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375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采用 C18、PPL、HLB三种固相萃取材料对四川盆地普光地区一处油田卤水中的 DOM进行了富集分离并采用 FTIR和 Py-GC/MS对所分离的 DO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PPL和 HLB的组合吸附剂对油田卤水 DOM的富集效率较好, C18富集效率最低。所研究油田卤水 DOM中主要含有有机酸、含硫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以及含氮有机物等。其中含硫有机物和有机酸所占比例较多。这可能是由于该区域海相层系中发育着多种类型的含硫物质,可通过生物地球化学作用而生成种类繁多的含硫有机物。而有机酸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含硫有机物的形成。通过比较发现,地质条件 /成因以及水质参数等因素都会影响油田卤水 DOM的组成特征。针对不同地域及不同形成机制的油田卤水中 DOM的结构组成做系统性研究,可为后续 DOM的有效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泥岩、页岩声速各向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超声波频率下(纵波主频为700kHz、横波为250kHz)对层理发育的页岩和泥岩的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干燥和油饱和条件下,样品不同方向上纵、横波速度以及各向异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用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样品中引起各向异性的原因,指出平行于层理定向排列的粘土矿物和微裂隙是使样品显示出强弹性各向异性的内在原因. 随着压力的增高微裂隙逐渐闭合,样品的各向异性程度减弱. 孔隙流体的存在增强了孔隙(裂隙)的刚度,减弱了各向异性随压力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环境中痕量的间甲苯酚用一般仪器很难直接分析测定的问题,提出将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间甲苯酚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影响分散液液微萃取效率的因素,包括萃取剂种类和用量、分散剂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离心时间和盐度等,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为:200μL氯苯(萃取剂)和2.5mL丙酮(分散剂)混匀后,快速注入水样,室温静置8min,以3000r/min离心8rain,吸取1μL沉积相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为:在最佳的萃取条件下,间甲苯酚的富集倍数为98.7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mg/L,检出限为4.2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为5.64%.将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6%~~1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7.3%(n=3),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环境友好,可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4.
CO2 水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对于CO2地质封存以及页岩气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反应过程,对于岩石中有机质成分的研究比较有限。本文选取盖层页岩,重点研究CO2对于页岩中有机碳的萃取效应作用。实验使用高压反应釜在95 ℃和15 MPa条件下进行CO2 水页岩反应,同时考查不同的水岩接触方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中分别测试了反应后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反应前后岩石表面形态变化(SEM表征)。DOC的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高压N2作用,超临界CO2体系对于岩石有机碳具有明显的萃取效果,其中在不含水和仅含少量水的体系中,CO2体系对DOC的萃取量能达到N2体系的3倍以上,显示超临界CO2极强的萃取能力。对比不同含水量的实验体系,发现含有少量水的情况下,CO2对于有机碳的萃取量达到最大,比不含水的体系高出了87%,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是由于少量极性分子H2O的加入,能够增强超临界CO2流体的溶剂化性能导致的。SEM结果也说明了不同的水岩气接触方式对岩石表面形貌具有不同的改造效果。本文实验结果有助于更好认识CO2地质封存水岩作用及其潜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05.
邴慧  赵淑萍  杜玉霞  黄星 《冰川冻土》2016,38(4):937-942
超声波波速测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已经广泛应用到岩土工程行业,该测试方法也是获得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目前鲜有关于冻土的声波测试的技术和方法的报导,已有的冻土声波测试都是在垂直方向上忽略换能器的质量并在常温下快速测试声波通过时间,难以满足测试精度.鉴此,在购置常温声波测试主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冻土对温度敏感的特性、换能器在水平方向的测试以及土样与换能器之间的耦合程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冻土超声波换能器支架和恒温箱的测试系统,恒温箱意在提供适合不同温度下土体的测试环境(-30℃~+30℃),换能器支架可供低温、提供多种尺寸冻土试样的横波和纵波的测试平台.为避免垂直测试中换能器和土样自身对测试的影响,除了支架提供水平测试平台外,在调节换能器与土样接触距离的螺杆顶端放置应变片测试冻土样与换能器之间的接触程度以提高冻土声波波速的测试精度.利用该测试系统对不同负温下冻土样品进行测试,数据结果证明了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和良好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06.
用经典技术理论检验和认识河渠流量测验新仪器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渠流量测量的经典技术、计算理论.对在新形势下由国外引进的新仪器、新设备和新技术方法适用性能作了简单介绍.简述了我国近年来的河渠流量测验技术研发情况.指出了依据经典测流技术,正确认识、评价一种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超声波声学参数与混凝土质量的芜景。通过2根模型桩实测数据判断结果与模型桩缺陷设计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够准确的判断人工挖孔桩的缺陷部位、大小及严重程度等信息,说明超声波透射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桩身完整性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了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作为吸附剂填充微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试Cu^2+,Cd^2+,Pb^2+和Ni^2+离子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pH值、洗脱液浓度、样品流速、体积和外源干扰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8~10范围内待测离子可被TiO2定量吸附,2.0molL^-1HNO3可将吸附在微柱上的待测物完全洗脱,优化条件下本方法对溶液中Cu^2+,Cd^2+,Ph^2+和M^2+离子检出限分别为:0.02,0.01,0.01,0.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n=7),富集系数50倍.对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10)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优点,可满足河口水体与沉积物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9.
日前,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研究地裂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强度光源直接聚焦于裂隙而产生弹性波来研究地裂。通常情况下,科学家在地表发射声波是为了探测来自地面裂缝的回声。而该研究则取代了仅在样本表面激发超声波的方法,直接在地裂地点聚焦脉冲红外激光束,将之转变为超声波源。  相似文献   
110.
国内超声波测距研究应用现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结合超声波测距原理,对超声波回波信号处理、新型换能器研发、发射脉冲选取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该技术在液位测量、移动机器人定位和避障、汽车防撞、曲面仿形检测的应用现状作了综述,分析了超声波测距系统现阶段存在的常见问题,相应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超声波测距的发展与应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