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有档案材料为证:自1921年英国人首次发现“雪人”以来,前苏联曾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寻找雪人最积极的国家。连科学院和国家上层领导都曾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几年的努力未见成效,未能获得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赫鲁晓夫还批评过科学家们不务正业,于是大张旗鼓的寻找活动在上个世纪60年代告一段落。不过仍有人对此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22.
桐庐县高山蔬菜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  章莹菁  何忠银 《浙江气象》2003,24(4):22-26,34
通过对桐庐县以歌舞乡为主的山区进行定点多层面的气象资料的调查分析,利用高山地区的立体热量差异,对种植高山蔬菜的气候适应性进行研究,以点带面,达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夷陵区野生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应性及其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对宜昌市夷陵区野生猕猴桃资源的调查,确定了以年平均温度为夷陵区猕猴桃经济栽培气候区划指标。以此为基础,将夷陵区猕猴桃经济栽培气候区域划分为最佳经济栽培区、设施经济栽培区、适宜经济栽培区和不宜经济栽培区,并对各区气候状况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24.
张玉兰  李万富 《四川气象》1997,17(3):42-44,27
日本是世所公认的水稻冷害和抗寒育种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稻作是东瀛日本的生命产业,日本稻作的气候适用性,特别是其在保温育苗和旱育秧等关键领域的创新,以及为适用复杂地形气候环境的精工稻作机械和规模化经营的农田整改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乏可供我省稻业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5.
旅游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公平发展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界共同进化的思想.旅游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共同美化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的稳定和进化;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类型互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共同进步;通过旅游活动,促进交流,实现全球总体发展;力争旅游资源永续利用,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等。  相似文献   
26.
杨涛  徐永福 《岩土力学》2004,25(Z2):243-246
复合本构有限元法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地基沉降数值计算方法.采用复合本构有限元和传统三维有限元两种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桩土模量比、置换率和桩长条件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结果的比较,对复合本构有限元法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何旭  杨海娟  王晓雅 《地理研究》2019,38(9):2330-2345
乡村旅游地面临人地交互作用的剧烈变迁,内部要素适应社会-生态系统变化,趋利避害降低脆弱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重新界定基于恢复力和脆弱性的农户适应性理论内涵,构建旅游开发适应力指标体系,以西安市和咸阳市17个不同类型的城郊型乡村旅游地为例,评价和分析农户旅游适应效果与空间差异规律,探讨和归纳适应行为与对策模式,建立BP神经网络辨别和揭示适应性影响因素与重要性关系。研究表明:① 西安市和咸阳市农户适应旅游开发综合效果呈现中等偏下水平的偏态分布趋势,分别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快速发展阶段和探索起步阶段。② 乡村旅游地农户适应效果形成“圈层辐射、两翼包络、外围联动”的县域尺度空间分布格局;村域尺度圈层分化现象显著。③ 经营模式划分的旅游乡村农户适应效果股份制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常年外出务工和农家乐经营是农户主要适应行为选择,季节性务工、本地上班以及农业生产是辅助适应行为选择,且适应行为组合方式表现为旅游专营型、旅游主导型、均衡兼营型、务工主导型和务农主导型五种适应对策模式。④ 旅游发展机会认知、技能培训机会、社会联结度、劳动力总量、政策知晓度、旅游就业人数、收入来源种类、生活主要能源、受教育程度、公共服务设施是农户主要旅游适应性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后续社会-生态整合研究亟需突破方向和适应旅游开发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28.
敏感区诊断是适应性观测的关键问题,集合变换卡尔曼方法(EnsembleTransformKalmanFilter,ETKF)是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将集合变换卡尔曼方法应用于海洋环境适应性观测,根据ROMS海洋模式数据构建海表温度集合预报,以黑潮流域宫古海峡附近海域为验证区进行敏感区诊断计算,分析不同间隔时间条件下敏感区分布情况,结合模拟系统观测试验验证在敏感区进行适应性观测对预报质量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诊断所得敏感区内添加观测能够提升预报质量;随时间间隔增大,敏感区向上游区域平移且预报质量提升效果减小;与在验证区整体添加观测相比,敏感区观测对预报质量提升效果基本相同并且观测成本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9.
长腹剑水蚤属(Oithona)是广泛分布于海洋近岸和外海海域的中小型桡足类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由于个体小且形态差异微小,通过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法对其进行准确鉴定难度较大。本文对南海分布的长腹剑水蚤属内的5个种,即瘦长腹剑水蚤(O.tenuis)、羽长腹剑水蚤(O.plumifera)、刺长腹剑水蚤(O.setigera)、伪长腹剑水蚤(O.fallax)和长刺长腹剑水蚤(O.longispina)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以及DNA数据库中长腹剑水蚤属其他地区种类COⅠ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使用ABGD (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和GMYC (Generalized Mixed Yule Coalescent)模型进行物种界定,分析种间种内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ABGD和GMYC模型均可以很好地对长腹剑水蚤进行种类划分;种内遗传距离为0.0%~1.6%,种间遗传距离为17.7%~44.5%(Kimura 2-parameter双参数模型),表明种间出现较高的分化;贝叶斯系统树和最大似然树进化树结果均表明,简长腹剑水蚤(O.simplex)与其他种类相距较远,羽长腹剑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O.similis)中存在隐种的分化,分别是我国南海海域和地中海的羽长腹剑水蚤以及朝鲜海峡和北海的拟长腹剑水蚤,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8.6%、22.9%。  相似文献   
30.
深弹发射装置安装在甲板部位,使用环境恶劣,过去均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进行环境适应性考核。最近几年,随着三维设计的广泛应用,仿真技术也开始发挥作用,以发射装置接线箱的冲击响应为例,介绍仿真技术在发射装置环境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可知,仿真分析对于发现机械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还是非常有效的,它突破了环境试验受限于试验样机和特定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仿真结果,对装备模型进行及时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