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8篇
  免费   1364篇
  国内免费   2915篇
测绘学   356篇
大气科学   1289篇
地球物理   1336篇
地质学   4977篇
海洋学   128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28篇
自然地理   24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70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77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对常规沥青试验与评价方法和美国SHRP沥青路用性能规范(AASHTO MP1)的分析和比较,认为现阶段采用常规沥青试验与评价方法结合SHRP规范将是沥青质量控制与评价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2个RCTs,共1273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总有效率[RR=1.20,95%CI(1.15,1.25),Z=8.02(P<0.00001)]、月经经期恢复正常的发生率[RR=1.03,95%CI(1.15,1.47),Z=4.25(P<0.0001)]、经量恢复正常的发生率[RR=1.27,95%CI(1.13,1.43),Z=4.06(P<0.0001)]、改善子宫内膜厚度[MD=1.10,95%CI(0.92,1.29),Z=11.86(P<0.00001)]、减少显炎性图像[OR=0.20,95%CI(0.08,0.49),Z=3.53(P=0.0004)]、升高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SMD=3.69,95%CI(3.18,4.20),Z=14.24(P<0.00001)]、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SMD=-4.97,95%CI(-7.44,-2.49),Z=3.93(P<0.000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SMD=-1.38,95%CI(-1.68,-1.08),Z=8.99(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OR=0.34,95%CI(0.15,0.75),Z=2.65(P=0.008)]方面,均优于单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系统评价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收集数据库中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GN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11月1日。应用Note Express进行筛重和整理,运用改良版的Jadad评分表和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Stata 15.0进行敏感性和发表偏移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872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OR=3.38,95%CI(2.35,4.85),P<0.00001]、24h尿蛋白定量[MD=-0.47,95%CI(-0.66,-0.28),P<0.00001]、肾小球滤过率(eGFR)[MD=0.73,95%CI(0.67,0.79),P<0.00001]、干扰素-γ(IFN-γ)[MD=-6.50,95%CI(-10.19,-2.81),P=0.0006]、白介素17(IL-17)[MD=-63.00,95%CI(-73.68,-52.33),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对CGN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能减少24h尿蛋白定量,降低IFN-γ、IF-17水平,提高eGFR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荷兰医学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中关于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0年9月30日。依照Cochrane Handbook 5.1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13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OR=3.50,95%CI(2.41,5.10),P<0.00001];且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对用力肺活量(FVC)[MD=0.31,95%CI(0.12,0.50),P=0.002]、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MD=1.78,95%CI(1.23,2.34),P<0.00001]、FEV1/FVC%[MD=8.32,95%CI(5.79,10.86),P<0.00001]、呼气峰值流量(PEF)[MD=2.27,95%CI(0.78,3.76),P=0.003]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MD=2.42,95%CI(0.37,4.48),P=0.02];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值[MD=-44.98,95%CI(-51.92,-38.04),P<0.00001]和嗜酸性粒细胞值[MD=-0.09,95%CI(-0.14,-0.03),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过程中,加用穴位注射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ACT评分、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比值,提高生活质量。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仍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行反复验证。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多自主水下机器人(多 AUV)编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跟随领航者法的编队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和湖上试验进行了验证。将对跟随者的航向和速度控制简化成单一的速度控制,并采用多级精准速度调控方法进行编队控制。然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进行初步验证,并确定关键控制参数。最后,建立一套队形评价指标,通过外场试验验证该方法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编队控制方法在控制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均表现很好。  相似文献   
996.
可靠性试验作为可靠性工程的重要一环,是衡量产品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GJB899A《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给出了一系列统计试验方案,主要涉及定时截尾试验方案和序贯截尾试验方案。针对这 2 类试验方案的原理开展分析,根据试验方案的所需参数明确方案的确定方法,给出可靠性指标的验证方式。结合应用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用以指导工程人员根据被试产品的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可靠性试验方案,可以有效帮助研制方和订购方开展可靠性试验。  相似文献   
997.
《干旱区地理》2021,44(4):971-982
本研究提出了1种选定特定区域可以代表气象因素影响的蒸发模型(公式)的实验方法,通过结合气象因子分析,将淡水的理论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进行对比,选定合理的蒸发模型,并结合对不同溶解性总固体(TDS)含盐废水蒸发实验的结果对蒸发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含盐废水蒸发量的计算,以此为企业在蒸发塘的建设阶段及运行、管理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实验时段,蒸发与水面净辐射、气温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与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从灰色关联度来看,气象因子对蒸发的影响程度为:水面净辐射气温风速湿度;实验时段童宏良公式计算的淡水理论蒸发量为205.76 mm,为最接近当地的实际蒸发量205.51 mm,最能代表当地气象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而相对蒸发率和反映溶液组成变化的TDS大致呈线性相关,R~2达0.95,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当地估算含盐废水蒸发量的公式。本研究还从气温影响及溶液成分的角度对相对蒸发率进行讨论,认为实验值与蒸发塘实际记录值的差距是由于气温引起溶液饱和度下降导致的,而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距则是由于在计算时将含盐废水原液作为理想溶液,并未考虑溶液中各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蒸发塘选址时应注意当地的气象因素,且在蒸发塘处理含盐废水时,应及时对蒸发塘内的析出物进行处理,避免蒸发过程中TDS增大对蒸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滑坡-抗滑桩体系演化机理是滑坡灾害防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桩土相互作用是滑坡-抗滑桩体系中的关键,而位移场是相互作用的重要表征之一,因此,对滑坡-抗滑桩体系位移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以物理模型试验为手段,基于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建立大型物理试验模型,通过逐级施加荷载来模拟滑坡后缘推力,采用高速摄像机及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等获取滑坡坡表与桩顶位移数据,定量分析了体系位移场变化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在滑坡-抗滑桩体系演化过程中,坡表位移场变化呈现出很好的规律性,这为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机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北斗新一代试验星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颗北斗新一代试验星搭载了包括B1C、B2a和B2b的诸多新体制民用信号,并且为了与北斗区域系统平稳过渡而搭载了B1I和B3I两个旧体制信号。采集了来自国内的6个监测站7 d的试验星观测数据,针对信号载噪比和码伪距多路径偏差分析了新一代试验星观测数据质量。结果表明,新一代试验星信号的各项指标整体较北斗区域系统卫星更好。前者载噪比较高,虽然仍发现了部分测站数据微小的多路径波动,但通过实时相位平滑伪距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之;新一代试验星上B3I与B1I频点的载噪比最大,B2a和B2b次之,B1C的载噪比最小,且不同测站的观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新一代试验星各频点的MP基本相同,但B2a、B2b和B3I频点MP的RMS明显小于B1I和B1C频点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FY-2E云导风的算法改进及其在GRAPES中的同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14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全面改进了风云二号卫星云导风产品算法,为评估算法改进后FY-2E云导风资料对我国GRAPES数值模式同化和预报的影响,根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2013年8月算法改进前后的FY-2E红外通道云导风资料,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观测分布及偏差特征,并利用GRAPES全球模式进行了一个月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后的FY-2E红外通道云导风观测数量明显增加,观测误差在600~200 hPa有所减小,风的平均偏差在高层减少,更满足正态分布;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北半球和东亚地区风场在300~150 hPa分析中改进显著,风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少;预报结果显示500 hPa高度场预报距平相关系数略提高,均方根误差略减小;说明改进算法后的FY-2E红外通道云导风对GRAPES数值模式同化和预报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