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风电场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际评估风电场对局地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短期和较长期的可能影响,并且将其影响与人类排放的影响作简单的对比.大量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风电场的运行明显减小下游风速,同时随局地近地层稳定度的不同也造成下游温度明显上升或下降.一些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建立大量大型风电场,例如假定全球使用风能占总能源10%以上,即全...  相似文献   
32.
在影响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的因素中,气象预测数据源的选取和组合影响较大.基于广西A、B两个山地风电场2020年2月1日至3月15日15min实测风速、4种单一气象数据源及3种混合订正气象数据源的预测风速,分析不同气象预测数据源对风电场风速预测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数据源混合订正预测结果总体优于单一气象数据源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3.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美国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近20a(1991-2010)10m风场再分析数据(0.3°×0.3°,1h/次,简称CFSR风场),对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估。利用天津渤海A平台观测站(118°25′E,38°27′N)逐时观测风速数据对CFSR风速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仅为均较小(分别为2.28m/s与0.16m/s)。基于此CFSR风场,本文章进一步统计并给出了我国陆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结果与第三次风能普查(1971-2000年)及相关文献结果 (1991-2010年)相当一致。依据国家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由CFSR风场推算了我国近海20a平均的70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结果显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均达到了200 W/m2以上,大于6m/s的风速累积小时数为4 000h以上;其中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海区风能最为丰富,黄海中部、渤海中部和辽东湾海区风能次之。参照海上风场选址要求,28°N以北的近岸海域由于水深较浅,30m/s以上风速发生频次极低,比较适合建立海上风电场。  相似文献   
34.
利用边界层理论和梯度输送原理,依据动量守恒定律,在大气中性层结条件下建立了风电场的动量吸收模型和风电场下游的动量补偿模型,计算出风电场尾流距离。参照实际风电场布局规模和风机几何参数设计数值试验,并对尾流距离与这些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场尾流距离随风机直径、风塔高度、风机行数和风机动能利用系数的增加而增大,随地表粗糙度和风机列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并且这一距离不受风速和风机列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赵厚舜  田颖 《江苏地质》2019,43(4):627-631
根据我国近海海域地貌及地层组合,将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场地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区,即基岩覆盖厚(松散层厚度≥100 m)、基岩覆盖中等(松散层厚度为50~100 m)及基岩覆盖薄(松散层厚度≤50 m)的工程地质区。从区域稳定性、场地稳定性及地基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指出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大部分区段20 m以浅均有可液化砂性土,已构成风电场基础设计中需要防范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风电场基础设计时,对于基岩覆盖厚及覆盖中等的工程地质区,应选择更新统硬塑状黏性土或中密实的砂砾层为桩基持力层,而基岩覆盖薄的工程地质区可利用中风化岩作为桩基持力层。  相似文献   
36.
近海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传播模型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蔚  杨红  丁骏  吉新磊 《海洋科学》2017,41(7):78-86
通过现场采集近海海上风电场工程区运营期风机水下噪声和背景噪声数据,计算了噪声信号的倍频带声压级,功率谱级和峰值声压级,确定了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总声源级为148.3 d B,以此开展近海海上风电工程风机水下噪声频域特性、功率密度谱特性等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Kraken简正波模型和Bellhop射线模型对风电场运营期风机水下噪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传播进行模拟,模拟了噪声在不同频带内的衰减程度,结果显示模型模拟结果在不同频率下的衰减趋势有着很大差异,产生了明显的多途干涉现象,通过实测数据对建立的噪声传播模型进行验证,发现Kraken简正波模型在500 Hz以下,Bellhop射线模型在500 Hz以上适合模拟实际水下噪声传播情形,同时海区本身背景噪声的存在会对预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这些结论可用于进一步对近海海上风电场水下噪声传播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一、概况 大悟风电场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吕王镇,风电场设计位于仙居顶东西两侧各约2公里的山岭上,平均海拔约550米,最大高差约100米,场区常年风力充沛,且风力均衡,适宜风机的安放。设计要求:除风机位100米×100米的范围施测1:500地形图外,其它区域施测1:2000地形图。  相似文献   
38.
At present,more and more offshore wind farms have been built and numerous projects are on the drawing tables.Therefore,the study on the safety of collision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wind turbines (OW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present study takes the advantage of the famous LS-DYNA explicit code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a typical 3MW offshore wind turbine model with monopile foundation and a simplified 2000t-class ship model.In the simulation,the added mass eff...  相似文献   
39.
基于均生函数的风电场风速短临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蕊  朱蓉  柳艳香  何晓凤 《气象》2013,39(2):226-233
风电场风速短临预报是风电预报业务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取2011年1、4、7和10月河北及内蒙古两地的两座测风塔观测资料,综合采用均生函数、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等多种统计预报方法,建立了一套分站点的、15 min动态滚动的未来0~4 h风速短临预报模型.实际对比分析表明,所建模型比传统ARMA模型的月平均预报误差减少了2.2%~10.8%,在实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正>随着南方电网汕头南澳岛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现场总指挥、南方电网副总经理张文峰一声令下,南澳岛上青澳、金牛两个换流站与汕头澄海区的塑城换流站今天完成三端投产启动。这是世界上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一个完全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备设计、试验、调试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国家。据介绍,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接入电网的最大障碍就是其间歇性和不确定性,而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除了可优化电网的潮流分布、增强电网稳定性外,还可灵活解决多个电源点(如风电场、分散式小水电等)的接入或多个负荷点的同时供电。这为新能源并网、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