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96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潘自平 《贵州地质》2003,20(3):192-194
样品经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制成硝酸溶液,经巯基棉层析柱过滤富集Ag,并用2mol/LHBr溶液洗脱,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洗脱液中的Ag和滤液中的Cu,Pb,Zn。用该法测定化探样品中银和铜铅,检出限低,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2.
我国天然锌铜金属互化物的发现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金属互化物是罕见的天然合金矿物,由、铜两种元素组成。由于形成条件、环境不同及矿物中、铜元素含量不同,形成系列、铜金属互化物。经过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发现的各类型天然、铜金属互化物产出的地质特征,物理、化学及光学性质进行的系统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不同的地质体中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铜金属互化物,该类矿物主要形成于高温、还原且缺硫的条件下,多数与造岩矿物共生,而与多数金属硫化物形成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23.
吉林省土壤中有效锰、铜、钼和锌含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娟  王冬艳 《世界地质》2003,22(4):392-395
选择吉林省的五个大豆种植区(敦化、桦甸、榆树、农安、白城)、四个水稻种植区(白城、九台、延吉、梅河口)及3个草场分布区(镇赉、洮南、大安),对其土壤中有效锰、铜、钼和的含量在过去20年的变化作了比较和分析。经研究表明:吉林省土壤中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较20年前有所增高,有效钼含量总体呈降低趋势,中部部分地区和东部地区土壤有效含量降低,其余地区含量增高。空间分布东部高于中西部。  相似文献   
24.
深圳市东湖矿泉水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圳市东湖矿泉水是自然界十分稀少的锶——偏硅酸碳酸复合型矿泉水,通过对矿泉水赋存地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并结合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东湖矿泉水形成的主要控制性因素是构造作用和变质作用;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深部碳酸盐类岩石受热硅化变质而产生大量CO2气体,使得各种化学元素在含有大量CO2的地下水的溶滤作用下不断迁移和富集而形成该区地下水中良好的元素组合。在其特征成分中,偏硅酸来自裂隙渗透水的溶滤和岩浆期后热液水的作用,微量元素锶主要来源于钾长石、钙长石,则主要来自岩浆活动以及岩脉中的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并认为目前矿泉水含水层仍处于良好的地质环境保护下。  相似文献   
25.
张永康  姚俊 《岩矿测试》1996,15(2):157-159
利用Zn(OH)2的两性沉淀富集待测杂质元素,分离高含量Zn以排除干扰,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杂质元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后残留的Zn对Fe、Cd、Ni、Mn、Ag的测定无干扰;各元素之间互不干扰。加标回收率为93% ̄106%,对菱矿中几种杂质元素进行测定,结果与ICP-AES法相符,各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为4.1% ̄8.8%。  相似文献   
26.
晋北太白维山火山岩属钾质碱性玄武岩系列,产于板块内部活化带,来源于上地幔或下部地壳,被上部地壳物质混染,为壳幔源型或同熔型火山岩.火山岩与Ag(Pb、Zn)矿化关系密切,是成矿热液和矿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7.
塔一卡铅-矿区成矿类型具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层控矿床特征,该矿区的主要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C1kl^2)白云质灰岩,通过对该矿区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的分析,指出西昆仑塔卡矿区铅-矿勘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8.
红透山矿床变质岩系褶皱构造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华  李伟 《矿产与地质》2004,18(3):245-248
红透山式铜-矿床形成于太古代克拉通裂谷槽盆中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因此,矿床的空间展布严格受特定的含矿岩系所控制。槽盆构造中的岩层褶皱构造最发育,矿床赋存在具多期褶皱构造叠加的大型同倾向形褶皱内,褶皱的层间虚脱是控矿有利构造空间,可以借此预测矿体侧伏方向及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29.
热液中铅、锌、银共生分异的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元素基本性质的对比以及热力学计算分析,探讨了热液中银、铅、的共生分异机制。在酸性至近中性条件下,氯配合物是它们在热液中的存在形式,其中氯配合物最稳定;在近中性到碱性条件下,硫氢配合物占主导地位,此时,银硫氢配合物相对最稳定。温度下降、[Cr]降低、pH升高及f(O2)降低,引起银、铅、配合物溶解度减小,发生沉淀分离;对于硫氢配合物,其稳定性主要受pH及还原硫浓度的影响。因此,配合物的不同存在形式以及配合物稳定性之间的差异,使得它们对热液条件的改变做出不同的响应,从而导致了热液中银、铅、在成矿过程中的共生分异。  相似文献   
30.
新疆西昆仑塔-卡铅-锌矿区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卡铅-矿区成矿类型具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层控矿床特征,该矿区的主要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C1kl2)白云质灰岩,通过对该矿区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的分析,指出西昆仑塔卡矿区铅-矿勘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