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4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江流域禁捕为全局计、为子孙谋,但在禁捕后却存在非法捕捞的问题,尤其在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江入海口处尤为严重,阻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基于现实层面的矛盾,文章选取24份国家层面、30份地方层面有关长江入海口“打击非法捕捞”的政策文本,对政策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入海口打击非法捕捞政策系统协调性较好,但存在部分不协调问题。文章创新性提出政策系统协调性整合框架,从公共政策视角为长江入海口非法捕捞问题的治理提供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72.
滕玲 《地球》2019,(6):10-17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海洋。然而,由于过度开发,非法的、未经授权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破坏性的捕捞方法等,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和重要的渔场正遭破坏。为了人类的未来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人们提高对海洋重要性的关注,2008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63届会议将每年的6月8日设为“世界海洋日”。  相似文献   
73.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出台了许多海洋捕捞相关政策。文章从投入控制制度、产出控制制度和技术控制制度3个角度出发,以捕捞许可制度、捕捞限额管理和伏季休渔制度等政策为重点,通过整理1980—2017年浙江省渔业经济的相关资料,从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海洋捕捞产量、渔业劳动力数量变化3个方面,深入分析浙江省海洋捕捞现状,提出了完善现有的海洋捕捞政策、加强渔业执法管理力量、加强普法宣传、建立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体系、帮助捕捞从业人员转产转业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捕捞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4.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充满了神秘色彩,但也受到气候变化、塑料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巨大影响。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和最深的海洋。总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千米,在某些海域海地底深度能够延伸到水面以下1万多米。太平洋到底有多大?你可以想象,地球上所有陆地面积加起来,也没有太平洋的面积大。  相似文献   
75.
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依法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和违反伏休规定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开展渔船"船证不符"整治、禁用渔具整治和污染海洋环境行为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调研所获资料,综合分析涉渔"三无"船舶回潮、部分伏休政策实施困难以及渔船"船证不符"、禁用渔具和海洋环境污染整治不彻底等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整治力度和建立省内外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浙江省海洋生态修复、渔业资源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发展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占比较大;产量和产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海水养殖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关联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休闲渔业;未来我国海洋渔业应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科学延伸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渔业科技进步以及积极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促进形成"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7.
厦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变化和最适捕捞力量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振彬  颜尤明 《台湾海峡》1998,17(3):309-316
本文以厦门沿岸海域历次渔业资源和生物调查及1984-1995年渔业统计资料为背景,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变动,重点对文昌鱼、真鲷、鳓鱼、大黄鱼、蓝点斑马鲛、长毛对、中国鲎等重要经济种类资源变动的原因进行探讨,针对目前资源的变动趋向,指出了近期重点的保护对象和有开发潜力的种类,并以三种标准捕捞力量,应用了Schaefer和Fox两种剩余产量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MSY)和最知捕捞力量。估算结果MSY  相似文献   
78.
太湖鲫鱼数量变化的规律及与环境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食物组成分析和渔获物组成调查,并结合历年渔获量统计和环境监测资料,研究了太湖鲫鱼数量变化的规律、机制及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渔获物调查和渔获量统计资料均表明:近年鲫鱼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太湖仅次于鲚鱼的重要鱼类2004年渔获物调查中,鲫鱼占鱼类总重量的8.40%±2.69%,占鲤、鲫鱼渔获量的65.08%±15.47%;历年渔获量统计显示,1952-1998年鲤、鲫鱼渔获量相对稳定在1010.1±367.2 t、占鱼类总量8.89%±5.33%,1999年上升达到2547.4 t、占9.45%,2000年达到3708.7 t,占12.18%;年龄组成分析表明,鲫鱼低龄化趋势在加剧.食性分析表明:在7-12月,微囊藻占鲫鱼食物体积的83.65%-93.99%.分析认为:太湖鲫鱼以微囊藻为主要食物;富营养化加重为其提供了充足饵料,实施禁渔期、禁渔区等措施使其繁殖得到保障,捕捞强度过高导致其年龄组成低龄化、个体小型化.而太湖鲫鱼以蓝藻为主要食物,可能对蓝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9.
我国大、中草型浅水型湖泊渔业综合开发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一本 《湖泊科学》1995,7(1):85-92
长江中下游湖大多属浅水草型湖泊,长期以来渔业利用处于薄后状态,1986-1990年国家在江苏鬲湖,湖北保定湖和安徽花园湖等地组织了大,中型浅水草型的湖泊的综合开发技术,包括水大面鱼病害控制,围养区层鱼捕捞技术,水体农业模式在内的科技攻关,本文以这五年取得的成果为主,概述了我国大,中型浅水草型湖泊渔业综合开发技术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80.
我国《物权法》第123条对渔业权——养殖权和捕捞权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难以满足日常渔业活动和司法实践的需要。通过对渔业权理论存在的问题分析,论述了渔业权的概念、种类,渔业权的主体、客体、内容,渔业权的取得、转让、消灭,渔业权的期限和渔业权的保护等,提出以司法解释的方法进一步细化渔业权——养殖权和捕捞权,以完善我国渔业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