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测绘学   373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512篇
海洋学   465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给出了利用上海,乌鲁木齐,意大利NOTO和南非HartRAO射电望远镜,对三颗河外射电源(1532+016,2320-020,2351-154),在5GHz频率上的第一历元VLBI观测成图结果。  相似文献   
112.
基于岭估计的SPOT影像外方位元素的解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方交会法解求 SPOT卫星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时 ,其法方程系数矩阵经常产生很严重的病态 ,若用最小二乘法估计 ,参数解将明显偏离真值 ,甚至无法解得外方位元素。本文中提出了用最小二乘岭估计的方法解求外方位元素 ,实验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3.
硅酸盐细菌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连宾 《矿物学报》1998,18(2):234-238
1992年在贵阳郊区玉米地中分离出一株硅酸盐细菌GY92,为探求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对采用的有关材料和方法、相关实验所获的GY92个体形态及培养特征、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等结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就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14.
表外矿石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阁 《矿产与地质》1998,12(5):349-352
近年来江西德兴、永平、武山铜矿开展了表外矿石回收利用的研究工作,总结了三种利用表外矿石的途径,(1)调整采矿指标,充分利用表外矿石的范围,(2)合理搭配矿石,综合回收表外矿石的有用组份,(3)结合市场动态,经济合理地改进开采计划和采用有效的采矿方法等实践证明其方法是可行的,既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概述了为青藏科考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研制的三分量磁饱和式磁力仪的原理、性能、用途和野外使用情况。 仪器的技术指标为:分辨率0.2伽(亻马);灵敏度100毫伏/伽(亻马);温度系数l伽(亻马)/℃;记录频带0-1.0赫兹;耗电量18瓦。 在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考察中,用本仪器先后在藏南、藏北五个点进行了连续数月的野外地磁测量。从工作情况看,仪器工作正常,记录了一次完整的磁暴,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提供了一批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利用相对論带电粒子的两个寝渐不变量,討論了磁暴主相期間外輻射带中心結构的变化。作者认为磁暴主相是由“磁暴带”环电流所产生。“磁暴带”假設位于外輻射带中心之外,它是太阳等离子体穿入磁层后形成的。本文对初始能量W=20Kev和W=1Mev的电子分別进行了計算。 結果表明,在磁暴主相期間电子向外漂移,其赤道投擲角減小,但镜点离地面距离增高。因此,主相时所观測到的极光,并不是由于地磁場的平緩下降使小投擲角电子注入大气层而形成的。此外,計数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力管截面膨胀造成的粒子密度減小以及电子減速,而电子減速与投擲角有关,由此决定了电子通量沿磁力线分布的变化。以上結果与探险者6号(Explorer Ⅵ)的观測一致。  相似文献   
117.
该文描述了基于反射率方法的机载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AMODIS)外定标方法。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17个通道定标结果表明,成像光谱仪两个飞行高度测值的外定标系数是非常吻合的,其相对差为0.19%~3.89%;成像光谱仪关于草地航测的反演值与地面实测值比较,结果也是比较接近的。  相似文献   
118.
二层交换机转发帧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二层交换机转发帧的原理及其具体的硬件和软件实现.着重讲解了其软件实现的过程中,在各种端口上设置MAC地址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9.
Four marine cyanobacterial isolates, named 104, 109, 113 and 115, from marine water off China's coast can release a large amount of exopolysaccharide (EPS) to medium.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medium on EPS production by the four isolate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EPS released by isolates 104,109, 113 and 115 reached 7.48 g L^-1, 8.33 g L^-1, 18.26 g L^-1, and 6.78 g L^-1 within 14 d,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cyanobacteria,these isolates were assigned to genus Cyanothece.  相似文献   
120.
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得的颗粒物样品,对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水体中生物硅的含量分布及年际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2013年夏季普里兹湾表层水体中生物硅含量在0.38—8.62μmol/dm3之间变化,平均为1.55±1.86μmol/dm3。生物硅在67°S以南湾内区域表层水体中的含量明显高于67°S以北的湾外区域,最大值出现在普里兹湾陆架区,生物因子是表层水体生物硅含量分布的主控因子。根据不同年份即25、26、27、28、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获取的数据研究显示,普里兹湾表层水体中生物硅含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事件对普里兹湾海冰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因而对相应年份该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和种群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表层水体中生物硅含量的年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