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5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WMSN(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的洞路由算法优化问题。基于启发式思想,提出1种WM-SN的洞路由优化算法HOGGH(Heuri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Geographic Greedy Hole-bypassing routing)。该算法对路由算法生成的路径进行探测,从中寻找波峰节点,再根据探测到的信息计算波峰节点之间的优化增益率,对优化增益率高的波峰节点之间的路径进行路径优化,从而达到对整条路径的优化。仿真实例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武鹏  张方  刘菁 《河南气象》2006,(1):89-90
介绍河南省气象信息网络所使用的AVAYA P882三层交换机的划分VLAN和三层路由两个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3.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百罗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运用景观绿化设计手段和方法充分体现了百色当地“革命老区、红色政权、多少数民族”等的地域特色。通过景观绿化设计,对公路沿线景观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在有限的投资范围内力争恢复沿线原生植被,恢复环境,恢复自然,把百罗高速公路建成高规格的具有南亚热带地域特色的景观大道。整个设计自始至终贯穿“自然、生态、发展的‘绿色廊道’和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功能互补、生态效应’的原则”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以地学信息图谱反映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化的图形思维方式和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研究的定量思维方式为基础, 以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上黄河尾闾流路摆动过程为例, 探索了景观信息图谱方法研究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 (1)景观信息图谱方法体系; (2)黄河尾闾流路演变过程图谱特征; (3)黄河三角洲近、现代7个亚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图谱特征; (4)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 (5)黄河尾闾流路在亚三角洲体构造过程中的景观信息图谱; (6)黄河尾闾摆动过程发育的“廊道-基质”景观信息图谱特征. 文中的景观信息图谱研究方法, 还处于探索阶段, 希望能够以此“抛砖引玉”, 在景观“格局与过程”时空复合特征的研究方法上为同行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宗跃光 《地理研究》1998,17(2):119-124
由于存在城市中心梯度场和廊道效应梯度场,在单纯经济利益趋动下,城市本质上存在摊大饼倾向,这将严重破坏城市合理景观结构与生态平衡.文中运用廊道效应原理,研究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互作用过程,结合北京中心市区不同时期空间扩展格局,分析城市景观8个方位廊道的扩展量、扩展速度及变化趋势,提出将自然廊道体系纳入北京大都市区规划,形成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相间分布的星状分散集团式景观格局,以有效阻止建成区摊大饼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北过渡带研究的十大科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岭-淮河一线在60 a前被科学地确定为中国南北分界线。此后中国地学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分界线的具体位置和划分指标改进问题;随着数据的积累和认识的加深,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科学问题。2017年启动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将秦岭-大巴山定义为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拟全面系统地调查和研究其自然地理要素与资源问题,从而实现中国南北分界线研究的全面深化和突破。秦岭-大巴山具有多维地带性结构,表现出高度的过渡性、复杂性、多样性和敏感性。目前面临和需要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① 南北分界线与南北过渡带的关系?② 暖温带与亚热带划分指标如何改进?③ 植被-土壤在南北方向上的渐变序列及其形成机理?④ 全球变化与地区关键生物气候指标空间变动的关系?⑤ 秦巴山地的多维地带性结构如何分解与综合?⑥ 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特有性的格局与机理?⑦ 秦巴山地东西向廊道效应?⑧ 秦巴山地的区域环境效应及对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⑨ 秦巴山地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意义?⑩ 西秦岭的地理结构与华夏文明起源的关系?这些问题既是过去研究工作和认识的总结,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希望这样的归纳和梳理对于中国南北过渡带和南北分界线的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为中国自然地理学理论发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研究,甚至为华夏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框架。  相似文献   
17.
航空流异常变化识别是解释空中廊道拥堵和空域资源充分利用以及航空流重新分配的一个重要基础性课题。该文设计了个体移动轨迹—滑动窗口方法,选取京沪空中廊道内全部航线和机场为研究对象,从FlightAware系统中获得1日17 h全部航班的航迹点数据,识别了异常流量密度、异常区域和异常移动轨迹。研究认为:1)利用移动描述符(飞行弧)在时态数据流支持下所设计的方法,能实现个体移动点的分时段分配和时空一体化表达。2)依据该方法识别的京沪空中廊道航空流异常流量密度(峰值高点以及运动)、异常区域(约束区域和空闲区域)、异常移动轨迹(速度变化与绕飞、方向变化与盘旋),不仅揭示出时空路径中的航空流隐藏信息以及时空运动规律,而且支持了航线更改决策制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析无线移动Ad-hoc网络中动态源路由协议(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面临的多种安全威胁,在分析比较经典DSR安全协议SRP与Ariadne的优势和缺陷的基础上,重点讨论SDSR、SRDP等协议对于DSR安全的优化与改善,分析基于身份和门限的密码体系构建完善安全DSR路由协议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陈作彬 《探矿工程》2010,37(2):74-78
综述了在商业运行的核电站周边进行核岛负挖爆破的设计和质量控制,尤其对负挖预裂爆破和核岛廊道爆破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表述,为类似核电负挖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海英  陶犁  李云涛  黄逸凡 《地理研究》2023,(10):2622-2643
当前,线性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研究中多聚焦于遗产单体和廊道线路等遗产要素,较少关注线性区域尺度下聚落体系整体及其与遗产本体之间的关联性,对沿线聚落与遗产本体相互联系并共同构成完整系统的内在规律有待深入挖掘。文章在理论层面探讨文化廊道体系的空间整体性构建机理,明确将关联聚落纳入到线性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开发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借鉴文化廊道的空间识别和关联模型,探讨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线性文化遗产空间整体性的构建。研究表明:(1)涵盖城乡聚落系统的文化廊道体系,有利于实现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完整性和主题文化延续性。(2)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对流经区域影响相对较广,聚落影响范围的区域占比为30.15%。运河与沿线聚落的整体关联值具有以遗产本体为中心向周围递减的趋势特征,并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且在相同文化传播力假设条件下乡村聚落关联值相对优于城镇。该研究关注到文化廊道由内部空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所决定的学术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线性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可为京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空间范围的界定、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及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借鉴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