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4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797篇
测绘学   352篇
大气科学   231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1797篇
海洋学   590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679篇
自然地理   50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兰州地区冬季非尘暴降尘通量初步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黄土高原上冬季非尘暴条件下的大气粉尘,主要由来自黄土物源区的远源粉尘和黄土高原本身的近源粉尘共同组成。它们各自的贡献如何,以往的研究均未做过明确的讨论。由于前者的浓度及其相应的降尘通量在较小空间内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而后者则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可以通过对某个小区域内不同地点降尘通量的比较和分析来推断其贡献的大小。若各点的通量均很接近,则当地的大气粉尘应以远源输入为主,而来源于本地的近源粉尘贡献很小,或者近源的大气粉尘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是很均匀的;若各点的通量相差悬殊,则表明本地来源的粉尘对总降尘通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由各观测点中的最小降尘通量还可以近似了解远源.  相似文献   
102.
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增生楔流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弧前增生楔流体的特点为:盐度低、氯化物含量异常低,并含有丰富的CO2和CH4。流体以扩散式或沿断层带渠道式活动;泥火山、张裂隙充填脉、碳酸盐壳、深海生物群是流体活动的直接体现;流体活动影响着增生楔的内部结构和构造样式;增生楔中流体活动特征的研究对研究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大庆徐家围子地区深部致密砂砾岩气层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庆徐家圈子地区深部致密砂砾岩储层的骨架成分除了含有石英、长石外,还含有许多酸性喷发岩,而且各种骨架成分的含量随深度变化比较大;复杂的岩性使得气的影响被岩性的影响所淹没,从而造成常规气层识别方法失效。针对这一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准确求取地层颗粒密度和泥质含量,然后对中子和密度测井值进行岩性影响校正和泥质影响校正,使得求出的中子和密度孔隙度仅受地层气的影响,最后将得到的中子和密度孔隙度进行对比,应用中子和密度孔隙度的差异识别气层。  相似文献   
104.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区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笔者系统采集了该气区21个天然气样品,测量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重点探讨了生物气形成途径和运聚方式。生物气δ~(13)C_1和δ~(13)C_(CO_2)均随深度增大而变重,显示了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生物气δ~(13)C_1、δ~(13)C_(CO_2)和δD分布与CO_2还原方式形成的生物气的相应同位素值分布范围接近。在有关成因图解中这些数据主要位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范围内。生物气CO_2和CH_4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_c>1.055,具有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干旱的古气候、较低的古温度、较高的沉积速率和水体中较高的硫酸盐含量使得甲烷菌的大量繁殖只能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才能实现,从而,有利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作用进行。涩北一号、涩北二号气田生物气δ~(13)C_1组成分布可能表明,生物气形成以后沿疏导层水平运移进入气藏,基本不存在垂向运移。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气成因、形成条件,确定生物气模拟实验方式与条件,计算生物气资源量,建立成藏模式和选择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块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就跨图幅的地物(邻接域)的管理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为了达到有效管理这个目的,本文采用Oracle公司提供的空间数据插件Spatial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入Oracle数据库中,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标准SQL语句可下裁任意区域的数据,而且数据库还会自动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因此,用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方式使邻接域问题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06.
珠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珠江三干流西江、北江和东江水体中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碳同位察的组成、分布以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可以根据,C3、C4植物及悬浮物的δ^13C值区分不同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以草地、农田为主,C4植物影响较大;北江水体中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森林覆盖区,同位素组成受C3植物影响较大;西江水体中颗粒有机碳同位察组成介于其间,同时受C3、C4植物影响,颗粒有机碳部分来源于森林覆盖土壤,部分来源于草地和农田。  相似文献   
107.
土体颗粒破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打入桩的桩端以及大型土石坝、海洋平台等的地基中常常会出现高应力区。在这些高应力区中,作为地基的粒状土的颗粒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碎。对高应力水平下粒状土体的破碎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一类型的岩土工程问题。因此近年来土体颗粒破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土体颗粒破碎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109.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随着电子产业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信息量的激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高校电类专业向培养更多符合当前高新电子科技需求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的专门人才的方向发展。目前,我院正由专业单一的理科学校向理、工、文、管多学科大学发展,《电路分析基础》(以下简称《电路》)是工科类各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重要。笔者就如何提高《电路》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讨论图像处理过程中分析噪声的主要手段,RMS颗粒度,自相关函数,Wiener谱的定义和测试方法以及噪声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