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61.
徐斌  张艳  姜凌 《岩土力学》2012,33(10):3122-3138
选取矿井涌水水源判别中常用的灰色关联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作为基础模型,分析了两者的优缺点及单独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耦合判别思路,设计了GRA-SDA耦合式水源判别模型。利用某矿区实际样本数据,选取Na++K+、Ca2+、Mg2+、Cl-、SO42-、HCO3-共6组离子以及矿化度作为判别因子,对该模型进行实例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与单独使用一种分析方法相比较,有效地提高了水源判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2.
Current study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chemometric techniques to comprehend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sediment variables whilst identifying the possible pollution source at Langat River,Malaysia.Surface sediment samples(0-10 cm)were collected at 22 sampling stations and analyzed for total metals(~(48)Cd,~(29)Cu,~(30)Zn,~(82)Pb),pH,redox potential(Eh),salinity,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loss on ignition(LOI)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scrutinized the origi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various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activities: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with 86.34%(5 cm)and88.34%(10 cm).Standard,forward and backward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ively discriminate 2variables(84.06%)indicating high variation of heavy metals accumulation at both depth.The cluster analysis accounted for high input of Zn and Pb at LA8,LA 10,LA 11 and LA 12 that mergers three(5 cm)and four(10cm)into clusters.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tamination factor(C_1)that shows high Cd(LA 1)and Pb(LA 7,LA 8,LA 10,LA 11 and LA 12)contaminations at 5cm.These indicate that Pb and Zn are the most bioavailable metals in the sediment with significant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at both sediment depths.Therefore,this approach is a good ind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tatus that transfers new findings on the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by interpreting large complex datasets and predicting the fate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相似文献   
163.
在定时观测发生停电的情况下,测报值班员除了观测、手工查算编发报文外,还要接收县局的报文,天气复杂时就可能造成延迟报.本测报查算软件在智能手机上运行,可以在停电的情况下帮助值班员查算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为值班员节省时间,减少错误的发生.本文从编写环境的搭建、查算算法的实现及安装使用等方面对该软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4.
竹亚科植硅体形态学研究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我国常见的竹亚科19属64种进行系统的植硅体形态学研究,对竹亚科特有的长鞍型植硅体的长度、宽度、高度(侧面宽)和硅质颗粒数目等参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合轴散生竹长鞍型植硅体个体最大(长度20.6±0.2m,宽度12.8±0.5m,高度12.4±0.1m,颗粒数2.8±0.5),单轴散生竹次之(长度18.8±0.8m,宽度11.7±0.4m,高度11.8±0.3m,颗粒数1.9±0.1),复轴混生竹再次(长度18.3±1.5m,宽度11.2±1.5m,高度11.4±1.7m,颗粒数1.8±0.4),合轴丛生竹最小(长度18.0±1.8m,宽度9.7±0.5m,侧面宽10.1±1.4m,颗粒数2.6±0.3)。经判别分析显示以长鞍型植硅体三维形态参数和硅质颗粒数目为变量可以区分竹亚科植物各生态型,并初步明确了长鞍型植硅体形态与竹亚科生态型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其与竹亚科植物生境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在竹亚科植物演化序列中的意义,为利用竹亚科长鞍型植硅体形态进行古环境分析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65.
利用规则格网进行逐点DEM内插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待插点周围数据的搜索效率及如何选取内插函数模型。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逐步扩张搜索"法,能迅速搜索到内插点所需的参考点数据;并在分析和比较各种DEM内插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二次曲面模型和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提出"组合内插模型"。实验表明,改进后的DEM逐点内插算法,能显著提高搜索速度和内插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6.
判别分析在判别油层、油水同层及水层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别分析是由已知不同类型的总体建立判别函数,再用判别函数判断未知个体所属类型的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在地质学、生物学、农学、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岩性系数、孔隙度、侵入系数、含油饱和度四个观测变量,用判别分析法对油层、油水同层和水层构建判别函数,并对已知样本进行了重新归类。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效果良好,可以用于试油层的判别。该数学模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将数学函数用于油气勘探领域是一种新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7.
矿区地下水系统水质分类判别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矿区地下水系统为例,对该矿区地下水水化学资料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耦合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因子分析对存在相关关系的离子变量进行空间降维处理,找出能够反映众多离子信息的基础变量(正交因子),以其作为系统聚类变量;运用系统聚类法获取能代表各地下水子系统水化学特征的典型水样;使用贝叶斯逐步线性判别分析建立地下水各子系统水化学判别模型(判别函数),并对随机检验样品进行判别归属和判别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稳定性较好且切实有效的、适用于矿区地下水系统水化学分类及水源水化学判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8.
“三联式”成矿预测新进展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矿产勘查已步入数字化、定量化研究的新阶段。“三联式”成矿预测以地质异常分析为基础 ,以成矿多样性分析与矿床谱系研究为指导 ,将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 3方面定量化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矿产预测及定量评价的切入点 ,是实现“数字找矿”的创新探索。文中对“三联式”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 ,结合在固体矿产和油气资源预测评价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点论述了“三联式”成矿预测中的地质异常动态演化解析思路和“5P”靶区逐步逼近法。研究认为 :不同时期地质异常各自包含的矿产类型、组合特征与资源潜力等均有明显差异 ,应用地质异常动态演化的解析思路与方法 ,有效提取与相应成矿事件密切相关的致矿地质异常 ,是提高预测成果科学预见性的关键。并且 ,随着“三联式”成矿预测研究的不断深入 ,找矿信息由少到多 ,找矿范围由大到小 ,靶区级别由低到高 ,找矿成功概率逐步增大 ,勘探风险逐步降低。“5P”靶区圈定 ,从 1P到 5P依次研究目标内涵增大、外延减小、预测对象 (矿产种类及成因类型 )渐趋明确。  相似文献   
169.
焦作矿区突水水源判别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各含水层典型水样的化学资料,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底板突水和顶板突水的水源判别模型,以指示测试交水点水样来自哪个含水层和给出归属该含水层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0.
逐步积分法求解复阻尼结构运动方程的稳定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均常加速度法是无条件稳定的,但用它来解复阻尼振动方程时,现了不稳定现象,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探明了这种现象不是由于逐步积分算法本身有不稳定的问题,而是由于复阻尼振动方程解集本身含有不稳定子集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