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于蓬莱19—3地区物源存在一定的分歧,通过对蓬莱19—3地区新近系砂岩碎屑轻矿物、重矿物、粒度分析、砂岩展布特征、地震资料及动态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物源主要来自于东边。结合物源及藻类分析认为蓬莱19—3以西存在一定的水体,明下段表现出浅水三角洲窄河道绫罗分布的特征,而馆陶组以辫状三角洲平原为主。建议在油田地质油藏研究过程中考虑物源及沉积相,完善产液结构,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渤海PL油田是位于渤海湾盆地的大型河流相油田,在其注水开发过程中,亟需准确认识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砂体连通性,以便优化和调整注采井网,提高采收率.针对油田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上薄砂体发育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压力、水淹等生产动态资料及相位转换后赋予地质意义的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砂体的连通性,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早期以地质及测井资料确定的砂体连通性分析成果,并引入注采连通率概念,用来定量表示井组范围内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砂体的连通性.该套方法在PL油田注水优化及井网调整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其它河流相注水开发油田井组范围内井间砂体连通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汞测量用于地震预报研究实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对1986—1988年先后在云南、北京、四川开展水汞测量的8个测点汞量变化与10次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的大量数据表明:水中汞测量受干扰少、正常情况下背景稳定、在地震前反应灵敏、变化幅度大、异常易于识别,汞量测量将成为短临预报的有效新方法。本文将介绍这一批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4.
砂质辫状河内部不同级次的构型模式,特别是心滩坝及其内部夹层的构型特征尤为重要,直接控制了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富集与分布。采取现代地质调查与地下地质解剖相结合的思路,以渤海海域P油田为例,分别从辫流带、心滩坝及心滩坝内部夹层三个级次,探讨了砂质辫状河构型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辫状河道具有三种充填样式,且以砂质充填为主,心滩坝与辫状河道呈"宽坝窄河道"的分布样式;坝内落淤层具有穹窿式和水平式两种分布样式。此外,从5级至3级构型单元逐步细分,通过三种识别标志划分单一辫流带,平均宽厚比约178;心滩坝辫状河道宽度与心滩坝宽度比约为1:3.8,心滩坝宽度与长度比约为1:2.2;心滩坝内部单期落淤层近水平分布,多期之间互相平行,一般2~4个。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要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存在差异性。对于辫流带级次,层间隔层直接控制剩余油分布;心滩坝级次泥质半充填河道底部砂体连通,侧翼上部水淹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受落淤层和物性界面的影响,心滩坝内部剩余油主要呈"分段式"富集在落淤层下方垂积体的顶部和水驱较弱的边部。该成果在油田老区综合调整方案和新区开发方案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也在调整井部署,尤其是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等方面,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上河流相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如何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渤海 PL油田河流相砂体的储层特征和水淹特征,通过数模机理研究落实了油田水淹厚度系数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渗透率级差之间的量化关系,并以该量化关系为指导,预测出井点水淹厚度系数和水淹厚度,进而根据各井点水淹厚度进行了等值线图绘制,利用水淹厚度图对小层平面、层内剩余油进行了定量预测。经过10口新钻调整井的验证,剩余油厚度预测误差一般小于30%,具有较高的吻合率。   相似文献   
6.
测汞技术在地震监测及减灾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七、测汞技术在地震监测及减灾领域的应用1.研究现状测汞技术用于地震研究领域只有10年的历史。1984年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三室在新疆开展了测汞技术及氢射气在地震监测及减灾方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地下核爆破、水压致裂手段,观测地下水、土壤中的汞量和断层气...  相似文献   
8.
申春生  张振勋 《地震》1993,(4):58-62
本文介绍一种前兆观测方法——壤中气汞定点观测。作者近年来在研究和推广水汞观测的同时,在四川、河北、北京等地开展了壤中气汞定点观测试验。在此据试验结果初步探讨壤中气汞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及应用前景,还将介绍采气、测定方法,以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冰  申春生  李林  张君博  胡治华 《沉积学报》2019,37(5):1058-1068
针对地震资料难以识别薄互层储层的难题,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动态资料,从沉积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其薄互层较发育的馆陶组分级次进行了精细分析: 1)在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古地形分析及钻井揭示的沉积环境分析,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手段去刻画可识别的薄互层组的分布,得到砂层组级次的沉积主方向、最大厚度分布位置、储层分布范围等信息;2)基于沉积环境特征及模式分析,应用测井、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砂体组合模式和类比现代河流及相似油田约束单层砂体边界,恢复了砂层组内部单层砂体级次的形成过程,最终得到单层砂体的叠置样式及连通范围。通过渤海湾P19油田实际生产资料证实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在综合调整项目中指导井位部署和优化,提高了砂体的预测精度及注采对应率。  相似文献   
10.
海上河流相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如何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渤海PL油田河流相砂体的储层特征和水淹特征,通过数模机理研究落实了油田水淹厚度系数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渗透率级差之间的量化关系,并以该量化关系为指导,预测出井点水淹厚度系数和水淹厚度,进而根据各井点水淹厚度进行了等值线图绘制,利用水淹厚度图对小层平面、层内剩余油进行了定量预测。经过10口新钻调整井的验证,剩余油厚度预测误差一般小于30%,具有较高的吻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