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海洋学   27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用取自中国对虾养成池人工挂片上的微型污着生物,单胞藻,蛋白胨和几种化学治疗药物在室内水族箱中对中国对虾进行试验,以验证对虾体表微型生物污着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实验表明:中国对虾体表微型污着生物的组成和数量与加入蛋白胨有关,而与由挂片引入的微型污着生物关系不明显,说明对虾体表微型生物污着的主要原因是水环境中的有机物增高,等鞭金藻可作为钟虫、聚缩虫、壶鞘虫等附着性纤毛虫的食物,但实验中其他几种单  相似文献   
222.
"银祥"牌大黄鱼慢沉饲料养殖大黄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振禄  王玮玮  苏永裕 《台湾海峡》2001,20(Z1):112-114
本文报告了用"银祥"牌大黄鱼慢沉饲料和鲜活饲料进行为期50d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慢沉型颗粒饲料较适合大黄鱼的摄食习性和营养需求,有较低的饵料系数(1.62),较高的存活率,降低了饲养成本,减轻了对水质的污染,明显地提高了大黄鱼网箱养殖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23.
分别用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s、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spp.、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为饵料,研究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annandalei(Sewell,1919)的产幼量,在产幼期间,日平均产幼量分别为14.5、15.0、10.1、9.2和9.9个·d-1,平均持续产幼天数分别为12.0、9.0、12.6、7.7和3.1d。以日平均产幼数和持续产幼天数的乘积作为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心形扁藻综合指标值最大,但与亚历山大藻和球等鞭金藻之间无显著差异,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的差异显著高于赤潮异弯藻和新月菱形藻。赤潮异弯藻和新月菱形藻之间无显著差异。对安氏伪镖水蚤的日平均产幼量和平均持续产幼天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一直线回归方程y=8.357 0.385x(p<0.0030),日平均产幼量和平均持续产幼天数有显著的正相关,表明优良的饵料不仅能提高安氏伪镖水蚤的日平均产幼量,而且能延长产幼期,说明饵料质量可显著地影响安氏伪镖水蚤的生殖力。  相似文献   
224.
每天从锯缘青蟹育苗池采集幼体,在实验室内依平衡法测定从孵化至大眼幼体各天青蟹幼体的摄食率,并同时测定青蟹幼体每天的干重和比能值,比较研究了饵料密度对青蟹不同发育阶段幼体摄食的影响,以及幼体蜕皮周期内摄食的变化。结果表明,轮虫是青蟹蚤状幼体(Z)Ⅰ期(Z1)和Ⅱ期(Z2)适宜的饵料,卤虫无节幼虫是青蟹幼体生长发育主要的能量来源,占整个幼体发育期摄入能量的96·48%。以干重和能量表示的青蟹幼体摄食率(CDW和CJ)随幼体蜕皮发育呈指数增长[CDW=13·463e0·8283(d 1)(r2=0·927),p<0·01;CJ=0·4018e0·7516(d 1)(r2=0·956),p<0·01];青蟹大眼幼体摄食强度显著上升,摄入能量高达整个幼体发育期摄入能量的77·25%。Z1、Z2期为被动摄食,青蟹幼体主动摄食的能力随幼体发育而逐渐提高,大眼幼体为主动摄食。锯缘青蟹各期幼体蜕皮周期内摄食率的变化是:Z1→Z4期蜕皮后上升,蜕皮前稍微下降;Z5期蜕皮后和蜕皮前较高,蜕皮间较低。Z5期日粮水平最低;青蟹大眼幼体期有2个摄食峰值,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225.
本文对中华绒螯蟹亲蟹的选择、促产以及亲蟹培育、幼体培育、环境控制、饵料投喂及病害防治等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6.
4种单胞藻同化速率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0,9(3):287-290
本文采用~(14)C示踪法,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小球藻、牟氏角毛藻、聚生角毛藻和钙质角毛藻同化速率的影响,发现这4种藻类的同化速率随温度呈非线性函数变化,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藻类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以及这4种藻类光合过程的平均活化能。  相似文献   
227.
1合理控制单胞藻培育水体与育苗水体之比例1.1亲贝促熟培养时期在亲贝蓄养时,饵料培养水体应为亲贝培育水体1倍以上,才能满足其需求,后期为1.2~1.5倍,开始为0.8倍。1.2幼虫时期一般单胞藻水体为育苗水体的1/2,前期低些,投附着基后高些。2贝类不同发育期选择不同的单胞藻2.1亲贝培育阶段应选择繁殖快,易培养,对亲贝发育有利的种类,如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ium)、三角褐指藻(Phaecdactylum tricornutumBohlin),等鞭藻3011(Isochry…  相似文献   
228.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对盐度、饵料、底质和温度对硬壳蛤稚贝成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硬壳蛤稚贝存活和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8-42,最适盐度范围为24-36。从稚贝成活率看,几种单胞藻的饲育效果顺序为:等鞭金藻>美国扁藻>混合藻>亚心形扁藻>大溪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中肋骨条藻;但从稚贝日生长率看,几种单胞藻的饲育效果顺序为:混合藻>等鞭金藻=美国扁藻=亚心形扁藻>大溪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中肌骨条藻。硬壳蛤对底质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稚贝在纯砂底质中的成活率和日生长率均高于在纯海泥底质中,但砂的粒径大小对稚贝成活率和日生长率没有明显影响。硬壳蛤稚贝具有很强的耐高温能力,在室内控温条件下,能够耐受30-35℃的高温,但在室外自然温度条件下,当温度为21.8-35.4℃(平均为30.1℃)时,稚贝成活率却很低,无砂情况下只有32%,有砂情况下为零。  相似文献   
229.
一种饵料微藻的脂肪酸甾醇分析及化学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一种重要的未知生物饵料微藻在充气和瓶中静态两种生态条件下进行培养,设计了一种分步衍生化脂肪酸与甾醇的GC/MS连续分析法,对微藻脂肪酸甾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微藻主要含有丰富的二十碳五烯酸(EPA),C14:0,C16:0,C16:1以及一定量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5(n-6)和C18不饱和脂肪酸;共鉴定出11种甾醇组分,主要是24-甲基(乙基)胆甾醇,碳数分布从27到30,特别含有甲基巴夫甾醇和乙基巴夫甾醇;可以把这种微藻归到Prymnesiophyceae纲Pavlovales目Pavlovaceae科.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脂类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海洋微藻化学分类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30.
杨玉忠 《海洋信息》1994,(2):26-26,21
一种高品质复合生物活体对虾饵料由河北省唐海县养虾工杨玉忠研究培育成功,使对虾摄食有了“绿色”食品,标志着我国对虾养殖业进入生态养殖阶段。该饵料于日前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