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52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1782篇
海洋学   230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3篇
  1934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珠江口盆地荔湾井区珠江组深水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沉积为主,同时夹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逃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遍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岩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泥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遭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陆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沉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12.
针对现行工程设计和数值分析中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大多依经验确定并取定值的缺陷,对非饱和含浅层气砂土的K0取值问题开展系统的室内K0固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气砂土K0值并非常数,砂土的含水率和密实度均对其有影响;其值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实度相对于含水率对K0的影响更为显著;工程设计中取松散饱和状态下砂土的K0值是偏于保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13.
本文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论述了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复杂扇体油藏评价思路与方法。分析了陡坡带特殊性及复杂性,针对复杂扇体油藏精细等时地层对比、控砂机制、有效储层划分和油气分布的纵向分带性提出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形成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勘探技术流程,在东营凹陷乃至济阳坳陷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14.
渤海PL油田是位于渤海湾盆地的大型河流相油田,在其注水开发过程中,亟需准确认识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砂体连通性,以便优化和调整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针对油田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上薄砂体发育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压力、水淹等生产动态资料及相位转换后赋予地质意义的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砂体的连通性,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早期以地质及测井资料确定的砂体连通性分析成果,并引入注采连通率概念,用来定量表示井组范围内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砂体的连通性.该套方法在PL油田注水优化及井网调整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其它河流相注水开发油田井组范围内井间砂体连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15.
临南洼陷带沙四段滨浅湖滩坝相成因的砂体广泛发育,近年来已成为该区十分重要的勘探后备阵地。但该区火成岩发育,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滩坝砂的分布发育不清,不利于勘探部署。在深化研究沙四上亚段古地貌、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频谱分解等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分辩率,综合利用了正演及属性分析等技术,对滩坝砂岩的发育范围进行了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该层系油藏的勘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16.
本报讯 为从根本上杜绝私采乱挖砂石资源现象发生,克山县国土资源局从源头抓治理,清查私采乱挖砂石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217.
对具典型三层构造的西太平洋海山群富钴结壳样品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研究,获取了富钴结壳从内层致密层、中间疏松层到外层较致密层的生长时代:CM1D03为晚古新世-早始新世、始新世中期、中中新世-更新世;CM3D06分为晚古新世-早始新世、中始新世-晚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对富钴结壳壳层的甾烷系列分子(C27、C28、C29)进行了检测并计算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块富钴结壳的甾烷分布构型在结壳生长时代上具有一致性:晚古新世-早始新世,呈反"L"型分布;中始新世呈C27优势的"V"型分布;中新世-更新世呈C29优势的"V"型分布。甾烷分布构型的变化与古海洋环境演化造成的海底甾烷输入波动有关,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钙质超微化石和分子化石地层学划分方法在富钴结壳层主要生长时代及生长间断的界定上具有一致性,可以用于富钴结壳的地层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218.
薛卫冲  徐强  柯霖 《江苏地质》2014,38(2):314-318
卢瓦斯砂金矿位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卢瓦斯河道及一侧阶地。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喜马拉雅—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火山活动带之东段。依据该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貌特征、地质特征、重砂矿物组合,初步认定该矿属近源型冲积型砂金矿,其砂金的物质来源于萨温河上游含金地质体,特别是火山碎屑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和硅化脉。该砂金矿聚集于河道河漫滩及一级、二级河谷阶地中的泥、砂、砾等现代沉积物中。矿体产状受河流及两侧地形、地貌控制。  相似文献   
219.
将砂与黏土按不同比例干重量均匀混合制成砂-黏混合土,进行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含砂量和试验围压对混合土初始切线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砂量小于50%时,可以认为混合土初始切线模量与含砂量无关。含砂量大于50%小于80%时,初始切线模量随含砂量增加呈线性趋势增长。通过把含砂量参数引入到初始切线模量中对Duncan-Chang模型进行修正,使修正后的模型能够描述含砂量小于80%时混合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当含砂量超过80%,混合土呈应变软化型,随含砂量的增加,初始切线模量逐渐保持稳定,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变左移,可应用软化模型对其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描述。围压对混合土应力-应变关系有很大影响,在双对数坐标中,随试验围压的增大,初始切线模量呈线性趋势增长。  相似文献   
220.
对云南、海南、江西、湖北、河南、新疆、浙江、山东、辽宁等27个省185个典型金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重砂矿物对金矿具有良好的响应,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白铅矿、辰砂等对寻找金矿具有指示意义。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反映出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不同,斑岩型金矿床的标型指示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重晶石+闪锌矿+白铅矿+金红石,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的标型指示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辉锑矿+毒砂+雄(雌)黄,而造山型+矽卡岩型+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标型指示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辰砂。不同区域的金矿床反映出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也各有差异,闪锌矿为南方各省金矿床的特征矿物,辰砂和白钨矿为北方地区金矿床的特征矿物,重晶石和白铅矿为西部地区金矿的特征矿物。综合研究认为,自然重砂具有直接找矿和指导找矿的作用,按照特定成因类型和区域金矿床所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对建立矿床找矿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