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77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东沙群岛西南海域单站潮流及温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沙群岛西南海域定点站(20°41’N,115°49’E)3个航次观测的海流、水温资料及同期的温、盐度断面资料,用谱分析方法对该站海流、水温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站海流和水温的时间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全日周期和半日周期波动的特征,潮流为不规则全日潮,主轴顺时针方向旋转。内潮为全日内潮占优,且具有间歇特征。和总流动类似,斜压运动也主要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相似文献   
972.
利用在南海东沙群岛北部至西北海域为工程目的所采集的海底地形测量、底质取样、海底底流测量资料,以及以往的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采用沉积学、构造学和海洋水动力学综合研究方法,对该区海底沙波形成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海底沙波是在目前水动力环境下所形成,为今生,海底表层沉积物为晚更新世地层受到冲刷改造的再沉积。沙波形成主要受潮流底流的水动力作用控制,并与构造抬升有关。沙波具有一定的活动性,主要由SE向NW方向移动,且活动性逐渐减弱。北区段海底沙波稳定,中区段海底沙波较稳定,它们对海底工程建设不会造成影响;而南区段海底沙波较为活动,当沙波发生较大规模移动时,对海底工程建设会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73.
基于FVCOM的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式,建立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钦州湾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得到了较以往更为精细的钦州湾K1、O1、M2、S2分潮的同潮图,潮汐最大振幅分别为112、96、50和15cm;最大可能流速的分布基本与等深线一致,龙门港附近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可达200cm·s-1;钦州湾的外湾口海域开阔,一般为旋转流,近岸海区及水道、河口等多为往复流,K1和M2分潮流椭圆长轴的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旋转方向均为顺时针,流速极值出现在龙门港区.由潮余流场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钦州湾西槽和中槽的西侧区域是其主要的出水通道,东槽和中槽的东侧区域则是主要的进水通道.  相似文献   
974.
北部湾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正交曲线坐标的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对北部湾的潮汐潮流进行数值模拟。选用不同的海底摩擦系数、海底粗糙度系数以及水平湍流摩擦系数进行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海底摩擦系数取2×10-3~3×10-3,海底粗糙度系数取1×10-3~2×10-3m,而水平湍流摩擦系数取1×102~5×103m2/s时,模拟所得潮汐、潮流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并由此对北部湾的潮汐、潮流和潮余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还给出了垂直湍流黏滞系数呈抛物型的分布特征。对该海域的水动力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该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5.
越南中部沿岸潮汐、潮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越南中部2007年夏季潮汐、潮流实测资料,对该区域的潮汐、潮流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海区为以日潮为主的潮汐过渡地带,每月有20d属日潮,10d属半日潮;2)潮流以不正规半日潮流为主,其次为不正规全日潮流,潮流运动以往复流为主;3)O1、K1、M2?、S2分潮流长轴方向集中在SW-NE之间,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4)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表层存在一沿岸形自SW向NE运动的顺时针余流场。  相似文献   
976.
山东半岛近海潮汐及潮汐、潮流能的数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电力结构单一,但地理优势显著,因此发展海洋能产业对于半岛能源结构的优化及缓解能源供应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了渤、黄海的潮流场并进行了模拟结果的验证;对潮汐和潮流进行调和分析并计算了平均潮差、大潮平均最大流速;使用近似公式计算了山东半岛近海海域的潮汐能和潮流能并进行了分级。研究表明,理论装机容量为800kW/km2的区域分布在山东半岛靖海湾以南,属于中等势能区;理论最大功率密度为0.50kW/m2的区域分布在山东半岛数个岬角、海湾处,属于中等动能区。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海洋能的初步评估,为未来海洋能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77.
潮流与泥沙数值模拟回顾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潮流与泥沙数值模拟的进展,评价分析了数学模型的多种数值解法,特别是有关二维、三维潮流数值模拟以及水沙数学模型近年来的进展,并根据目前潮流、泥沙数值模拟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8.
西朝鲜湾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与砂矿成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海西朝鲜湾是潮流流速特别高、潮流沙脊群明显发育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区,具有有利的砂矿成矿条件。为了分析其成矿特征,我们采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模拟各级波浪下潮流、海底冲淤状态和全输沙量过程,由此分析按形成时代和主要分选控制因素划定的砂矿成因型和漂沙分选方式。本区砂矿属于潮流波浪控制的现代滨海砂矿,砂矿由潮流波浪掀沙、潮流输沙、风暴浪混沙进行平面及垂直分选形成,研究区类似一个巨型砂矿分选机,分选强度有利于砂矿成矿的地区大多为0~20m海域,矿层延伸到风暴浪最大冲刷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979.
渤海开边界潮汐的伴随法反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潮汐潮流数值模拟中的一个主要难点在于开边界条件的确定。本文采用伴随法 ,由渤海沿岸 1 9个验潮站的潮汐调和常数来反演渤海海域的开边界条件 ,以实现渤海潮波的数值模拟。计算所得调和常数与实测值之差的绝对平均值 :m1 潮波振幅差为 1 4cm ,迟角差为5 0°;M2 潮波振幅差为 2 4cm ,迟角差为 5 0°。数值模拟结果正确地反映了渤海m1 和M2 潮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80.
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潮流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曲线网格技术,将ECOMSED模式应用于胶州湾的潮流和污染物COD的稀释扩散研究,建主了一个三维保守污染物COD输运的对流扩散数值模型,对胶州湾M2分潮和COD污染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存在许多大小、强弱和旋转方向不同的余流涡;湾内COD浓度东部比西部高,湾口外的COD浓度等值线成舌状分布,向东伸展;余流和COD浓度垂向分布差异并不显。模拟结果与胶州湾的实测资料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