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The effects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sorption/desorp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in two wetland soils and one reclaimed wetland soil were investigated. DOC concentrations added were 0-600 mg/L. Laboratory incubations of sorption/desorption of DOC had been carried out at -15℃ for 10 h, and then at +5℃ for 13 h. Soil samples were refrozen and thawed subsequently for 5 cycles. Initial Mass model was used to describe sorption behavior of DO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eeze-thaw cycle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orption capacity of DOC and reduce the desorption capacity of DOC in the three soils. The freeze-thaw effects on desorption of DOC in soil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freeze-thaw cycles. The conversion of natural wetlands to soybean farmland can decrease the sorption capacity and increase the desorption capacity of DOC in soils. Global warming and reclamation may increase DOC release, and subsequently increase the loss of carbon and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  相似文献   
62.
张亚妮  符娇兰  胡宁  张英娟 《气象》2022,(2):216-228
运用降雪深度加密观测资料,求取2020年2月14日华北中部一次降雪过程的平均雪水比(snow-to-liquid ratio,SLR),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形成原因,发现此次过程SLR在东西方向上变化显著,即自北京平原地区至天津西部逐渐增大,再向东至天津东部又有所减小,京津两地SLR差别大.3h平均的SLR显示北京平原...  相似文献   
63.
横向沙丘背风侧气流重附风洞模拟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二次流在沙丘形成和形态维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沙丘迎风坡气流加速和背风侧气流分离是最常见的二次流形式。沙丘背风侧的二次流,尤其是气流分离形成的分离涡和气流重附对沙丘背风坡的塑造、沙丘间距和排列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迎风坡坡度的横向沙丘模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通过风洞实验模拟了沙丘背风侧的气流分离和重新附着。实验结果表明,当来流风速垂直于沙丘脊线时,沙丘背风侧的气流重附距离介于4\^8 H~10\^8 H之间(H为沙丘高度),最大重附距离出现在迎风坡坡度为15°的沙丘背风侧;沙丘迎风坡坡度是控制背风侧气流重附距离的主要因素,而自由风速对气流重附距离的控制作用较小。根据实验结果,还讨论了气流分离与重附对沙粒运移和沙丘形态维持的沉积学意义。  相似文献   
64.
九龙江口溯河鳗苗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5,1996年鳗苗溯河期在九龙江口采集10、15尾鳗苗标本以脊椎骨数及量度性状进行进行了比较,确定九龙江口溯河鳗苗有三种,即日本鳗鲡,花鳗鲡和西里伯斯鳗鲡,西里伯斯鳗鲡为中国大陆沿海首次报道。文章对三鳗鱼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讨论一些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65.
66.
杨建松 《贵州气象》1999,23(4):31-33
根据烤烟膜内直栽的微气象特征,即:烟穴内温度日变化趋势与大气候基本一致,日振幅差异悬殊,结合遵义市气候特征和烤烟生长特点,讨论了该市烤烟膜下直栽的安全和长阶段,高温烧苗阶段的气候指标和破膜放苗的最晚界限日期。  相似文献   
67.
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的丝状体成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6年6月-1997年5月,在采用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的丝状体(A)和野生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的叶状体果孢子(B),分别接种贝壳丝状体,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壳孢子成熟,放散条件、大小及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的壳孢子较小,人,放散温度为10℃;幼苗的长度在10-22℃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幼苗的形态与温度无关,在15-20℃放散单孢子,B的壳孢子较大,成熟较容易,放散温度为14℃;  相似文献   
68.
安徽明光凹凸棒土盐酸改性前后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孔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代伟伟  刘义新 《矿物学报》2005,25(4):393-398
为改善凹凸棒土的表面性能,提高其实用价值,采用6mol/L的盐酸溶液对安徽明光凹凸棒土进行浸渍和离子交换处理。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荧光光谱(XRF)、BET-比表面积分析(BET-SSA)及全孔分布等研究手段来观察凹凸棒土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盐酸改性处理可使凹凸棒土内部细长而致密有序的晶束被打断、破碎和分散,微晶表面粗糙度增大;杂质如钙、镁、锰被大量去除,这可能与这些杂质在凹土矿物中的存在形态有关;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分别增至原来的2倍多和近2倍,中孔容积从0.092cm^3/g增加到0.148cm^3/g,而平均孔径从19.29nm减小到16.46nm。由此认为,经过6mol/L的盐酸处理,改性凹凸棒土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9.
过氧化氢酶在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烟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所需试剂种类少、操作简单、测定快速。标准曲线相关性好,样品测定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高,测定结果与高锰酸钾滴定法呈极显著相关,说明方法准确可靠。本方法稳定时间至少在5 h以上,稳定时间长有利于大批量的样品分析测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定过氧化氢浓度与高锰酸钾滴定法无显著差异,说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标定过氧化氢浓度可行,既可简化操作和节省时间,又能降低分析测试成本。因此本研究为植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的分析测定方法。对两种烟苗叶片的测定表明,楚雪26烟苗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楚雪14,烟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半叶>全叶>下半叶,说明烟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受不同烟苗品种影响,且过氧化氢酶在烟苗叶片分布并不均匀。  相似文献   
70.
作者进行了自然海区潮间带密集型的细基江蓠采孢子培育幼苗的试验。1988年和1989年在每平方米的苗圃上随机取样,各得1.77公斤和6.25公斤长10厘米以上的江蓠幼苗,可以满足在20倍的浅海面积进行浮筏式夹苗栽培之用。相当于农业上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两倍效果,解决了群众在自然海区潮间带培育细基江篱幼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