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573篇
测绘学   365篇
大气科学   1174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338篇
海洋学   380篇
天文学   461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利用SM2000多波束探测系统对扬子浅滩东南边缘进行高精度探测,对研究区海底底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50 m水深附近分布3条东西向伸展的潮流沙脊,脊高在10 m左右,宽约10 km,属于冰消期11~9 kaBP残留的滨岸砂体,沙脊表面普遍分布冲蚀沟、坎、坑等次一级冲蚀底形,沟深1 m左右,似乎平行排列,NNW—SSE向伸展,系现代潮、浪流冲刷侵蚀的微地貌,说明3条残留潮流沙脊目前正处于侵蚀状态。  相似文献   
952.
UV辐射及化学诱变剂对褶皱臂尾轮虫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物理方法紫外线辐射(UV)和化学诱变剂秋水仙素、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进行诱变处理及小型化轮虫选育.结果表明,随着UV辐射剂量和化学诱变剂浓度的增加,轮虫的孵化率、挂卵率呈下降趋势.辐射剂量为4.8×104-6.0×104μW·s·cm-2时的孵化率、持卵率指数减小;1.2×105-1.5×105μW·s·cm-2后减小趋势变缓.对照组轮虫平均体长250μm,UV辐射后轮虫平均体长200μm;秋水仙素20mg·L-1组的轮虫长、短轴、卵经相对对照组分别减少20%、14%、7.7%;甲基磺酸乙酯10%(体积分数)组减少30%、19%、12%.实验得到最佳UV辐射剂量和化学诱变剂浓度:辐射强度400μW·cm-2,辐射时间为2min,最终辐射剂量达到5.0×104μW·s·cm-1;秋水仙素浓度2mg·L-1、甲基磺酸乙酯浓度为0.6%(体积分数),浸渍时间为12h.  相似文献   
953.
林木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分布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冠层辐射分布的常用研究方法,介绍了光线跟踪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辐射传播中的应用。针对树木模型提出正向光线跟踪的辐射传输模型,并详细阐述了模型假设、处理流程与主要算法。该模型针对光合有效辐射在树木冠层中的传输过程,采用正向光线跟踪的方法进行模拟,最后利用HSV与RGB颜色空间转换的特殊方法,直观表达了冠层辐射分布结果。在叶片光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该模型应用于林木冠层PAR分布模拟中,以得到冠层的反射率、透射率和吸收率等重要参数。结果表明,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偏差不大,验证了正向光线跟踪的辐射传输模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4.
由于大气短波红外辐射传输散射的复杂性,目前二氧化碳物理反演算法通常假定为晴空平面平行大气.然而通常的云检测算法难以识别视场内亚像元低层水云存在的场景,直接影响了二氧化碳遥感产品的精度.本文基于三维矢量辐射传输计算方法模拟了三维亚像元水云在短波红外1.6μm波段的散射效应,并估算了忽略此散射效应可能引入的二氧化碳反演偏差.结果表明:1.6μm波段云区表现为强反射特征,阴影区表现为减弱特性.忽略三维云散射后,云区视场辐射模拟结果偏低,且相对偏差量随地表反射率的减小、太阳天顶角的升高和云层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阴影区辐射模拟结果将偏高,相对偏差量随太阳天顶角升高、云层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云区和阴影区吸收通道都表现了相对更大的偏差.估算结果显示在低反射率、高太阳天顶角和高云层光学厚度场景中,晴空平面平行假设可能引入高达10~15 ppmv反演误差,远高于观测需求.如何剔除三维云散射影响的观测,或者在反演算法中修正三维云散射效应对于提高二氧化碳反演精度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55.
地震辐射能量是关于震源定量的特征量,地震辐射能量的测定是地震定量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基于点源震源模型,开展了地震辐射能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推导了计算地震辐射能量的理论公式,自主研发了一套利用远场垂直向P波记录测定地震辐射能量的软件系统,能够快速测定全球范围内5.5级以上浅源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为例,检验了地震辐射能量测定方法和软件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为2.84×1016J,各台站地震辐射能量的分布与震中距和方位角都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说明使用理论格林函数法消除路径效应对地震辐射能量测定的约束效果较好;(2)汶川地震的能量震级Me为8.04,震源机制校正可以使能量震级测定结果的标准差更小,结果更稳定;(3)反演得到汶川地震的地震矩为8.97×1020N·m,转化为矩震级MW为7.9,Me比MW高0.14,说明汶川地震的地震辐射能量偏高.(4)汶川地震的能矩比为3.17...  相似文献   
956.
紫外光对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1991年分离自南海大鹏湾海域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单克隆培养林在不同光照条件、辐射强度(9.5,5.9W/m2)(辐射剂量为:95,190,380,760,1520J/m2)和营养盐(N,P)浓度下,进行紫外辐射敏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可以导致细胞变形、增大和死亡。不论在什么条件下,低剂量的紫外辐射(95J/m2)就能使该藻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大幅下降。此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虽然存活率和生长率继续下降,但下降幅度渐缓。充足的营养盐和辐射处理后的连续光照对藻群的恢复有益,但在缺氮和缺磷条件下培养的藻群,可能由于生理活性减弱而导致对紫外辐射敏感性的迟钝。辐射强度对该藻的紫外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十分显著,而且与辐射剂量具有明显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957.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成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苏北岸外浅海区,大致以港为顶点向海呈辐射状分布,其规模巨大,形态特殊,且具北大南小的明显不对称格架,在国内外罕见。我国学者对其接触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全国海岸带普查。由于该区脊槽多变,...  相似文献   
958.
紫外辐射诱发三角褐指藻自由基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UV-B对海洋微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能抑制三角褶指藻的生长,藻细胞经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由基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变化不明显。作者认为,紫外辐射诱发自由基对藻细胞形成伤害是紫外线抑制藻细胞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9.
海雾过程中大气气溶胶谱变化及消光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雾是沿海地区的常见天气,大雾致灾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对海雾微物理过程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以北方的1次海雾过程为例,分析在雾的生成、维持和加强阶段气溶胶谱的变化、消光作用和对能见度的影响。发现暖湿气流影响下,空气比湿持续增加是1μm以上粗粒子数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比湿持续增加的速度越快,粒子数浓增长的幅度也越大,对能见度的影响也越大。反之,如果比湿持续下降,1~2.5μm粒子数浓度就会减小,能见度增加。粒子直径的增长速率在10-5(μm/s)量级以内。低能见度出现的时间与1~5μm粒子浓度相关性最好,低能见度发生的时间基本上与1~5μm粒子浓度开始增加的时间相一致。在雾的维持阶段小粒子通过增长被消耗,而较大粒子被雾滴清除。在雾的加强阶段,大粒子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雾滴的清除。雾过程中以大于0.5μm粒子的消光作用为主,消光系数变化与能见度变化有很好的反相关关系,并且粒径越大,反相关关系越好。  相似文献   
960.
苏北岸外海底沙脊群内大洪水道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及室内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洪水道的波浪、潮流、含沙量特征,探讨了水道的地形演变过程及趋势,得出了大洪水道中潮流速度大、冲刷能力强,水道宽深顺直,稳定性好的初步结论,为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