明中提出的方法完全可以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88.
K.Najm  A.Javaherian 《地震学报》2002,24(6):653-661
地面振动是爆破产生的副效应之一,爆破中,相当一部分能量通过其产生的地面振动而被消耗,从而导致矿山产量大降,甚至影响矿山的发展.本文处理并分析了在伊朗Kerman 省Sarcheshmeh铜矿11次爆破记录到的57个三分向地震图.这些数据通过数字化地震仪PDAS-100记录得到,并使用DADISP软件加以分析.最后,重新考察了影响地面振动的爆破参数,比如炸药的重量和种类、结构物与爆破点的距离、爆破延时等,并研究了它们对峰值质点速度(vP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合适的爆破延时及炸药种类.通过研究这些数据,为Sarcheshmeh铜矿作出了vPP与换算距离之间的关系图.有了这样的关系图,就能够确定结构物的安全距离及相应的炸药数量.   相似文献   
89.
90.
地下生命线工程地震反应的超声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进忠  赵鸿儒 《地震学报》1992,14(1):104-110
本文应用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反应.按一般的场地条件,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非均匀场地,均匀场地实验模型.除进行了解释震波传播的震相分析外.还重点展开了以质点振动为中心的一系列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距离震中越近,地震地面运动的强度变化幅度及变化速率越大,从而对地下管线越不利;在软土覆盖层中,压缩波主要造成管线的径向弯曲变形.剪切波则主要引起管线的轴向伸缩变形或派生纵弯作用;当覆盖层较薄(厚度小于震波波长)时,地震地面运动强度的节律性变化,主要受基岩中震波波长的控制;地表覆盖层岩土性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强度有显著影响;不同性质的覆盖层介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各分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波的传播效应使地表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的质点振动状态下,在横向突变的非均匀覆盖层条件下,不同岩土单元的的接触部位,将存在显著的振动相位差异和强度差异:由于地下管线与周围岩土层变形一致,故上述关于地震地面运动的结果,也即不同条件下地下管线的变形特点.需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地下管线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