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9篇
  免费   3232篇
  国内免费   3352篇
测绘学   531篇
大气科学   1153篇
地球物理   4531篇
地质学   6763篇
海洋学   2001篇
天文学   270篇
综合类   620篇
自然地理   414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571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10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81.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日本及其周围5 ̄7级地震的宽频带地震图的分析,发展通过对初至P波波形确定矩震级的技术,理论上我们把在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P波段位移作为一个挖的源时间函数,并对其积分,得到在每个台站的标量矩。我们的结果表明,对多道记录的组合,能在没有进行震源机制校正的情况下给出一个好的矩震级估计值,这个技术相当简单和稳健,因此,它将有效地对大地震可能引起的海啸进行快速评定。  相似文献   
982.
青藏块体北缘跨断层测量资料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振考  陈兵 《中国地震》1996,12(4):358-366
本文在系统整理青藏块体北缘跨断层测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变类型的划分,探讨了不同类型形变所反映的断层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983.
本文介绍了多震相的层析成像的思路和算法,通过穿透和反射走时可以同时作出2维和3维慢度(速度的倒数)重建。我们分析了在穿透和反射数据中确定速度和深度的不确定性,并认识到深度扰动对反射走时异常比慢度扰动更敏感。由不同波类型所提供的对速度和深度的约束,这个算法实际上减少了在一般反射层析成像在速度和深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并且也避免了在穿透层析成像中的不确定问题。线性化反演是通过从反射界面深度由分离速度参数进  相似文献   
984.
邢台震源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忻州─泰安人工地震测深剖面P波、S波的联合解释,得到沿剖面不同地质单元隆起区与裂陷区、震源区与非震区的速度和波速比结构.鲁西隆起和太行、山西隆起为较均匀的成层构造,地壳厚度分别为32km和40-43km,波速比为1.74.中段裂陷区构造变化较大,地壳厚度约30-33km,波速比为1.75-1.77.邢台地震区上地壳下部和中地壳出现高波速比1.77的异常,与裂陷区东的1.73形成明显的差异.由此推测,地震的发生不仅与震源区的构造有关,更主要是与震源区岩石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85.
根据物理学中非均匀的混合气体的理论,本文得出了一个水汽相对运动方程和一个比湿方程。前者显示自由大气中的水汽会由于比湿、气压、温度分布的空晨不均匀和受力不等而产生相对于干空气的运动。这个方程还可以说明大气中层状云多,锋面附近、低压区、台风区多雨和台风眼中无雨等现象。比湿方程可用于计算由上述相对运动导致的空气比湿的变化。而承认本文提出的物理模型也就要求对已有的大气水分环流和降水机制作重要修正。  相似文献   
986.
不同温压条件下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瑞  卢民杰 《地震地质》1996,18(3):259-265
对以岩浆岩为主的岩石类型进行了不同温压条件下弹性波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的物质组成是决定弹性波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以岩浆岩为例,由酸性到基性波速呈增加趋势;(2)岩石中弹性波的传播速度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一般说来,随温压条件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987.
陈祥熊  袁定强 《地震学报》1996,18(2):145-155
根据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MS7.3地震的震源机制、余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该次大震的震源破裂特征,论证了该次地震属大陆架板内地震性质,并依据该区域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历史地震活动性特征,论述了北西向地震活动带的活动特点,并对东南沿海地震形势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88.
青藏高原Q值结构反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平  曾融生 《地震学报》1996,18(2):208-214
利用中美合作在青藏高原布设的11台PASSCAL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的瑞利面波资料,测定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周期为10~130 s范围内的平均瑞利波相速度和衰减系数R;反演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的平均S波速度结构和Q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区平均Q值偏低,并在地壳中存在地震波强吸收层.地壳中的低Q层(Q=93~141)位于16~42 km的的范围内,它与S波低速层(21~51 km)基本一致.从地壳下部63 km后,Q值由114随深度逐渐低至上地幔180 km处的34.由地壳内低速层与低Q层相对应可以推测,在该深度范围内可能存在岩石的熔融或部分熔融现象.在反演的S波速度结构中,地壳的平均厚度为71 km,51 km处的下地壳存在一明显的速度界面,96~180 km处的低速层(4.26 km/s)可能与软流层相对应.   相似文献   
989.
本文的主题是,研究是否可由尾波测得特定场地的S波响应。我们使用了南加州4个TERRA地学透镜台观测到的1992年半德期和大熊地震的余震的记录。由于TERRA地学透仪的大动态范围,所记录的S波具有宽频带响应,而尾波的持续时间也长。  相似文献   
990.
范家参  费维水 《地震研究》1996,19(1):95-118
本文用具有非线性Rayleigh阻尼的断裂动力学的控制方程组或方程来研究水平强震地面运动或垂直强震地面运动,并得出其解析解,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本文得出的结果与任意选择的两个强震记录是很相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