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3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118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482篇
地质学   2491篇
海洋学   28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6篇
自然地理   4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南海深海盆表层沉积物氮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态学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南海深海盆区域(南沙海槽西南部)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功能.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不同.其中,氧化还原转化态的氮(SOEF-N)含量最高,平均为68.3μg/g,占总氮(TN)的7.08%;弱酸转化态氮(WAEF-N)含量最小,仅占总氮(TN)的1.09%.离子交换态(IEF-N),WAEF-N,S OEF-N及TN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相似性:均由海槽东西两侧向中央递增,并在槽底呈高含量分布;SAEF-N(强碱转化态)分布则与该趋势相反.IEF-N,SAEF-N和SOEF-N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OC)控制;而WAEF-N则与碳酸盐(CaCO3)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N与OC不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关,间接说明二者来源的不同.同时,各形态氮的分布还与沉积物粒度类型密切联系.此外,研究区域内由沉积物提供的氮源很大程度上补偿了浮游植物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消耗,对维持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起到一定作用.其中,IEF-N和SOEF-N的释放对浮游植物生长及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2.
1 Indroduction The coastal zone and continental shelf area is an important region in the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 of nutrients in the ocean. This portion of the global ocean interacts closely with the continents, atmosphere and the open ocean in a comp…  相似文献   
103.
海南岛崖州湾西部近海沉积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三亚赛德电厂工程可行性研究在崖州湾西部角头鼻附近海区所采集的地质资料,对该区的地貌、沉积物和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研究区5个钻孔松散沉积岩心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获知布容与松山极性带的界线,南黄海和陆区北部位于80.0—99.5m。陆区的南部此界线于270.4m深处。松山和高斯极性带的界线,海区未揭露到,其沉积起始时间都小于1.7Ma。而陆区的南、北部分别位于117m和328.2m。高斯和吉尔伯特极性带的界线,陆区北部为140m,而南部区为460.15m。沉积起始时间为3.4Ma。吉尔伯特底界仅北部陆区所揭示,为190.5m。松散沉积层与下伏白垩纪(?)石灰岩接触面位于400.35m,沉积起始时间约17.0Ma。  相似文献   
105.
浙江象山港潮汐汊道细颗粒物质的沉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抒  谢钦春  冯应俊 《海洋学报》1990,12(4):463-469
  相似文献   
106.
107.
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建立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并对连云港市两大堤建成前后的拉格朗日余流变化进行了分析,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污口进行了数值跟踪。  相似文献   
108.
109.
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的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来源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94年10月调查研究了厦门西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Cu、Pb,Zn,Cd在不同粒度颗粒中不同结合态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海域圾层沉积物中Cu,Pb,Zn,Cd在弱结合态中有一较稳定的分配比;Cu,Pb,Zn,Cd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2,77.2,144.2,0.7mg/kg;概据底质评价标准,Zn,Pb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110.
根据湄州湾表层沉积物70个样品18个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得出:本海区沉积物属于海相陆源物,其中细颗粒主要来自台湾海峡,粗颗粒来自当地陆域;化学成分含量按聚类分析,可归为三组:粘土矿物组、碳酸盐组和分散组,微量元素Zn,Cr,Be,Cu和Sr的含量与地壳及台湾海峡相似,但低于胶州湾,说明该海区污染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