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304篇
地球物理   351篇
地质学   1453篇
海洋学   877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43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海海面高度和输运流函数: 全球 变网格模式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南海环流结构和变异及其与外部水域的关系, 我们建立了一个嵌套于全球大洋环流模式中的高分辨率中国近海环流数值模式. 给出模拟所得南海月平均以及年平均的海面高度和流函数分布, 与TOPEX/POSEIDON资料比较表明, 所得海面高度距平与观测十分一致. 基于这些结果, 讨论了南海的环流结构, 尤其是上层环流结构. 结果表明: 对于表层海水来说, 黑潮在冬、春和秋季均通过吕宋海峡入侵南海, 夏季则表层没有入侵. 但对于整个海水而言, 全年均有海水从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 这一差异表明, 在夏季, 太平洋的海水是在次表层和中层入侵南海的.南海北部陆坡附近全年受气旋式环流控制. 夏季的南海南部反气旋流圈、越南东南离岸流和冬季的南海南部气旋流圈都得到了很好的再现. 南海海面高度和海面高度距平之间的差异明显. 表明, 在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研究南海的上层环流时, 长期平均海面高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桂东县流源地区的成矿规律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区内矿脉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地球化学异常有效地反映了各矿床点的分布.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控矿规律,分析了异常区的预测矿种及找矿意义,预测了两个多金属矿远景区,为区内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3.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的魏森伯效应,并在表面富集形成了筛积层的成因,及其它与粗化层结构的区别。  相似文献   
84.
南海各月月平均海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一个区域三维、自由表面、斜压海洋模式对南海全年各月的三维平均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环境特征与己有的实测资料十分相近,这表明该模拟结果是可信的,该数值模拟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5.
溃变原理在2002年成都市高温天气预测中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丽萍 《四川气象》2003,23(1):10-11
利用溃变原理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对高温天气的预测,特别是在气温异常偏高的情况下,发现滚流的方向性构成了预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沿岸上升流和沿岸急流的一个半解析理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考虑了陆架地形后,在垂直海岸的x z剖面上 ,对Boussinesq流体的非线性海洋运动方程求得了总动量守恒、温度守恒和位势涡度守恒的 普 适形式,进而得到流函数所满足的椭圆型二阶偏微分方程,在给定流体沿地形运动的条件下 ,算出问题的解. 计算结果表明,沿岸可以出现上升流也可以出现下沉流,它依赖于海洋的 大尺度背景条件. 计算所得的上升流、沿岸急流、温度的锋区结构与一些观测事实接近.  相似文献   
87.
供水管网渗漏分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渗漏管网的流分析是进行供水管网震后功能评价,从而实现在系统层次进行抗震设计的基础。在正常使用阶段,渗漏也是供水管网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供水管网渗漏分析的两类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考虑渗漏模型的供水管网流分析的实施步骤。为了比较无渗漏模型和渗漏模型的差异及不同渗漏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一典型供水管网进行了无渗漏管网模型的流分析和不同渗漏模型的带渗漏管网的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渗漏模型是正确评价供水管网服务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88.
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测量敏感场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研究中,测量敏感场是设计测量仪器和研究图像重建算法的前提工作. 本文用数值方法计算多相流动电磁波成像测井测量敏感场. 根据测量探头电极阵列的对称性,将三维敏感场问题划分为轴向和横向两个平面问题,然后应用有限元算法求解两个平面电势分布问题,对于不同介质模型,计算各种测量条件下测量区域内电势分布,进而根据电势分布计算测量敏感场. 结果表明测量敏感区域为发射电极到测量电极的弧形区域,在发射电极到测量电极的电势梯度线上,测量敏感函数近似于一个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89.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图像信噪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要求的格式,对地震剖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地震剖面图像,分析了地震数据特点和初步地震图像的实验结果后,设计了新的预处理方法——“二维沿层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可以计算帧间运动速度及其变化都较大的改进的光流分析技术,计算出多幅地震剖面对应点的偏移量,然后应用图像积累技术对这多幅地震剖面进行积累,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高信噪比的处理,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数据体的信噪比,而且可以减少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保持原来的信号能量关系,使地震剖面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地震解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

2003年1月22-23日,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我省气象部门“四个一流”建设。各市、县气象局,省局直属单位和内设机构负责同志10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科技厅、农业厅等部门和各行业气象部门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