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01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变化中的作用,采用生态毒理学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2种海洋微藻膜的损伤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增加,叉鞭金藻(Dicrateriasp.)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光合速率降低。同时,膜相对透性增大,细胞内H2O2含量上升,微粒体膜中磷脂减少,游离脂肪酸增加。表明UV-B辐射增强使2种微藻的膜受到了严重伤害,而且膜伤害的加剧与活性氧的积累和由此引发的膜脂脱酯化有关。2种微藻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而微粒体膜的MDA含量随着UV-B辐射剂量的加大显著提高。这表明UV-B辐射增强对2种海洋微藻膜的损伤可能是由膜脂过氧化和脱酯化作用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2.
脂肪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之一,也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原料。鱼类对栖息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及其本身的各个生命阶段新陈代谢的变化,必然在脂肪的代谢上有所反映。 把鱼类含脂量的变化,作为一项生态-生理学指标与鱼类的生物学状况和环境条件联系起来,在渔业生物学研究中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近20年来,许多学者已经证明,鱼类含脂量的变化与鱼类的行动、成活率和数量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饵料保障的较好指标。而有关大黄鱼含脂量变化的研究,则至今尚未见有报道。 本文主要对大黄鱼肌肉和肝的含脂量的个体变化与季节变化进行一些分析,并对肥满系数与含脂量的关系,大黄鱼合理捕捞期等问题做了初步讨论。这将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3.
于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南,黄河堤坝北岸盐碱地积水洼中采得两号标本,经光镜观察表明,该新植物为鞘毛藻科一新属——辐枝藻属。辐枝藻为分枝丝状体,由匍匐部分和直立部分组成;匍匐枝彼此贴靠形成单层细胞厚的假薄壁组织;直立枝具粗壮的主轴和细的小枝;部分小枝末端细胞具一条长的鞘毛;每个细胞具一个周生、片状的色素体,蛋白核一至多个,具一个细胞核。该藻以动孢子营无性生殖,动孢子囊位于枝或小枝顶端。此新属仅一新种,为嗜盐辐枝藻。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4.
科技看点     
<正>心理Psychology我们的时间去了哪里?"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匆匆》新年第一天,早上睁开眼后的后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昨晚干嘛了?再想:去年我都干嘛了?更进一步:咦,难道十年已经过去了,不会吧?在开年的时  相似文献   
105.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 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 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 会引起造成银鲳大规模死亡的出血病,但目前尚不清楚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后对银鲳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注射使银鲳感染PDD, 在24 h和72 h分别采集健康及患病银鲳的中肠和后肠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并结合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 研究PDD感染后不同时间银鲳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PDD感染后在银鲳肠道内大量增殖并占据优势, 引起银鲳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PDD的侵入及在银鲳肠道中的增殖并占据优势, 导致银鲳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紊乱。PDD的过度生长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失调密切相关, 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相互关系, 为银鲳养殖业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普遍存在环境中的低分子有机酸盐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矿化产物(施氏矿和黄钾铁矾等铁矿物)会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环境中有毒重金属迁移转化发生变化。本文探讨了低分子有机酸钠盐对铁细菌HX3成长过程中代谢产物铁矿物的影响,并利用XRD、FTIR、FESEM和EDS对形成的铁矿物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低分子有机酸钠盐的加入对细菌氧化Fe~(2+)的影响不明显,但可加速黄钾铁矾的形成;苹果酸钠的加入较柠檬酸钠和草酸钠更利于施氏矿向黄钾铁矾转变。高浓度低分子有机酸钠盐(苹果酸钠、柠檬酸钠和草酸钠依次为20、40和40mmol/L)的加入对细菌培养过程中Fe~(2+)的氧化有抑制作用;抑制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苹果酸钠柠檬酸钠草酸钠。该研究结果可为含氧化亚铁硫杆菌等铁细菌的酸性矿山废水中铁矿物的形成转化和生物矿化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根据紫金山铜矿的实际情况,分析采用原地破碎细菌浸出工艺回收紫金山铜矿资源的工程技术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9.
利用从油藏中分离的芽孢杆菌HBS4在兼性厌氧情况下作用于剧毒物质亚硒酸钠,36 h后1~11mM的样品中均出现了大量红色颗粒沉淀物.生物显微镜观察发现,在很多细菌内部出现一颗到多颗红色的圆形颗粒,排列方式有单链、双链、弧线和无规则排列,并且在细胞周围释放有游离态的红色颗粒.XPS测试红色沉淀物发现四价硒全部还原为零价硒.实验还发现添加葡萄糖对单质硒的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