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80篇
海洋学   475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3篇
  1940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2篇
  1925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受河流沿岸工农业发展以及人口急剧增加影响,小清河河口及邻近海域受到严重污染。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作为小清河河口及邻近海域重要渔业资源之一,承受着巨大的捕捞和生存压力。为了掌握口虾蛄种群在该区域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于2020年6—10月在小清河河口及邻近海域采集口虾蛄生物样本,进行了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216条长度为655bp的COI基因片段,共定义90个单倍型,63个多态位点,其中包括59个转换位点,1个颠换位点和3个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700和0.0051。与其他海域相比,小清河河口种群遗传多样性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同时遗传结构分析发现黄渤海与东海及南海分布的口虾蛄种群遗传变异较大,但黄渤海海域内遗传变异较小。通过本研究基本掌握了小清河河口及邻近海域口虾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也可为口虾蛄资源管理以及种质资源库建立等提供科学的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珠江口悬浮泥沙水质采样数据及高光谱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回归机(SVR)、随机森林(RF)悬浮泥沙反演模型,结果发现模型预测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RF、ANN、SVR。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珠江口悬浮泥沙反演,结果得到珠江口岸悬浮泥沙浓度呈现西高东低,从近岸到离岸逐渐递减趋势。主要是由于珠江口地形为喇叭形,在季风和潮汐共同作用下,珠江口顶部区域受潮汐和风向混合作用强烈。在远离珠江口顶部区域地形较为开阔,各支流径流的悬浮泥沙汇聚堆积在珠江口西南区域,导致珠江口西南区域悬浮泥沙浓度高。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究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以1985—2020年间辽河口湿地4期遥感影像为对象提取湿地典型景观。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35年间辽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利用水文连通性指数评估湿地水文连通性;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探究景观格局演变驱动下湿地水文连通性变化。结果表明:芦苇田、水稻田和养殖场景观趋于破碎、形状不规则、景观格局分散;翅碱蓬和河流较破碎;滩涂边界形状趋于复杂,景观格局更聚集和紧凑;建筑景观形状趋于规则,但较离散。湿地水文连通性较差,且逐期降低。河流景观景观类型的比例指数(PLAND)与可能连通性指数(PC)呈显著正相关,滩涂景观的散布与并列指数(IJI)与PC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4.
宋忠宝 《矿床地质》2014,33(4):885-886
正由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宋忠宝研究员与长安大学姜常义教授主持完成的地质调查专项——"青海省岩浆岩时空分布与成矿作用研究",历时3年,于2013年正式结题。该项目在镁铁质_超镁铁质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硫化铜镍矿床的认识上有了大的突破。项目总结出青海省境内柴达木地块周缘的硫化物岩浆矿床和部分氧化物岩浆矿床的直接围岩均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明确了有利找矿的地质单元,从而缩小了今后寻找同类矿床的地域范围,增强了工作部署的针对性;结合长期的野外调研,明确了柴北缘高压_超高压碰撞造山  相似文献   
995.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是中国著名的大型铅锌矿床。在凡口矿区新发现有类似奥陶系岩性的地层,与寒武系一起构成矿区的浅变质基底,其δ13CV-PDB值为-6.5‰、δ18OV-SMOW值为14.9‰,在矿区各地层中最小,受热液作用影响最弱,主要受岩性影响。由深至浅,泥盆系地层的δ13CV-PDB、δ18OV-SMOW值逐渐增高、87Sr/86Sr值逐渐减小,该段岩层的主赋矿层位(D2d和D3t)δ13CV-PDB接近零,δ18OV-SMOW在18‰左右,稳定同位素的变化除受岩性影响外,主要受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的影响,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石炭系(C2ht)白云岩的δ13C平均值为2.17‰,δ18O平均值为21.9‰,与其他层位性质明显不同,为矿区的盖层。  相似文献   
996.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苏海图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东昆仑西段昆中断裂以北的北昆仑变质基底中发现了呈构造透镜分布的榴辉岩及其退变质的榴闪岩,沿小灶火-苏海图-夏日哈木-拉宁灶火断续延伸长达20km.榴辉岩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大部分已退变为榴闪岩,由峰期变质矿物组合石榴石+绿辉石+金红石+钛铁矿和后期退变矿物组合普通角闪石(绿色)+斜长石组成,石榴石边缘发育似针状普通角闪石及微粒状斜长石组成的后合成晶结构,形成宽0.15~1cm的"白眼圈"结构.石榴石成分为Alm52-53And4.2Spess0.7-1.2Gros21.7-22Pyrope19-20,绿辉石中硬玉分子量30.14mol%~37.7mol%.估算榴辉岩相变质温压条件P≈20kbar、T≈660~700℃,榴闪岩相退变温压条件P≈7kbar、T≈550℃,岩石经历了明显的降温降压过程.榴辉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具有扇形分带或"杉树叶"结构,17颗锆石Th/U极低,在0.007~0.09之间,其(LA-ICP-MS)U-Pb年龄411.1±1.9Ma代表了榴辉岩相峰期变质年龄,结合区域构造岩浆事件,确定本次高压变质的峰期时代为晚志留-早泥盆世,其形成可能与大规模的陆-陆碰撞事件有关,这一发现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山西吕梁山地区界河口岩群(后文简称界河口群)主要由一套变质砂泥质岩石组成,含有一定量的条带状大理岩、斜长角闪岩等。利用LA-ICP-MS对位于关帝山西榆皮、娄烦县杜交曲及云中山三角镇地区的含石榴黑云二长花岗片麻岩(12LL05-1)、片状黑云母石英岩(12LL09-2)和含石榴钾长石英岩(12LL15-1)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的二长花岗片麻岩(12LL05-1)岩浆结晶年龄为1941±28Ma、片状黑云母石英岩(12LL09-2)碎屑锆石最小的峰值年龄为2519.5±6.7Ma及含石榴钾长石英岩(12LL15-1)碎屑锆石2个峰值年龄2143±15Ma和2599±11Ma。根据岩石组合和同位素测定结果推测,关帝山西榆皮地区的界河口群与界河口-汉高山一带的界河口群可以对比,沉积时代在1.94Ga之前;娄烦县杜交曲一带的界河口群可与五台岩群相对比,属新太古代;云中山三交镇一带的界河口群可与野鸡山群或岚河群相对比。沿岚县-方山-吕梁一线存在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倾向NNW-NWW,表现为右行剪切的运动学性质,将吕梁山区近EW向构造带改造为NNE向。  相似文献   
998.
9月30日,国庆前夕,秋高气爽,山西省垣曲县中心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的场景中,中国·垣曲第三届观赏石推介会上,垣曲县县政府领导高兴的接过山西省观赏石协会授予垣曲县为"梅花石之乡"的牌匾(晋石协[2014]6号《关于批准垣曲县为"梅花石之乡"的通知》)。这是垣曲县的荣誉也是山西省的喜事,更是广大石友、石农和石商期盼已久的大事。"梅花石之乡"的命名可以使梅花石作为山西知名品牌迈向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999.
对珠江口和南黄海近海海域1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67种元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两海域近海表层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通过两海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近海沉积环境特征。通过总结两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可以发现,近海海域总体上以陆源沉积为主,除Ca和Sr之外,大多数元素表现出明显的亲陆性。珠江口海域和南黄海海域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对比研究显示,前者相对富集As、Cd、Hg、Sb、Sr、Ca、Rb、C,后者相对富集Al2O3、Zr、Hf、Sc、Rb、Ga、Cs、V、Co、Cr、Cu、Mn、Ni、K2O、Na2O、B、Ba、I等。与上地壳相比,Ag、As、Bi、Hg、Li、N、Pb、Sb、Se、Cl、Br、I在两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均发生明显富集;Mo、Sn均呈现分散趋势;Sr、CaO在南黄海海域明显贫化,K2O、Na2O、Ba则在珠江口海域表现出贫化;其他元素与上地壳元素丰度相近。  相似文献   
1000.
首次在陕西省镇安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地层中发现了铌(钽)金红石矿化层,该层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第一岩段(C-s1)中的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片岩层中,严格受层位控制,延伸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