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有效增长,本质上并不取决于投资或出口驱动,而取决于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增长等核心内生变量。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新一届政府上任满一年,若以数据衡量的经济成绩单,显然不乏亮点。但在李克强总理看来,经济增长向提质增效的轨道切换,才是诸多要务之首。事实上,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一直在对体量巨大但问题缠身的宏观经济体系进行全面体检,而从体检结果来看,显然无法令人乐观,无论是积重难返的产能过剩问题,还是地方债和影子银行风险,抑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调控,乃至国资改革等等,无一不是极为棘手的高难度命题。  相似文献   
32.
基于PCA和LOGIT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维度网络数据进行多类攻击行为检测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PCA和Logit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通过PCA对网络数据降维、简化数据集和多项式Logit模型实现对不同攻击行为的识别并判别其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在网络入侵识别上具有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为了提高加密算法的性能,设计一种基于改进型参数切换混沌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根据符号逻辑映射序列自适应选择正弦、余弦或帐篷映射生成参数切换混沌随机序列。选取与行数、列数等长的混沌序列排序生成混沌有序索引值作为行列置乱索引,依次对图像按行、列进行置乱,将剩余混沌序列扩展后与置乱的图像像素按比特进行异或加密得到加密图像,提高密钥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密钥空间较大,能够较好地抵抗攻击。  相似文献   
34.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地物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物回波对雷达数据应用会造成负面影响,是影响定量降水估测等产品精度的重要因素,识别并剔除地物回波是雷达基数据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在现有S波段雷达地物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长治、哈尔滨两部CINRAD/CC雷达2011年观测数据,对C波段雷达地物回波特征进行分析,改进识别参量的隶属函数,建立适合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地物识别方法 (MCC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S波段及C波段雷达地物回波与回波强度有关的参量分布较为相近,与降水回波的参量分布有明显区别;S波段雷达地物识别方法中与回波强度有关的参量可用于C波段雷达地物的识别,与速度有关的参量中仅中值速度可用于C波段雷达。通过统计分析与个例分析,相对于现有S波段雷达识别方法,MCC方法可显著提高C波段雷达地物回波的识别正确率,并可减少层状云降水回波的误判。  相似文献   
35.
以TGP超前地质预报理论和实际工程资料为基础,运用信息化逻辑方法对TGP二维与三维地质预报成果进行分析对比,主要从预报地质构造的位置、规模、围岩级别和产状四个成果比较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结果表明,对于隧道前方岩性无明显差异的围岩,二维与三维的地质预报结果基本相同;对于与隧道斜交的地质构造,二维与三维地质预报在构造产状预报结果上相近,但二维地质预报在围岩级别预测方面有利,三维地质预报在规模和位置的预报方面有利;对于与隧道激发炮孔连线一侧边墙不相交的地质构造,二维与三维地质预报结果基本不同,且三维比二维的地质预报结果有利。  相似文献   
36.
曹小曙 《地理科学》2022,42(1):31-42
人类关键区是人类社会进入人类世时代,人类所创造的地表景观在地理圈层中的特征区域。人类近万年历史对人地关系的认知可分为人类文明与地球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空间行为与土地利用3个层级。人类关键区具有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地方尺度以及社区尺度。全球尺度的人类关键区可划分为建成区、农业区、生态区、裸露区。人类关键区未来的研究主要包括人类关键区的识别,人类关键区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人类关键区耦合机理与动力机制,人类关键区地理模拟(器)与调控决策。人类关键区的提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地理科学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7.
提出一种解决卫星监测调度的优化算法,将卫星监测调度问题描述为一个混合逻辑动态优化问题。将所研究的监测调度问题分为单卫星监测及多卫星协同监测的情形。在单卫星监测情形中,将卫星监测多个区域的过程描述为一个事件触发的过程,提出区域不确定度的概念来描述地面区域未被监测的时间。通过混合逻辑动态优化方法,求得使所有区域不确定度最小的多区域监测序列。在多卫星协同监测情形中,将多卫星在任务区域内的协同监测过程描述为多个不同步的事件触发过程,引入协同机制,避免了星间的决策冲突,通过混合逻辑动态优化方法,实现任务区域的高效率监测。仿真结果说明了通过本文提出的卫星监测调度方法可以保证任务区域内每个子区域被监测的时间间隔尽可能小,同时保证事故多发区域被监测的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38.
提出一种基于描述逻辑的地理本体融合方法。首先约定两个本体当中的等价概念作为基于规则的逻辑推理起点,再分别从直接推理与传递推理角度讨论了本体概念、角色及其相互间的等价、蕴涵、重叠与相离等匹配关系,依次将一个本体中的概念与角色逐渐并入另一个本体中,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融合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目前GIS系统海量数据分幅存储与管理造成的地理要素在图幅边缘产生的缝隙问题,结合拼接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兼顾空间位置关系和属性特征的拼接方法,并基于ArcGIS Engine 10以及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的开发环境实现了该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很好地实现了数字地图的逻辑拼接。  相似文献   
40.
论构建以词根为核心的英文词汇逻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词根为主线,从语源学的角度,揭示了词根与单词涵义,词根与词缀相结合的规律,阐述了构建以词根为核心的英文词汇逻辑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