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70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9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Rundle模式地震滞后环和突变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详细研究了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活动呈现双稳态及尖拐突变现象,主要表现是:发生在应力临界值区间[-pc,pc]内的滞后现象和发生在临界值pc和-pc处的突变现象,前对应系统变能积累过程,后(即强震过程)地该系统能量的主要耗散机制。  相似文献   
54.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浮游藻类是重要的湖相生油母质,本文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早第三纪湖相生油岩为例,研究了其中藻类(主要是颗石藻和沟鞭藻_化石的分布特征,并通过与现代水体中藻类生产和沉积作用的比较,探讨了生油湖泊中藻类生产和沉积方式及其对油源岩形成所起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藻类勃发现象在早第三纪生油湖泊中相当普遍,而且贯穿于各类油源岩的形成过程,这类快速事件性沉积是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5.
本文针对工程地质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几个有关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以及地质理论的应用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工作展开讨论,纠正与澄清有关错误与模糊认识,供工程地质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山系及有关地质现象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山系及关地质现象,受水平挤压力和重力共同作用而呈下断层产出的上地壳平面X型断裂-压剪性正断层的控制,分别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库拉板块北北西向挤压和晚白垩世以来印度板块北东向挤压时期。  相似文献   
57.
宝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异常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1)包体对光的反射;2)光的选择性吸收;3)光的干涉,对这种现象的评级是宝石评价评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8.
李海华 《地震学报》1992,14(1):119-123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维等理论揭示了很多具有无标度性的复杂事物,就个体而言,往往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适当放大或缩小其几何尺寸,其结构并不改变;就群体而言,则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相似的数量分配律和自相似时空分布特征.据此,本文对地震的有关这类相似现象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9.
60.
笔者在研究有关文献和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后发现.地洼学说近十余年来进展显著,科研成果累累.被称为当代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但系统地研究其成长过程尚欠缺.为了促进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总结经验与教训。扩大学科间的交流.本文重点论述了地洼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进展阶段与特点;发展总体趋势;学说的前景和展望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