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美洲黑石斑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了美洲黑石斑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美洲黑石斑鱼含肉率平均值为(73.71±1.93)%,肌肉(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9.09±1.34)%,(6.14±1.76)%,(71.86±1.58)%和(1.32±0.17)%;美洲黑石斑鱼肌肉中被测出的常见氨基酸(色氨酸未测定)有17种,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占鲜体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7±0.21)%,(1.84±0.08)%和(10.15±0.31)%,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0.26±1.13)%(鲜样)。谷氨酸(Glu)含量占鲜体质量的百分比最高,为(3.27±0.16)%,其次是天冬氨酸(Asp)和赖氨酸(Lys),胱氨酸(Cys)含量占鲜体质量的百分比为最低,仅为(0.27±0.01)%。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占干样的(29.32±0.14)%。鲜样的美洲黑石斑鱼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为40.82%,干样的为40.81%;鲜样的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为81.48%,干样的为81.43%,其构成符合FAO/WHO的标准。同时计算出的美洲黑石斑鱼肌肉蛋白质氨基酸评分(AAS)均大于1,化学评分(CS)均大于0.7,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达到91.18,高于多数海产经济鱼类,说明它能为人体提供大量必需氨基酸,且其组成接近人体的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美洲黑石斑鱼肌肉中主要含有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7种,含量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38.66±1.22)%;不饱和脂肪酸(UFA)9种,含量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61.36±0.98)%,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EPA和DHA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9.02±0.59)%和(11.73±0.43)%。-ω3族与-ω6族PUFA总量的比值为5.30。分析表明,美洲黑石斑鱼肌肉含肉率高,含有较多的粗蛋白和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是一种优质蛋白源;美洲黑石斑鱼肌肉富含PUFA,尤其是EPA和DHA含量丰富,并且∑n3/∑n6值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良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62.
对波纹巴非蛤肉进行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表明,其贝肉的粗蛋白含量为70.6%(干基);蛋白质营养价高,氨基酸价为85(第1限制氨基酸为Trp)并富含Glu(100g样品中2.2g;以下单位同)、Asp(1.47g)等呈味氨基酸及提取物成分,Ca、Fe等无机质含量丰富,波纹巴非蛤肉以30%的比例添加到蛇鱼糜中,可制得具有贝类风味,色泽弹性良好的“花甲螺丸”。  相似文献   
63.
湛江海域6种常见经济海藻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采自湛江海域的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日本沙菜Hypnea japonica、鱼栖菜Acanthophora sp、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平卧松藻Codium repens、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等6种经济海藻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是这些海藻的主要营养成分,占藻体干重的42.81%~66.11%,平均为55.93%;粗蛋白含量6.63%~11.13%;粗脂肪含量最低,除网地藻D.dichotoma(2.85%)外,其余5种皆不足藻体干重的1%;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在种间差别较大;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磷、铁和锌分别在平卧松藻C.repens、网地藻D.dichotoma和鱼栖菜Acanthophora中占藻体干重的0.093%、0.13%和0.0055%;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Thr、Val、Ile、Leu、Phe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FAO标准;不少种类中汞、镉、铅、砷等含量超出我国食品卫生标准。海藻体内的营养成分含量因海藻种类和生长海域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64.
对舟山东极岛潮间带野生黄口荔枝螺Thaisluteostoma Holten和疣荔枝螺T.clavigeraKuster软体部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螺的蛋白质质量分别占各自湿质量的(20.24±0.016)%和(19.16±0.004)%,粗脂肪质量分别占各自湿质量的(1.28±0.03)%和(0.86±0.010)%,糖分质量分别占各自湿质量的(2.11±0.005)%和(1.93±0.003)%;在两种螺的蛋白质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每100 g软体部干品的氨基酸质量疣荔枝螺为68.14 g、黄口荔枝螺为60.17 g;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与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值疣荔枝螺为37.48%,黄口荔枝螺为35.57%;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与非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值疣荔枝螺和黄口荔枝螺分别为56.28%和55.20%,其必需氨基酸模式基本接近FAO/WHO的优良蛋白质理想模式;在粗脂肪中各检测出1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比例高;软体部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由此可见,两种螺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65.
66.
中国正式履行WTO协议已经一年,与测绘行业相关的领域也渐次开放,测绘行业限制性开放写进了最新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测绘行业已经站在开放的起跑线上,如箭在弦。面对测绘行业基于入世的种种疑惑与担心,本文在全面考量测绘行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WTO规则中对我国测绘行业开放要求的相关条款,综合分析了中国入世所带给测绘行业的机遇与挑战,详细梳理了测绘行业现存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测绘行业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7.
指标的概念具有限制性。在建房后面加上指标,限制了建房数量,却滋生了腐败因素,产生了一批批“建房贫困户”。2003年。迁安市国土资源局打破了指标的限制。放开了非耕地建房指标。从而扭转了整个局面。  相似文献   
68.
3种塘鳢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褐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Bleeker)、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Temminck et Schlegel)和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us)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含肉率以褐塘鳢为最高(51.26%),其次是尖头塘鳢(47.08%)和线纹尖塘鳢(42.53%)。3种圹鳢的蛋白质、灰分和水分含量基本一致,但粗脂肪的含量差异较大,最高为尖头塘鳢(0.33%),其次是褐塘鳢(0.23%)和线纹尖塘鳢(0.13%)。必需氨基酸含量大小依次是褐塘鳢(8.92%)>尖头塘鳢(8.83%)>线纹尖塘鳢(8.53%)。呈味氨基酸含量大小顺序是尖头塘鳢(7.72%)>褐塘鳢(7.65%)>线纹尖塘鳢(7.45%)。可见,三种塘鳢肉味鲜美、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经济性状较好,值得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69.
A cruise was conducted from late August to early September 2004 with the intention of obtain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including the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subjects. Water sampl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otal phytoplankton species richness was 137. Of them 81 were found in Bacillariophyta and 48 in Pyrrophyta, accounting for 59.1% and 35.0%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ell abundance of surface water samples was 8.8×104 cells L-1, with the maximum, 102.9×104 cells L-1, encountered in the area (31.75°N, 122.33°E) and the minimum, 0.2×104 cells L-1, in (30.75°N, 122.17°E). The dominant species at most stations were Skeletonema costatum and Proboscia alata f. gracillima with the dominance of 0.35 and 0.27.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bvious stratification of cell abundance and dominant species was found in the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of 5, 18 and 33. Shannon-Wiener index and evenness of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 presente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ell abundance, with the optimum appearing in (30.75°N, 122.67°E). According to the PCA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elevated nutrients of nitrate, silicate and phosphate through river discharge we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phytoplankton bloom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70.
飞柔鱼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斜坡海域 ,在水深 40 0— 599m海域栖息密度较高。用深海拖虾网捕捞 ,5— 6月份密度指数较高 ,白昼的密度指数高于夜晚。估算调查区内的资源量超过 550t。产卵期为 6— 1 0月。营养成分测定表明 ,它是值得开发利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